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麥田出版公司
副标题: 締造和平還是重啟戰爭?重塑世界新秩序的關鍵180天
原作名: Peacemakers: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译者: 鄧峰
出版年: 2019-4-10
页数: 704
定价: NTD750
装帧: 平装
丛书: Courant書系
ISBN: 9789863446422
内容简介 · · · · · ·
全球領袖齊聚戰後巴黎,角逐權利交易、政治角力的世界中心
重返二十世紀外交現場,見證百年前改變國際布局的重要時刻
這不是和平,是二十年的休戰!
驕傲、自信、富庶的歐洲在戰後將自己撕扯得四分五裂,各國領袖們因此齊聚巴黎。一九一四年發生在巴爾幹地區的權力角逐將所有大國拉入戰爭泥沼。面對解體的奧匈帝國、革命後的俄國、苟延殘喘的鄂圖曼帝國、新生的民族國家……矛盾的理想主義者威爾遜、我行我素的愛國紳士克里蒙梭、能言善辯的樂天派勞合•喬治、在義大利陰暗政壇如魚得水的奧蘭多,是否擔得起重回秩序的重責大任?
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寫,詳實記錄巴黎和會
一九一九年的世界頭條新聞是巴黎和會,世界上最具權勢的人在巴黎日復一日地會面、提案、辯論、爭吵;他們達成交易、擬定條約;他們創立新的國家與新的機構;他們一起用餐、一起去劇院。從一月到六月,巴黎成了全世界的首都、政府、上訴法院、...
全球領袖齊聚戰後巴黎,角逐權利交易、政治角力的世界中心
重返二十世紀外交現場,見證百年前改變國際布局的重要時刻
這不是和平,是二十年的休戰!
驕傲、自信、富庶的歐洲在戰後將自己撕扯得四分五裂,各國領袖們因此齊聚巴黎。一九一四年發生在巴爾幹地區的權力角逐將所有大國拉入戰爭泥沼。面對解體的奧匈帝國、革命後的俄國、苟延殘喘的鄂圖曼帝國、新生的民族國家……矛盾的理想主義者威爾遜、我行我素的愛國紳士克里蒙梭、能言善辯的樂天派勞合•喬治、在義大利陰暗政壇如魚得水的奧蘭多,是否擔得起重回秩序的重責大任?
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寫,詳實記錄巴黎和會
一九一九年的世界頭條新聞是巴黎和會,世界上最具權勢的人在巴黎日復一日地會面、提案、辯論、爭吵;他們達成交易、擬定條約;他們創立新的國家與新的機構;他們一起用餐、一起去劇院。從一月到六月,巴黎成了全世界的首都、政府、上訴法院、議會,恐懼與希望全匯聚於此。從表面觀之,巴黎和會一直持續到了一九二○年,但實際上真正有成效的只有前六個月──關鍵決議、啟動一系列重要的事項,都是在這段時間。世界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以後也不會再有。
當時的配角,後來也成為改變世界的一員
在一九一九年,和平締造者,或者說整個世界,並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局限。很多人相信,只要能讓最高理事會注意到自己,過去的錯誤就可以被糾正,未來就有保障。巴黎麗思飯店年輕的廚師助手胡志明發出了一份請願書,要求他那小小的國家越南從法國獨立出來。普林斯頓大學的朝鮮籍畢業生想去巴黎,但因為護照問題被拒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韓國獨立,這位畢業生成了韓國總統。他就是李承晚。還有當時可能還不那麼知名,但已經在為未來努力的阿諾德.湯恩比和路易士.納米爾,後來兩人都成了他們那個時代知名的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同時也是巴黎和會主角勞合.喬治曾外孫女的作者,以小說筆法、借助大量文獻呈現巴黎和會的真實歷史。她以豐富的細節和辛辣的文筆,展現巴黎和會群像,將他們的個性、理想與偏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巴黎和會不只是被世人詬病的《凡爾賽和約》及國際聯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不該歸因於此。不過,與會者決策失誤,也難辭其咎,他們本想締造和平,卻為更大規模的戰爭、更多的衝突埋下了種子。
本書特色
▋獲獎無數:本書榮獲達夫.庫珀傑作獎、西塞爾.提爾曼歷史著作獎、撒母耳.詹森非虛構類傑作獎、亞瑟.羅斯圖書獎、甘迺迪圖書獎決選
▋筆法生動:如同親臨現場,觀看當時身處巴黎的各國領袖來去各會議的身影,以及即使當時為配角但後來成為各國要角的後起之秀
▋史料詳實:本書以《美國外交關係文書》(FRUS)、《威爾遜文集》(PWW)為基礎,並參照各種多元檔案對照
專業推薦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唐啟華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應俊豪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廖敏淑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任天豪
專文導讀
麥克米蘭不只體認了歷史綜述的需要,而且還刻意選擇老派的敘述風格,將和會相關人事時地物耐心娓娓道來。犧牲了高妙的解釋、炫學的材料堆積,卻換來了讓一般讀者讀來津津有味的閱讀效果,遊逛了百年前的外交大場面,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對於歷史的理解與反思。──作家、Courant書系選書人 楊照
本書利用西方眾多檔案、文書,並盡可能參照了西方學界對於巴黎和會的既有研究,再通過作者匠心獨運的視角以及細膩刻畫人物性格的高超功力,栩栩如生地營造出各個「明星」的「一九一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廖敏淑
巴黎.和會的创作者
· · · · · ·
-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瑪格蕾特.麥克米蘭Margaret MacMillan
加拿大歷史學家,歷史研究與國際關係領域的領軍人物,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院長,現任牛津大學教授,並在加拿大國際關係學院、加拿大大西洋委員會等機構任職。麥克米蘭的曾外祖父就是本書主角之一、英國一戰名相勞合•喬治,她的多部作品均與其曾外祖父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本書是其代表作,獲得多項史學大獎。
相關著作:《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你讀的是真相還是假象?八堂移除理解偏誤的史學課》
譯者簡介
鄧峰
專職譯者
目录 · · · · · ·
導讀 誰的一九一九? 廖敏淑
鳴謝
關於地名
引言/25
第一篇 迎接和平
第一章 威爾遜到歐洲
第二章 第一印象
第三章 巴黎
第四章 勞合.喬治與大英帝國代表團
第二篇 世界新秩序
第五章 我們是人民的聯盟
第六章 俄國
第七章 國際聯盟
第八章 託管地
第三篇 又是巴爾幹地區
第九章 南斯拉夫
第十章 羅馬尼亞
第十一章 保加利亞
第十二章 仲冬之歇
第四篇 德國問題
第十三章 懲前毖後
第十四章 德國不能崛起
第十五章 賠款
第十六章 對德條約陷僵局
第五篇 東西之間
第十七章 波蘭重生
第十八章 捷克人與斯洛伐克人
第十九章 奧地利
第二十章 匈牙利
第六篇 多事之春
第二十一章 四人理事會
第二十二章 義大利退出和會
第二十三章 日本和種族平等
第二十四章 刺向中國心臟的匕首
第七篇 中東大火
第二十五章 伯里克利之後最偉大的希臘政治家
第二十六章 鄂圖曼帝國的終結
第二十七章 阿拉伯獨立
第二十八章 巴勒斯坦
第二十九章 色佛爾條約的覆滅與凱末爾
第八篇 閉幕
第三十章 鏡廳
尾聲
注釋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Japan's delegation was dispatched to Paris with three clear goals: to get a clause on racial equality written into the 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to control the north Pacific islands and to keep the German concessions in Shantung.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3页 -
The Japanese had, at best, lukewarm support in Paris. The Chinese, whose nationals suffered from similar discrimination, felt they would probably vote for the clause but, as one Chinese delegate told an American, they had much more important things to worry about - in particular Japan's claims in China.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巴黎.和會"的人也喜欢 · · · · · ·
巴黎.和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人尚且不能胜人,谈何胜天?

轻松的阅读沉重的历史

“改变世界的6个月”——国际社会契约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读《巴黎1919》有感

缔造中东的“和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中东而言,1919年是个不幸的年份。被拖入一战的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巴黎和会上,中东的前途变得更加迷茫。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在《缔造和平》中,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大国外交下小国无奈选择的图卷。 深邃多思的作者仅凭三言两语,便将一个个历史人物从历史记忆的深处拉出,让我... (展开)
巴黎和会秘史或者巴黎和会的一千个轶事汇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刻薄而悲悯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好就好在那股扑面而来的刻薄劲儿。这本书的副标题完全可以改做“巴黎和会秘史”或“巴黎和会的一千个轶事汇编”,作者通过大量的回忆、细节、轶事、报刊摘录填满了全书的每一个空隙,把众多与会者的群生相描绘地活灵活现。作者扒开了巨头们... (展开)>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中信出版社 (2018)8.8分 554人读过
-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3)8.8分 49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06)7.5分 135人读过
-
John Murray (2003)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巴黎.和會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evanse 2021-12-01 23:22:39
“和平缔造者”想用四人会议来决定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民族、宗教、边界问题,再加上四人内部,各国的主要决策者之间,也都有各自的小心思,所以出了山东问题,东南欧的一大片区域也在这次会议上试图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而持续引发纷争。但作者依然认为,19-39年之间20年的总体和平,国联还是作出贡献的
1 有用 楚宋墨虾 2020-08-11 01:21:07
【微信读书上读的,2018年中信出版的】 “自决原则” 一站基本奠定了现在的欧洲各国版图,以民族为主要划分标准,某种程度上也像“鲸落万物生”,毕竟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和奥匈帝国都解体了。 英法还是当时的主导,美国威信稍欠。很多历史细节,相对很客观的表述,有些民族和国家情节是不会随着时间变化太多的
0 有用 凌宸 2021-05-12 19:44:28
观之如在现场,读来毫不枯燥,《巴黎和會:締造和平還是重啟戰爭?重塑世界新秩序的一八○天》的作者瑪格蕾特.麥克米蘭,确实功力了得,能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梳理得条理分明,勾心斗角的政治博弈剖析得明明彰彰,非把海量史料翻阅到滚瓜烂熟不可,且还必须有唯实而求真、面恶而向善的治学态度,才能写出这么一部内容翔实丰富、思路清晰流畅的史学力作,既可全景而俯览和会期间的列国动态,亦可沉潜而深入《凡尔赛条约》的具体事... 观之如在现场,读来毫不枯燥,《巴黎和會:締造和平還是重啟戰爭?重塑世界新秩序的一八○天》的作者瑪格蕾特.麥克米蘭,确实功力了得,能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梳理得条理分明,勾心斗角的政治博弈剖析得明明彰彰,非把海量史料翻阅到滚瓜烂熟不可,且还必须有唯实而求真、面恶而向善的治学态度,才能写出这么一部内容翔实丰富、思路清晰流畅的史学力作,既可全景而俯览和会期间的列国动态,亦可沉潜而深入《凡尔赛条约》的具体事宜,还能洞见四国领袖及各路豪杰的抱负、野心与手腕,当为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必读书籍之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