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妖怪学与天狗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琴斋书话 2019-06-16 00:22:00

    说起“妖怪”二字,我们这一代人脑袋里会自动补全六小龄童的高声厉喝,配上如炬目光,以及追击而来的金箍棒。 这样说起来,妖怪似乎是个坏蛋群体。其实阿,在被各种文学影视乃至动漫过度渲染以前,“妖怪”是个挺中性的词,指代一些超自然现象,或者草木所化的灵识。 在19世纪末,日本兴起了专门的“妖怪学”,中国也有许多著名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考察、分析、调查。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带大家从妖怪学的角度,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中日近代思想文化交流的侧面。从两国思想史、文化交流史、“天狗”这一具体形象、中日“天狗”的嬗变与融合等多个层面逐一分析。 是浪漫的想象?是文化的支流?抑或人心的投影?希望这本书会带给你思考与裨益。

  • 3 黄金左脚撑小兵 2021-02-05 00:05:49

    还可以。翻看了其中四五章。整体线索是清楚的,但各板块间有重复的地方,合成全书体系性弱了点,细节上还给人感觉思路材料还没有完全理顺。 作者新刊论文《中日古代的日月食——以中国天狗食日月信仰为中心》相比这本博论,更具穿透性。

  • 2 绫懒遥 2020-06-13 15:40:33

    天狗部分信息量过于密集,以后用时重读。妖怪学发展史脉络清晰。

  • 1 沐子戋 2020-03-09 23:11:20

    笔墨使用的非常集中,但是更像是比较文学版本的文献综述,对于只是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有些枯燥。但是,全书所讲内容还是相当有可读性的

  • 1 雨田 2020-08-05 17:10:36

    集中了很多篇幅讨论天狗,对中日“妖怪”发展的脉络,阐释的也挺清晰,就是略微有点贵。。。

  • 0 牢骚大王历险记 2022-04-04 13:34:12

    3.1-4.4 还可以。作者有些见解。

  • 0 走近蓝色海岸 2022-02-21 14:05:05

    前面真的很清晰!天狗我真的读不动了,为什么我会研究这些…

  • 0 rhoninng 2022-02-13 14:27:55

    日系天狗,原中系天狐。有段话很有趣,“彼我虽狐,我已千年。千年之狐,姓赵姓张。五百年狐,姓白姓康。”

  • 0 籀门 2021-12-21 22:28:45

    挺有意思的题目,前半部分好像是大型文献综述,后半部分关于天狗的内容也大体是简单的分类,但作者最后一章将三尸与日本所谓三类型联系在一起,又认为天狗的诞生是密宗内部斗争的结果,还是很有意思的。

  • 2 言葉探し病 2022-01-12 13:53:40

    序章引《男人装》就离谱。据称要从古代文献中梳理妖怪的观念,但是作者对中国古代文献的掌握水平有限,引书多引类书(如《古今图书集成》《古事类苑》)和四库本,也撞上旧本《搜神记》的问题,经典注疏层次分不大清,把王充说成西汉的,搞不清几种《周书》,引道藏中《玄圃山灵秘录》称为唐人所作,但其中提及“朝廷封张氏山为龙虎山,建宫赐号,敕命累加,历世有天师之称,食禄不绝”,所以不可能是唐代的文献。不注重所引内容的源流考辨,随便摸到几条材料就不管年代一团浆糊地堆在那里,百度百科词条写得都比这好。考察主要集中在宋以前的文献,真正与妖怪学所讨论的妖怪关系密切的应当是是唐宋以后俗文学中的妖怪观念,只蜻蜓点水提了西游一系的,避重就轻,下功夫不够多。考察日本古代妖怪观念把《倭名类聚抄》引孙愐《切韵》当材料也不大合适。

  • 0 榴莲说 2022-11-22 20:08:10 辽宁

    很有启发

  • 0 小满 2022-09-29 19:48:25 北京

    作者的编纂和运用史料的功底很强,史料也很详实。看这本书是为了了解中日两国在妖怪观念,概念和研究方法上的异同,这本书第二章对于妖怪史和妖怪学术史的梳理脉络清晰,指出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以儒家伦理为核心,将妖怪和妖怪现象与君主治国理政相连,认为其是指出君主不德政的明显标志。而天狗等妖怪的出现预示着政事的叛变,到宋朝阶段道教的发展开始将中国传统宗教观念/生命观念的天人合一观念迁移到对于妖怪的认识:万物有灵,凡是物皆有灵怪。而日本从中国吸收妖怪观念,其对妖怪的认识和分类皆有其意。同时,虽然妖怪首先出现在中国,但妖怪学的发展却起源于日本,多是起于日本的佛教传统和思想观念。井上圆了是研究妖怪学的集大成者,用综合学科以分类方法将妖怪看做整个世界现象间的存在。多是以历史的方法书写,希望看到更丰富的文化观念

  • 0 太一 2022-08-26 20:40:05 浙江

    井上圆了开创了妖怪学

  • 0 青灯夜读 2022-07-23 14:44:18

    分别梳理了中日两国妖怪学研究脉络,以及在此过程中分别形成的对于“妖怪”复杂多样的定义及相应条理性的划分。最后一部分用中日两国“天狗”形象的差异比较引出了中日两国妖怪研究模式上或者说方法习惯上的同异乃至彼此相互融合。学术性较强,对于个人来说阅读体验最佳以及收获最大的地方就是中日两国各自对于妖怪的分类与举例。

  • 0 无明 2021-12-19 11:53:39

    怪怪的。。

  • 0 HYSTERIA 2023-05-10 18:40:39 湖北

    这是作者的毕业论文吗?挺不错的,写的很清晰,结构明了,对了解中日妖怪相关文化交流很有用,如果能按照出版物标准再润色一下就更好了,作为我这种妖怪学门外汉挺友好的,考虑买本纸质书 天狗的原型是粪,确实绷不住

  • 1 秋山雪見🍁 2023-11-24 15:37:42 福建

    围绕着“天狗”展开的比较,日本接受了舶来的天命思想,将“妖怪”的起因与君主的德行联系在一起,但有所保留与改造。日本的“妖征型”妖怪涵盖的范围比唐土的小得多,对于祸福征兆的评论也是有限制的;日本虽然把“妖怪”与“天谴”联系在一起,但是不涉及征兆意义,多以“罪己诏”或实施德政来减轻灾害,最终逐渐淡化了“妖怪”与君主失德之间的联系,而将其转嫁到末法思想与浇季思想上。

  • 0 null 2023-05-15 02:43:19 广东

    只看后半本就行,甚至不用看,大意就是「中国天狗->雷神(敦煌壁画里的猴脸雷公)+九凤/鬼车+夜叉/鬼+伽楼罗/雷鸟->日本天狐/天狗」。

  • 0 鑑外觀 2023-06-07 23:23:04 北京

    算有用吧,有些地方好像也没太搭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