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太空漫游 短评

热门
  • 115 异客Via 2019-06-09 01:09:26

    1,里面的钱学森号,非常的亲切,也对我国太空人大无畏精神表示敬意;2,对第一部做了一些解答,但是等于填了旧坑又挖了新坑,又爱又“恨”;3,鲍曼“回到”美国,顺便解救了人类之后,看了母亲和前妻,真是“人”之常情;4,太多硬核的描述,可惜我不大懂!5,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的老天爷呀,好多的星星啊,呃不对,这是2001,2010应该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刚刚骗了个鬼,哈哈哈;6,为何读客每一步克拉克作品,都要带上刘慈欣那句…

  • 110 波紋戦士 2019-08-14 22:48:09

    二刷预定。有声书太烂了——朗读者为了“避免政治审查”,擅自把“钱学森号”改成了“钱号”,把“中国人”改成了“日本人”。完全不理解这种做法意义何在,这只是小说罢了,有必要这样谨小慎微地避嫌么?果然还是要看英文原版啊…… 某出版社出版的《2001:太空漫游》的腰封上写着一串人名,说他们都是本书的粉丝——其中竟然有托老!然后我突然想到托老去世的时候2010、2061、3001太空漫游都还没写出来,他都没读到。莫名一阵伤心。我希望我可以outlive所有我喜欢的作家。 “木卫一就是魔多!”作者用魔多来形容木卫一真是让我虎躯一震!所以克拉克和托尔金是双向粉丝吗!真是一个绝美的故事。

  • 66 Shu 2019-07-05 07:35:12

    “新的一代,根本不知道没有太隗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 45 Soo Yung 2019-06-13 23:26:26

    4.5 本以为“上帝啊!全是星星!”已经达到了整个太空漫游系列的高潮了,没想到!克拉克太让人惊喜了!整个木星的引爆和太隗化真是充满想象,众星之子戴维鲍曼和机器系统哈尔的后续也免于俗套,宇宙万物无奇不有—远超出人类所能想象。期待欧罗巴星人的发展。Chris

  • 33 HAL-0937 2019-06-17 02:20:58

    【蜗牛阅读】《2010》没有完全沿袭《2001》的情节,最大的改动就是把“老大哥”从土星的卫星移到了木星的卫星上。不过结合木星这个太阳系最大的气态行星的设定,这样的改动也为后半部分的太隗初生创造了可能。 我觉得前两本《太空漫游》最大的设定就是在宇宙间“播种文明,收割杂草”的高级智慧。在《2010》里一字不差地读到《2001》中那段关于高级智慧的描述,依旧忍不住觉得惊叹。 书中有些情节让我觉得有些感动。比如钱德拉教授对莎拉说自己会梦到哈尔;钱学森号幸存的张教授在语音里希望欧罗巴上的生命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成为“星童”的鲍曼回到地球为母亲梳头;以及哈尔在停止的倒计时后依然选择了执行命令,与发现号一起孤独地留在了木星。 克拉克真是个温柔又天真(没有贬义)的人啊。

  • 13 盐海 2019-08-08 12:45:44

    续作精彩不亚于前作。我喜欢克拉克原因之一是他对人类这一物种渺小的认知,这是宇宙大背景下人类被物理到精神各个尺度碾压的事实。但这一点只要对人类群体与命运足够冷漠做到也不难。但你能说克拉克是冷漠的吗?看看他写的哈尔9000与钱德勒、星童鲍曼与母亲和前女友、钱学森号张博士和欧星生物,这是多温柔的笔触啊。引爆木星这一类技术想象就更不用说了,科学逻辑与幻想浪漫结合得如此完美。这是难以企及的才华。#今天也是沉迷克拉克的一天#

  • 6 浮遊叶子 2024-02-05 21:50:40 辽宁

    钱学森也读了这本以他的名字为飞船命名的书

  • 4 Shunz 2019-07-11 22:28:27

    飞船驶离木星,哈尔安魂于欧罗巴!

  • 5 xzxcmh 2021-09-22 17:38:42

    和前一部太像了,男主渣男我就不说了(而且最令人受不了的是,这一段完全删除对于剧情也没有半毛钱的影响,但是作者就偏偏要写在这里膈应人)。很多吃书设定。石板的位置一下在这里一下在那里,连星球也换了。这些都不在意的话,这本书就是上一本的拙劣续集 估计是作者写来圈钱的。太槐的出现和逃亡那里算有点新意 其他都乏善可陈

  • 5 爆流顽驮无 2019-12-04 11:12:47

    太空漫游第一部与电影版有些内容不同,其中最大的是小说里是去土星,电影里变成去木星。小说第二部是以电影版为基础的后续,我没看过电影版,所以刚看时出现过短暂的剧情混乱,不过很快就纠正过来了。建议大家看第二部时先去看第一部的电影版。

  • 2 觅索嘶 2022-03-20 13:17:41

    正因为在整个银河系里,他们发现最珍贵的莫过于“心智”,因此他们到处促进心智的萌发。他们成了星际田园里的农夫,忙着播种,偶尔还会有收成。 有的时候,他们也得不带感情地除掉杂草。

  • 4 FONIONTITI 2021-07-16 21:36:45

    读完有些失望,《2001:太空漫游》里曾经震撼过我的宇宙空间的辽阔孤寂以及对地外文明产物的自由构想在本书中不再有体现,曾经伟大的想象力似乎收束坍缩了,无论是星童鲍曼的再次出场还是哈尔的复活,亦或是本书的这场旅途本身,都落回人性或是社会俗套,让人颇感失望,只有终曲的太隗及欧星人的诞生才能让人稍微提起一些兴趣。

  • 3 艾霖 2021-04-18 18:17:49

    这部群像戏比第一部更生动,而且节奏拿捏自如,没想到哈尔与戴维能再合作,太隗的诞生将创造更多的宇宙变数,其中也隐约可见三体的灵感源头。

  • 2 半夜没烟抽 2020-06-19 14:29:27

    翻译差劲,尤其后半本,常常可见生硬的直译,语言几乎毫无美感,诸多台湾口语化表达也没有修正,语法错误比比皆是。阅读体验极差,十分失望。希望所有做图书出版的编辑都走点心吧。

  • 2 暗夜大佬 2020-02-13 00:26:39

    故事延续《2001》,但与前作相比,对出场人物的亲情爱情也作了不少的着墨。依然是探索木星,但最后木星的结果让人惊掉下巴,真佩服作者真敢想真敢写。在太空里出现了美苏中三国人,算是预言了这三大强国对于太空的探索。

  • 2 吉祥宝宝 2020-01-13 20:55:58

    个人感觉比第一部更好,神作。超体宇宙一日游;欧星人就是三体人;冯诺依曼机器(老大哥)引爆木星变太阳!

  • 1 想想想想想 2024-03-17 00:03:21 四川

    虽然看到最后舰上人名我还是没能全部对上号,但钱德拉博士是留下了极大印象,坚定、固执且孤独,最后即使面临全舰返航失败的风险,也对哈尔给予了尊重和信任。当ai训练成如此程度,是否能够作为一个个体人去对待呢。虽然没有人类的躯体,但从思维、情感上已完全与人无异。 最后的木星变为太隗,作为宇宙实验的一部分,令人惊奇!

  • 1 Jiemmine 2025-03-05 22:58:34 美国

    是好看的,一如既往的宏大。整体连起来故事性似乎没那么强,但单个片段足够精彩了。 为了实验新文明重造了一个太阳的宏大。 以为故事刚刚开始结果就结束了,意犹未尽

  • 1 晒晒 2022-03-13 23:03:34

    目录和第一册一样有剧透风险。木星土星傻傻分不清楚。我国在这书里是截胡的反派出场啊。他们会求救吗?他们最爱面子了哈哈哈哈。我们野心这么大的夸张吗?居然要占领个星球啊。作为中转补给站绝了。欧罗巴有生命,我国团灭下线了。GOD鲍曼一辈子去,一辈子回。鲍曼用魂体透过HAL给博士警告啊。人类对黑石板的钻孔机取样探索就像石器时代的人想用石头钻开装甲保险柜。黑石板不断繁殖有点惊悚了啊喂。木星变太阳?

  • 2 小七被杀 2022-04-25 13:04:20

    2001太空漫游的续作。解答了一些第一部心中的疑问。可能是先看了三体再看太空漫游的原因,惊喜感会打折扣。三体目前还是我认为最好的科幻小说,当然三体晚写了几十年,并且还收到之前科幻小说的影响。这部稍微平缓了一点,其中的科幻创意也没有给人太大震撼和惊喜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