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上帝哭了 2011-06-08 14:10:24

    在临床中,越是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就越健康。。。

  • 3 海鸥食堂 2018-07-27 14:28:56

    特别喜欢这一系列的书,要感谢作者,用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温尼科特的核心概念,为我去理解原文作一个很好的起点。 特别是后半部分作者尝试将温尼科特的思想运用在实践中的两个例子,一个中国初二女生的幻听和一个父亲早逝的女大学生,特别本土化和接地气,很有创造力。赞👍

  • 1 西祠 2010-01-29 00:36:23

    温尼科特被问起,他如何把握案例释义的尺度。他回答:“我对案例进行释义有两个前提,其一,让来访者知道我不是在梦呓;其二,让来访者知道我可能犯错。”

  • 2 嗯哼 2012-07-03 14:08:43

    不只是知识,还有深深的感动、深邃的爱和怜悯

  • 0 鲁西西 2010-12-18 22:08:25

    从搜集资料的角度讲还是颇有价值,让国内读者颇为受益。期待看到温尼科特原著出版中译本。

  • 0 2014-02-19 19:25:27

    : B84-065/4231

  • 0 Agnes G 2012-02-22 19:24:54

    特地买的,感觉小失望

  • 0 Ivy He 2012-11-27 16:39:16

    为啥这么喜欢winnicott呐

  • 0 叶子 2013-02-19 22:40:53

    看了前半部分,就是客体关系那部分,还不错,后面的案例分析,没多少兴趣。

  • 0 Swing105 2014-12-19 19:45:50

    温尼科特是个能用真情之话讲真情之理的人,是一座与人类世界有无限连接的孤岛。他为我照亮了一个通道,那或许正是我们的所在。 (一个人拥有十分安全的不会随意拿走的爱,同时又绝不要求回报以同样的爱时,是不是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真实自我的发展力量呢?即便是任性的?不仅仅是母亲的全神贯注的爱和抱持性环境,成人以后的我们在获得类似的爱的环境时是不是也能如此呢?如过是,那么对于另一方又有什么意义呢?那是伤害还是收获呢?2015.1.2)

  • 0 深海鱼 2022-02-06 15:52:56

    当对客体的恨偶尔存在时,爱才显得真实。

  • 0 无常够不到的霸 2022-08-16 07:22:03

    博士论文改编,比较学术论,论述性文字不少,梳理地比较清晰,很好。

  • 0 藏身海岛 2023-06-04 16:27:24 广东

    在读的时候就感觉他是一个温柔可爱的老头(反转移)。

  • 0 greenlight 2018-01-09 10:46:44

    喜欢温尼科特。看这种书可以很快了解其理论以及价值或者限制,书里也有很多内容介绍温尼科特与其他精神分析理论家的联系与差异,很全面。

  • 0 ca 2018-10-11 12:47:42

    虚假自体的理论和案例分析,以及游戏治疗法很有意思。

  • 0 木木你好🦌 2021-02-11 23:47:51

    (补标)介绍了温尼克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他提出的几个核心概念都是比较有意思的。足够好的母亲,在婴儿刚出生的头几周,只为婴儿的需要而存在这一点,还是很难叭。

  • 0 文倩 2021-03-01 14:46:12

    前面捋了一遍精神分析内部和外部发展史,然后讲到温尼科特,一个温柔的勇敢者,一个没有革命家气质的革命者,精神分析诗人。

  • 1 组长米雅🦄 2015-05-23 11:39:00

    是本好书,因为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扩充出来的,所以文字表述的流畅度好于一般的直接翻译著作。温尼科特在儿童精神分析领域是先驱者,是一座丰碑,等我把这本书的笔记整理整理发到长评里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