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统计工作
书中对好汉、娼妓各类人做了划分,有相似的,有对照的。好汉要想上梁山必须抛去家庭,割舍欲望。不然成为不了好汉,更多的好汉则是在逃亡路上就消亡了。如果专门写一两个人物,可能逻辑性更强一点。
无新意,只有抄书
只读前言即可观全貌,正文多为前言扩展文抄。
研究分析方法是收集和统计,这样的研究方法,很容易让观点走向片面和表面。除了最后两讲:性、权力有少量有意思的观点,全书几无创见。用《后记》中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是“抄书”,大量复述水浒原著的故事。可以作为研究水浒的参考书,让此书的统计工作发挥作用。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排版装帧,行间距、字体大小得当,页边距不太宽太窄,封面封底简洁素雅。
新见太少,很失望
南宋时,民间流行说书,艺人讲史演义,多取材现实,宋江等人的故事,最初可能是随说书人之口慢慢流传开来的。故事中的一百零八人究竟是好汉,是英雄,还是寇贼?在本书作者曹清华心目中他们可能是一群逃亡者。 对这个世界的厌离之心,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这本书通过分析《水浒传》中以“逃亡”为主线的故事,呈现了逃亡路上美好的景观,以及现实状态中如呼吸般相伴的饥饿、穷困和死亡,内外反衬呼应。逃亡者除了路线上的逃离,还有社会角色的逃离,对人性欲望的逃离,对权力网络的逃离...... 都说水浒读不尽。因为在每一位人物身上,我们总能找到值得玩味的那个点,那个揪住我们内心敏感之处的点。流浪,逃亡,内心深处的渴望。今天的夜读时间与你分享,“我”和“世界”的分庭抗礼。
水浒读不尽。好题目,写作手法上略粗糙。
逃亡这个角度好。剩下的也不见新意。本是饮食男女的酣畅淋漓,没必要这样端正谨严,一丝不乱吧。
书中将江湖称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很有意思
很有想象力!
一本十分無趣的書
一般般吧
一半以上篇幅在抄书。
所谓“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对《水浒传》的若干主题提炼,感觉更多是自身的想象成分居多,而不是《水浒传》一书原义的归纳。说起来,不读《水浒传》久矣,但“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等情节仍栩栩如生,乃是拜孩童时如饥似渴数遍翻看《水浒传》的连环画所赐。
> 逃亡者
2 有用 坚持读书 2019-11-14 10:54:27
统计工作
1 有用 颜醒 2019-08-02 20:49:51
书中对好汉、娼妓各类人做了划分,有相似的,有对照的。好汉要想上梁山必须抛去家庭,割舍欲望。不然成为不了好汉,更多的好汉则是在逃亡路上就消亡了。如果专门写一两个人物,可能逻辑性更强一点。
1 有用 大文襄公虾滑滑 2023-06-05 13:08:56 湖北
无新意,只有抄书
0 有用 Sailing2Caldey 2023-10-04 15:56:55 浙江
只读前言即可观全貌,正文多为前言扩展文抄。
2 有用 幽燕卡夫卡 2023-09-30 11:48:14 北京
研究分析方法是收集和统计,这样的研究方法,很容易让观点走向片面和表面。除了最后两讲:性、权力有少量有意思的观点,全书几无创见。用《后记》中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是“抄书”,大量复述水浒原著的故事。可以作为研究水浒的参考书,让此书的统计工作发挥作用。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排版装帧,行间距、字体大小得当,页边距不太宽太窄,封面封底简洁素雅。
2 有用 明亮的天空 2021-01-26 09:49:09
新见太少,很失望
0 有用 琴斋书话 2019-06-18 23:33:17
南宋时,民间流行说书,艺人讲史演义,多取材现实,宋江等人的故事,最初可能是随说书人之口慢慢流传开来的。故事中的一百零八人究竟是好汉,是英雄,还是寇贼?在本书作者曹清华心目中他们可能是一群逃亡者。 对这个世界的厌离之心,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这本书通过分析《水浒传》中以“逃亡”为主线的故事,呈现了逃亡路上美好的景观,以及现实状态中如呼吸般相伴的饥饿、穷困和死亡,内外反衬呼应。逃亡者除了路线上的逃离,还有社会角色的逃离,对人性欲望的逃离,对权力网络的逃离...... 都说水浒读不尽。因为在每一位人物身上,我们总能找到值得玩味的那个点,那个揪住我们内心敏感之处的点。流浪,逃亡,内心深处的渴望。今天的夜读时间与你分享,“我”和“世界”的分庭抗礼。
0 有用 南山明 2019-03-24 21:11:43
水浒读不尽。好题目,写作手法上略粗糙。
0 有用 笑笑堂 2019-12-31 21:21:20
逃亡这个角度好。剩下的也不见新意。本是饮食男女的酣畅淋漓,没必要这样端正谨严,一丝不乱吧。
1 有用 黄西蒙 2021-06-28 19:16:09
书中将江湖称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很有意思
0 有用 夕林 2021-08-01 17:55:12
很有想象力!
0 有用 橙色🍊 2024-05-02 13:10:15 江苏
一本十分無趣的書
0 有用 明明 2023-06-03 22:56:19 安徽
一般般吧
0 有用 miw 2023-07-04 09:03:46 福建
一半以上篇幅在抄书。
0 有用 Brahma 2019-04-06 17:06:18
所谓“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对《水浒传》的若干主题提炼,感觉更多是自身的想象成分居多,而不是《水浒传》一书原义的归纳。说起来,不读《水浒传》久矣,但“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等情节仍栩栩如生,乃是拜孩童时如饥似渴数遍翻看《水浒传》的连环画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