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献学十讲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文在兹 2019-11-01 00:05:17

    大家小书,不明觉厉。用极大的功夫,做极精微的工作,真是“假如这就是文献学对你所为,幸好我不是文献学家”(页10)。

  • 12 Juvenalis 2019-07-10 23:59:47

    浏览,领略。文献学是人文学科的数学。

  • 8 北窓 2019-09-04 01:21:46

    仿佛回到了十年前读《经传释词》和《古书疑义举例》的日子。

  • 7 玉山上行 2020-07-13 02:44:51

    太多硬货了,翻译也真的是让人读起来很舒服

  • 4 菅原舜水 2019-06-10 23:08:12

    才不可及,而心向往之。

  • 2 Eka 2019-11-18 18:57:38

    打给翻译的分!前面拉那么多人来站台以突出该书多重要,结果翻译的一团糟,语句表达一堆问题!

  • 1 苏台栖乌 2020-05-12 19:12:50

    从语言文字来看佛教发展历史、名称释义

  • 2 zyrgogo 2019-09-06 17:36:44

    巴利文献和俗语材料为主。对照辛嶋静志《佛典语言及传承》,可考镜源流。

  • 2 林若 2020-06-02 21:46:17

    文献学:研究佛教?先来搞搞古语文:三章讲怎么搞synchronic的传播 三章讲怎么搞diachronic的演变 两章讨论一下搞古语文所依赖的材料来源与信度 最后一章总结内容 梳理历史 反思局限 指明来路 表达担忧:礼崩乐坏 无人问津 以后教不出人来搞了啊!读完俩感想:一是讨论佛教起源与演变时 这么多本以为的常识 根基都摇摇欲坠;二是文献学里很多机械的工作(诸如对比不同版本中的phoneme grapheme; lexicon syntax之类的 建个电子语料库岂不美哉) 好像可以用计算机代替?P.S. 书中举的很多例子很有意思 P.P.S. 搞古语文和研究佛教的关系 还是要再讨论一下

  • 0 卡尔松 2019-06-27 08:24:00

    19073.有收获。

  • 0 呆呆兽之王 2019-12-23 12:45:06

    去年底Norman去世叻,有点感伤~~我的人生里还是有那么短暂的一两年,想成为一位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者,这不能不说是Norman的影响(尽管放弃这个志向也许是个正确的决定,哈哈哈哈)

  • 0 Konkonkonkon 2021-12-25 09:39:31

    “梵語被稱為 sans-script 是不是因為它沒有 script ?”

  • 1 大甜甜~~ 2021-12-25 23:48:43

    因为对佛教懂得极少,因此读这本书是学其“渔”,而非其“鱼”。诺曼很强调语言,其实也是强调语境,例如佛教弘法的最初强调下层百姓,用巴利语,后面收归梵语,是为了统一表达,走向高层,但却也给自己带来了画地为牢的问题,使得佛法研究变为了一种类似学术工作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其实同脉同源的耆那教,就有很多互为镜像的地方。确如作者所批评的那样,用enlightenment去翻译bodhi,平白无故加了一个“光”的意向,并不妥帖。尽管读这样的书比较有趣,但坦率地讲,作者的设想还是太难了,我无法想象未来的一辈佛教学者怎么扛起这么重的语言负担。

  • 0 k’ 2021-11-20 14:49:59

    以前读会更喜欢吧...

  • 0 西莫光诸藩 2021-12-04 12:41:34

    这么难的书都能翻译出来,感谢

  • 0 天地大撒野 2022-09-28 16:09:29 广东

    大家小书。深感自己文献与语言水平还差得远

  • 0 籀门 2022-04-25 21:30:11

    太硬核了。

  • 1 [已注销] 2022-08-08 11:29:15

    “基于文献的佛教研究,并非简单取得一个版本和一种译本,然后就以为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 1 王公子行行不行 2022-08-29 10:40:17 北京

    有一些经文到底是在第几次集结被收录的,是否存在一个集结之前的藏经,书写的缺陷对语意的影响,巴利语经文的梵语化或者翻译成梵语时的问题(这么说来我们看到的汉语佛经从梵语翻过来可能也会有类似的问题)……需要继续研究的内容还有太多。遗憾的是书中的文章已经是94年的演讲稿,快三十年过去,作者的担忧和希望变得如何了呢?至少在中文世界领域,我们还很难得知。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