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4年度榜单
2024年度报告
铁将军叶飞
定价:
37.80
ISBN:
9787203091578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已在
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第十兵团挥戈入之际,国民党福建驻军正在整顿内部的混乱局面。这些部队除独立第五十师,其他的都是在京沪杭吃了败仗溃逃下来的,番号有五个兵团级单位、十几个军,兵员达二十万之多。这些残部官多兵少,人心涣散,军纪废弛。他们在二十多天中从长江沿岸到福建一退两千余里,多数部队不仅辎重丢尽,轻武器也损失不少,指挥系统完全亲乱。 蒋介石比谁都看重福建的防卫。京沪杭等相继失守后,福建成了拱卫台湾的最后屏障,当务之急他要考虑的是如何确保这最后一隅立足之地。还在海上向着人生最后的落脚点台湾漂泊时,他就草拟了一个计划,决心以第六、第二十ニ、第八、第十二兵团为主力,在福州、厦门、漳州及交界地区设铁将军叶飞178 台湾,以台湾为反攻大陆的基点,东山再起用他的话来说,台湾好比是头颅,福建就是手足,没有福建则无以确保台湾。为此,他一再电令汤恩伯和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朱绍良坚字福建。 6月21日上午,蒋介石一身戎装,从台湾坐“美龄”号专机飞抵福州。可介石只是在机场的办公大楼召开了军事会议,要求众将与共党做殊死战,死守福建,巩固台湾。当天下午,蒋介石就乘专机腾空东去。介石的福州之行并没有给国军将土增添多少決战的勇气。他让“国防部”从台湾运来一个团以加强福州防备的恩宠,也徒遭讥议。只是在他的严令下,驻闽国军还是迅速做了整编(只有闽南的刘汝明第八兵团拒绝整编,仍按自报名额领饷),核实兵员大致为十七万人,补充了武器。在防御部署上,以福州为第一线,闽南为第二线,并在沿海建立起从马祖(湄洲)平潭、金门、厦门到东山岛的岛屿防御线。 这番整编后,汤恩伯奉令守厦门,朱绍良则以五个军约六万人守福州。虽然早对固守福州丧失信心,但朱绍良还得遵令部署战事:以第一六军防守市区第九十六第二十五军及独立第三十七师防守雪峰、大湖、闽清至徐家村等江两岸地区,以独立第五十师防守大小北岭,第七十四军防守罗源、连江琯头... (
查看原文
)
美而不言
2021-04-28 10:12:07
漳州既失,蒋介石还企图凭借厦门海岛的有利地形及原有要塞的永久性工事抵抗解放军的进入,固守厦门作为台湾的屏障。为加强厦门防卫,蒋介石特将嫡系主力第五军第一六六师、第九十六军一个团和一个装甲连调来,并命军统特务头子毛森率特务武装赶到厦门,担任厦门警备司令,搞白色恐怖。在蒋介石死守的严令下,汤恩伯对已够坚固的厦门工事又大大地下了番本钱。 还在抗战沦陷时期,日本人就在厦门构筑了大量坚固、隐蔽、堪称永久性的防御工事。说其隐蔽,是因为这些工事与海礁、岸石的颜色差不多,不易被察觉,非到近处不能发现(可以说,解放军还从未打过如此设防的岛屿)。汤恩伯集团是如何精心谋划、赶修另外的坚固防线的呢?他们在厦门外围切削山坡,掘壕积土,筑起四五米高的围,并配置单堡与集团堡相结合的火力点;在高崎要塞,东西两边筑起一条三里长的防御线,前面挖了一道两米深的外壕,埋上地雷,架设起五道铁丝网,后面又修筑钢筋水泥的子母堡群;从鹭江道第一码头到厦门大学的海岸线上,均筑有明碉暗堡,组成交叉火力网;鼓浪屿的环岛海滩上,更是敷设了水雷、电网,形成环状的水陆防御体系。汤恩伯由是吹嘘:“厦门是我们最后复兴的堡垒、台湾的前进基地,我们已在厦门建立起钢铁般的防御体系,金厦两岛固若金汤,守他三年五年没问题。”他下令守军加强防御,不断以海空军袭击解放军占据的港口码头,毁坏船只,破坏解放军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 (
查看原文
)
美而不言
2021-04-28 10:14:53
—— 引自第18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热门
0
有用
美而不言
2021-04-26 10:34:52
了解了很多史料
我要写书评
铁将军叶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京东商城
35.58元
购买纸质书
当当网
41.30元
购买纸质书
+ 加入购书单
谁读这本书?
· · · · · ·
美而不言
2021年4月26日 读过
金金金拾钻石
2020年1月19日 想读
>
1人读过
>
1人想读
二手市场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铁将军叶飞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美而不言 2021-04-26 10:34:52
了解了很多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