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黄昏 短评

热门
  • 160 溏心冲浪板 2019-10-03 12:51:42

    齐奥朗一本书,够养活一个bot一年

  • 43 无原型的复制品 2019-08-03 12:36:18

    齐奥朗擅长的是优美而不是深刻,就我看过的他四本书里,其实只觉得《眼泪与圣徒》惊艳,迫不及待几个小时就翻完了,但其他三本我真是觉得怎么连格言体都显得这么长。几乎都看了一周以上。说到底他的思想是偏向传统和经典的,他所谓的恨上帝,是恨上帝为什么不存在。

  • 45 Luculent 2019-08-20 23:15:29

    我确定这本书读得如此无收获是由于内容译者以及傻逼的我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 10 李斯本 2020-01-17 10:34:06

    当一个人想要解读海洋。

  • 7 恶鸟 2020-08-28 19:22:27

    不喜欢这样在孤独里言说太多

  • 8 Ticktock 2019-09-27 00:32:29

    和《眼泪与圣徒》一样,欲与尼采试比高,沙湄翻译得是真好。 "伤感是味道成为反常状态意义上的疯狂。" 翻译完自己读了没有啊。

  • 5 Timing 2020-02-10 10:09:54

    205:这本书印证——别人称他为怀疑主义或虚无主义者,而他自认为是浪漫主义者。而这样的浪漫,不如读佩索阿。

  • 5 2020-02-18 01:07:16

    萧沆的意思就是:承认吧,你们根本不懂我要表达个啥。。如果你们懂了,那一定是我写错了。。但我也清楚你们根本经不住我虽然言之无物但又峰回路转的好文笔——这一无是处的吸引力。

  • 6 明天不散步了 2020-03-18 13:40:34

    没读懂但划满了线的书

  • 3 辣瘾患者 2019-07-04 16:27:48

    年度最爱预定 我要将它带在身边 任何时刻翻开它都是一次思想的深潜 任何悲伤或兴奋的时候阅读它都能让我立刻沉浸在语言的世界里的书 也许我与齐奥朗是语言思维上同血脉的兄弟姐妹

  • 1 安德烈大叔 2020-06-10 11:24:56

    任何情绪下皆可随时翻阅的箴言体,齐奥朗的哲学思想很统一。「创造难道不是面对废墟和不可救药的一切的最终反应?不是精神在命运面临结局和进退维谷之际的再度复活?——否则,当万事万物由于厌恶和无聊的单调性而归于一时,为什么“天塌地陷”并未来临,我们却依然直立着?」

  • 4 我有头孢你有酒 2020-06-26 17:16:45

    谢谢这系列书 让我又拉黑一名译者 翻译一星 给三星半是给我男神面子

  • 3 Prank Ocean 2019-12-18 23:28:05

    帕斯卡尔的流水账写的都比他好

  • 2 陈蓝村 2021-07-07 21:32:38

    适合慢读,细品。并且怀疑他什么都没说。

  • 2 knownmolluska 2021-03-24 16:35:32

    他人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人的历史是一种私人史,置身局外无法自证也无法反攻。无限是一个借口,寄希望于未来是犬儒。他“怀着痛苦寻找世界的曙光,带着微笑流血”

  • 4 ??????? 2020-02-15 08:44:57

    实际上,我总是不能连读三段而不觉得无聊……

  • 3 噜噜 2020-07-17 11:52:26

    当初看齐奥朗的书,很有共鸣。几年后看这本,只觉得是常谈。嗯,孤独、腻烦、爱与女性、自杀、音乐…你说的我都知道。只是我缺一个上帝而已。不过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居然看到有“小鲜肉”这个词...反正名言警句很多,但不再共鸣。

  • 3 用户Soperklaur 2020-06-13 16:02:35

    齐奥朗一生用罗马尼亚语和法语写作。罗马尼亚在东欧中是很特别的存在,用德语写作的米勒、通识德语选择法语写作的齐奥朗。作为作者的第五本作品,同样多是随笔,断想或者日记冥思。其中遍布思想、上帝、伤害与眼泪、混沌与音乐。我比较喜欢读随笔和短式哲理,这本我并不能读透太多东西。这些语篇中,三分诗,六分自我完满和对话,一分哲学。通透不如蒙田,震颤不及诺瓦利斯,舒展不达爱默生…… 尼采对齐奥朗影响应该很大吧?以前读过的一本小说的人物,表示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职业隽语家,是这样的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