前言:让历史有“实践”
第一部分:历史人类学
第一章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
第一节 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
第二节 史学的人类学化:摆脱历史的“悼词”情结
第三节 时间的视野:人类学的历史化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 当历史走进人类学家
第一节 实质论:历史的文化创造
第二节 主体论:历史主体的共谋
第三节 过程论:结构过程的中国
第四节 实践论:文化的权力实践
第五节 展视论:背负着历史行囊的中国纪元
第三章 学术:共同体的灵魂——以“华南学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为例
第一节 植根乡土
第二节 超越与跨越
第二部分 历史的能动实践
第四章 宗族与佛寺:泉州开元寺的历史个案
第一节 开元寺檀樾祠重修的叙事文本
第二节 功德寺与佛教的国家化
第三节 檀樾祠宗族化中的儒与佛
第五章 治水之道——山西介休源神庙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源神水庙
第二节 治水之道
第三节 尾声
第六章 为何他乡成故乡?——大槐树传说之集体记忆的民族主义建构
第一节 小脚趾的身体集体记忆:从民间到国家的象征建构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民族主义的集体记忆建构
第三节 从民间到国家:集体记忆的文化内卷化
第三部分:资本与象征实践
第七章 天后北传与漕运贸易——一个文化资本的视角
第一节 漕运与天后信仰的国家化
第二节 作为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天后崇拜
第三节 漕运贸易:文化资本的转换
第四节 结论
第八章 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从阳村宗族论民国基层社会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阳村的宗族和乡绅
第三节 文化的理解与象征资本的再生产
第四节 结论
第四部分:文治复兴与共主体实践
第九章 “文治复兴”与礼制变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礼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祠堂之制”:国家礼仪士庶化
第二节 “祖先之礼”:庶民礼仪国家化
第三节 结语:共主体的政治文化
第十章 “文治复兴”与宋代以后福建民间信仰的国家化
第一节 福建的民间信仰国家化
第二节 文治复兴与国家化运动
第十一章 “文治复兴”与民利主义的市场化政治
第一节 国家民本主义与民利主义
第二节 文治复兴与民利主义之兴起
第三节 政治市场与市场化政治
第四节 结论
结语:走向跨学科与去学科的历史人类学
· · · · · · (
收起)
7 有用 momo 2020-03-01 16:07:51
作者居然是萧凤霞的学生,这人最大的缺点是张嘴闭嘴🐻话连篇(网上搜强国人类学关键词也能看见他的不堪言论),作者自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萧凤霞所谓的“能动者”与“受害者”。但是,说完这些再谈这书的优点,第一章对历史人类学认识挺深刻的,入门看看这书第一章也不错。第五章和第六章,我看目录以为他要介绍赵世瑜的东西,后来一看他自己的东西,两个人对照着看倒着实也有趣。最后几章又有学习对话华南学派的味道。最后扯一... 作者居然是萧凤霞的学生,这人最大的缺点是张嘴闭嘴🐻话连篇(网上搜强国人类学关键词也能看见他的不堪言论),作者自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萧凤霞所谓的“能动者”与“受害者”。但是,说完这些再谈这书的优点,第一章对历史人类学认识挺深刻的,入门看看这书第一章也不错。第五章和第六章,我看目录以为他要介绍赵世瑜的东西,后来一看他自己的东西,两个人对照着看倒着实也有趣。最后几章又有学习对话华南学派的味道。最后扯一句,了解华南学派,其实不看萧凤霞的预设、问题意识和理论不行。 (展开)
3 有用 heaven 2020-03-25 11:30:14
历史人类学只能归历史学,可历史学又不一定待见,囧,太尴尬了。一门学科得以延续的前提是有强大的排外系统。交叉研究只能是研究,成为一门学科太难了。
0 有用 独步 2019-10-10 20:08:20
理论性偏强。
1 有用 Evenotfound 2023-09-18 15:22:54 中国澳门
P4-27历史的“人类学转向”:人的研究与平民史、讲故事和连续的历史、他者文化与地方性知识;口述史生活史生命史、田野调查和文化志、微观研究、文化的视野,很强的文献综述,会回来参考的
0 有用 Roger 2025-04-04 19:50:03 上海
论文集,读前言和第一章《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鉴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起码应当关注下层平民、连续的日常生活世界和当地人的看法,去批评国家和政治精英建构的历史、琐碎的事件历史和外人强加的历史观。”萨林斯和休厄尔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