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他认为科学知识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本身的贡献。他提出“自卑与超越”“社会情感”是性格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观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阿德勒一生精力充沛,勤于著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300余种。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神经症问题:病例史手册》《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阿德勒的著作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俄语、汉语、日语、韩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只要一个人能决定他行动的源泉和灵魂的动力,他自我认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一旦他理解这一点,他就会变成一个不同的人,他就会不再逃避来自于他自身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论 -
精神的固有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困难,承认这些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才会对人性具有真正的了解。只要我们的社会感得到了彻底的发展,我们对人性的这种了解就不会成为害人的工具。我们只会用这种知识来帮助我们的同类。对于有身体缺陷的人或具有某种令人不悦的性格特征的人,我们不该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愤怒责备他们。错不在他。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他有权利因为上述局限而感到愤怒,而且,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他的处境,我们其实也负有一定责任。我们之所以负有责任,是因为我们对制造出这种愤怒的可悲社会境况不够警惕。如果我们堅持这一立场,我们最终会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我们不应把这样的个体看作卑贱、毫无价值的边缘人,而应将其看成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应该为他创造一种氛围,让他感到自己有可能与周围的其他人平等相处。设想一下一个身体有明显缺陷的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会给你带来多大程度的不快!这是衡量你需要多少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标尺,这种教育能使你对社会价值做出绝对公正的理解和判断,并能使你与社会感的实质融治无间,进而我们还可以评判,我们的文明在多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这些个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5章 自卑感与争取得到承认
> 全部原文摘录
认识人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4 条 )



请不要购买此版本!!!
我真的愤怒了。虽然行囊沉重,但还是选择这本书带在身上,想要在出差间隙阅读。然而!这屎一样的翻译啊!想了解本书是否值得购买的朋友,请听我一句劝,一定不要购买本版本!这翻译就跟闹着玩似的。我怀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用来洗钱的。很不幸,我因为图便宜在京东搞活动促销时...
(展开)

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角度,深析人生3大终极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什么样的人生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百思不得其解,也曾多次跟不同小伙伴进行深度讨论。结果呢!我发现大家对这个问题无非是有房有车、有家庭、有孩子、有梦想等等。 简单来说,大家都认为你想要的,全能拥有。这样就是人生赢家。但随着阅历增加,书读得也... (展开)
我觉得这本比自卑与超越更加出色
只读了一半,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 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力荐《自卑与超越》而不是这本,我觉得人性一书更全面更能够体现阿德勒的思想体系,其中的病例真的太深刻了。相比较而言,《自卑与超越》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
(展开)

为超越的理解:读阿德勒《理解人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这个清明假期,终于断断续续读完了阿德勒的《理解人性》。这是读阿德勒的第四本书。前面读过他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自卑与超越》《生活的科学》。 这本《理解人性》花费了更多的笔墨探讨人性的基本问题。阿德勒将人性定义为人面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情绪反应模式...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8.1分 933人读过
-
Hazelden (1998)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6)7.3分 873人读过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8.3分 792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认识人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泽北 2023-05-08 03:14:13 新疆
还行吧 一句话总结 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
0 有用 秉钧 2024-02-07 17:43:07 山东
人生指南
0 有用 Choppy 2023-07-29 14:14:30 江苏
你能看到的最好的关于人性的启蒙书
0 有用 文刀谨川阅 2022-03-13 00:32:58
真不敢想象这书竟然是一百年前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