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的儿童美术教育“珠光” (序文/首都师范大学 尹少淳 教授)
余传生,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其盛名来自于长期在儿童美术教育行业里的驻留和打拼,更因缘于他跟“珠光画”长期黏在一起。提及“余传生”,我们即刻会想到“珠光画”;提及“珠光画”,自然会想到“余传生”。称他为“中国珠光画创始人”,似不为过。
珠光画, 乃用珠光笔画成之画。珠光笔之名,为著名画家朱乃正所赐。取儿童乃“掌上明珠”,“生命闪光”之意。此名也生动地体现笔的物理特性。如此,“珠光笔”就有了人文意义和科技色彩了。
从美术史看,媒材的改革是艺术创新和发展之“燃点”,美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亦然。在美术教育中,其前提是教师首先要熟悉媒材特性和表现方法,然后才能施于儿童美术教育。余先生乃循此道而行。
余先生实验了多种珠光画技法,并探索其创作之径,成为了有影响的珠光画画家。作品在多地展出,颇获好评。
同时,他将探索所得之珠光画经验运用于儿童绘画教学,在中国儿童美术教育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占得不可替代之地位。由此,其辅导的儿童画也别具特色,不可替代。
余传生,新材料的探索者,新材料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者。
尹少淳 教授
2018年1月20日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