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ible Women 短评

热门 最新
  • 212 叶眉 2020-02-24 02:16:14

    这本书写的女性遭受的隐形歧视估计多数人看来都会想:“擦,这也算?田园女权啥都往歧视上扯。”在谈论女性权益的时候,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是“觉醒”,因为这些事太司空见惯了,所以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背后的不公正。这是帮助人进一步觉醒的书。

  • 99 Heather的冬天 2019-12-31 04:17:43

    做为女性,做为少数民族,书里提到的各种歧视或者无视,多少都经历过。虽然马上就是2020了,50%的人口远远没有享受50%的认可和尊重。抗争将是持久之战,而且不能抱有幻想。

  • 73 车瑞希 2019-10-13 09:52:06

    Even if you think you already understand how different the world is for women, you will be surprised.

  • 53 pensieve 2019-10-27 04:39:27

    这是一本看的时候不由自主会愤怒的书。无处不在的male dominated design,从熟知的洗手间大小问题和女性做的unpaid work导致的很多问题(书里提到一个研究结论:husbands create an extra seven hours of housework time a week for women😮),到危及生命安全的心脏病治疗,汽车碰撞试验问题😱…核心观点是male dominated导致gender data gap,导致更加male dominated…😞😞😞

  • 13 阿依达 2020-03-29 19:28:38

    有理有据,最喜欢关于meritocracy trap的部分。在现在的工作生活中对于女性的歧视也是处处可见,比如同样的工作同样的response,女生就更容易被人觉得aggressive,而女生being aggressive也更容易拿差评。总体来说因为性别歧视、男人是default的人,而女人只是一种例外,造成女性较男性比更难从政、当公司高管、成为各行业领军人物,而因为女性难以参与管理层,政府在制定法规和企业设计产品时,对女性的关注又是缺席的,导致女性生存环境更艰难,以至于更难以成功,成为一个vicious circle。读了这本书你就可以明白,女性别说是特权了,连基本人权都没保障(比如医生看病时更容易忽略女性的疼痛),女权之路道阻且长啊。

  • 8 文则喜 2020-08-31 11:06:05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十六个章节,从日常生活、工作环境、设计、医疗、公众生活和后果六个视角深入剖析了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常常不为人察觉的)各种male bias,有大量数据,看来令人心惊。作者毫不避讳对希拉里克林顿的尊崇和对特朗普的嫌恶,联系当今时事,不禁唏嘘。(女权即人权这句口号原来是希拉里1995年在北京访问的时候提出的,才知道。)五星推荐给所有人。

  • 7 碎碎评评 2020-03-05 23:48:27

    即便是探讨invisible women的书中中国乃至亚洲女性仍然不见踪迹。生活中,我见过很多男权主义的女性,却未曾见过哪怕一个女权主义的男性。作为被压迫放的呐喊固然很痛快,但是跳不出受害者窠臼的女性平权是没有更远的出路的。这本书讲了很多甚至无法被察觉的不平等,但是如何改变现状呢?老实说并没有看到什么有效的建议。

  • 5 别叫我和桑 2020-03-28 03:05:57

    就冲作者收集的这堆数据我都要给五星了,难以想象花了多少时间去读和考察。当然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去强调和质疑这个以男人为样本所建立的社会究竟在摩登世界里对女人们有些什么消极的影响。作者给的解决方法看似简单,但在实行上面,意愿真的是众(男人)口难调。

  • 7 岚山 2019-07-23 17:43:25

    在一个男性被默认为人类代表的社会中,性别偏见无处不在,从城市扫雪规划、交响乐团的招聘到心脏病的治疗、手机的设计、城市规划、灾后重建等等等等,无不渗透着以男性为主导的偏见,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研究报告和数据呈现了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被看见的性别歧视。六年前,作者曾因为成功的动员和游说让英国纸币上第一次出现了女性而遭遇严重的网络暴力,那些谩骂、羞辱和威胁让我震惊,也是从那时起,我真正开始动手作性别研究。

  • 0 酸奶 2020-10-12 22:12:54

    75% unpaid work done by women in worldwide, that’s the root beneath everything we live on.

  • 1 fugue 2020-10-02 08:45:16

    Audiobook | the anger and seriousness in her voice was disturbing yet quite charming

  • 5 Chandelier 2020-12-02 14:45:32

    实事都是对的就是难读,是本参考书,把社会和日常各方面对女性的有色眼镜和考虑不周全用百分比和数据列了一遍,写作手法相当有限,说是博士专题论文我都信。整本书38%是参考文献。

  • 3 BlackScholes 2021-04-05 04:24:14

    内容和观点ok,但是文笔生硬叙述能力罗嗦。作为一本以纯数据为中心的书,硬生生的写出了论文的效果,没有graphics和一个简单明确的guideline。而且很多数据没有 benchmarking, making it all over the place and out of context。拍成纪录片应该效果更好。

  • 2 打工妹小萝 2021-03-31 04:13:43

    书中列举了很多数据结果和调查 但lack of gender segregation research本身让我还是对作者的有些结论有异议 毕竟如何解读结果是主观性的 性别现状或是有具体context的调查更有说服力 women rights are human rights in all

  • 1 顾予美 2020-10-05 02:22:21

    本书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性别数据鸿沟。这个专为男性设计和由男性建造的世界忽略了一半人口的需求,从数据收集阶段就发生了“男性偏倚”(male-bias)。作者为我们揭示了政府政策、城市规划、职场环境、医学研究和生活用品的设计是如何普遍又无形地忽略女性的需求,如何给女性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作者为读者开启一个全新的认识世界的视角,以此反思生活中那些普遍的性别歧视。想要实现性别平等,就需要认识到男女存在差异,并从女性的需求去设计制度、产品、服务,尊重和支持她们的选择。而要让女性的需求被考虑,就要欢迎女性参与到各领域的决策中来,让她们的声音被听到,才能让社会上一半的人口不再隐形。

  • 2 希培 2020-12-07 23:37:44

    最近讨论的很火热的厕所or琴键or手机屏幕大小问题都作为了本书的论据、但这本书还是极其无聊。我看得内心毫无波澜,就觉得作者好啰嗦,难以想象是2019年的书。

  • 1 多喜子 2020-10-10 09:38:54

    [有声书] 去年就买了实体书,看了个开头,有点闷,没看下去。最近看到Audible Plus免费领取有声书,就拿来听了,作者自己念的,英伦腔棒棒!给我这种因为自认为没有什么性别歧视经历,且爱看数据、用数据讲理的人,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感受:从日常生活到工作环境、从看病求医到公共生活,能想到的每一点都能被证实有明显的gender data gap。有意的gap不用说,无意的gap更能说明存在的问题之深。从今以后或许都会有意无意地戴着有gender data gap的眼镜审视周围了。

  • 2 叶也眠 2020-06-06 05:49:51

    场景真实,问题锐利,使用了新的研究和数据,打拳人士(褒义)居家旅行必备武器!以及,读书时听过一句话,“很多新见是拼合、综合而来的”,这本书也是很好的示范。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伟哥的例子。作者借此讲了三件事情: 1.一直以来,医学中将男性的身体视为默认的参照系,临床实验中男女性别比例悬殊,也无意识收集性别差异视角下的数据。这导致1990年西地那非作为心脏药物进行临床实验时,全部受试者都是男性。 2.发现有助于男性erection之后,仅六年时间就通过了专利,仅八年时间就批准上市。 3.而直到十三年后的2013年,同一药物作为高效且无副作用的女性痛经药,仍然没有申请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没有完成所需的试验样本,至今痛经药物主流仍是布洛芬,而常吃布洛芬会提高胃溃疡风险。

  • 2 S 2021-04-28 14:18:07

    哪怕针对个人的歧视鲜少存在,对于女性系统性的歧视更触目惊心。作者稍稍啰嗦,前后观点赘述,还有一些数据上的错误,但瑕不掩瑜,推荐,尤其给男性读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