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著名学者启功先生的探讨人生的文章结集,内容涵盖了师友、文化随笔、诗词散论和学术论文等。本书撷取了启功先生的著述中最感人、最生动、最深入浅出、最发人深省的数十篇诗文。其中有这位历经坎坷的老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对师友亲人的深情回忆,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见解,也有对世事达观洒脱的幽默风趣。全书以朴实的文字,真实自然地记录了启功先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命运、磨难、名誉、地位、金钱的超然态度。透过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一位历经坎坷却性格开朗,成就斐然,令人感动的启功先生。
作者简介 · · · · · ·
启功(1912-2005),字元白,满族。1934年起历任辅仁大学附中、辅仁大学教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启功博学专精,于文史教学研究、书画创作、文物鉴定均堪称大师,有独到的心得。历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学会主席。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喜欢读"浮光掠影看平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浮光掠影看平生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浮光掠影看平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浮光掠影看平生》读后

0082.万色归一,浮光掠影

展看平生,如浮光掠影,莫计得失,功到自然成。

透过艺术看人生——拜读启功《浮光掠影看平生》

书籍内容不错,编辑质量太差
> 更多书评 9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青梧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出塞》一篇,是写昭君的故事,首先八句律诗,直用杜甫的《咏怀古迹》一组诗中咏明妃的一首。诗是: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相传一个故事:有人见黄鹤楼上有崔颢题的诗,不敢再去题诗,因写一诗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足见文人对前辈名家的态度,可以说尊...2012-08-29 13:09
《出塞》一篇,是写昭君的故事,首先八句律诗,直用杜甫的《咏怀古迹》一组诗中咏明妃的一首。诗是: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相传一个故事:有人见黄鹤楼上有崔颢题的诗,不敢再去题诗,因写一诗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足见文人对前辈名家的态度,可以说尊敬,也可以说迷信。以一般的对联来说,一句如用古人成句,另一句也必要配古人成句。倘若用自己的句子去配古句,一定要被人耻笑。在杜诗之后,紧接自己续作的句子,这在修养深的正统文人,恐怕谁也不敢。而这篇《出塞》子弟书的作者,旧题为"罗松窗"的人,却毫无顾虑,放胆高歌地接着写道: 伤心千古断肠文,最是明妃出雁门。 南国佳人飘雉尾,北番戎服嫁昭君。 岂不正是因为修养不深,也就是较少地受框子的限制,才能有这样的胆力吗?其实杜甫作诗时也未必像解诗的人想的那么多。曹丕"受禅"后说"舜禹之事,我知之矣",真是最坦白的至理名言,只苦了那些战战兢兢的文人。子弟书的成就,恰在于胆,也恰在于浅。
回应 2012-08-29 13:09
-
青梧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出塞》一篇,是写昭君的故事,首先八句律诗,直用杜甫的《咏怀古迹》一组诗中咏明妃的一首。诗是: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相传一个故事:有人见黄鹤楼上有崔颢题的诗,不敢再去题诗,因写一诗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足见文人对前辈名家的态度,可以说尊...2012-08-29 13:09
《出塞》一篇,是写昭君的故事,首先八句律诗,直用杜甫的《咏怀古迹》一组诗中咏明妃的一首。诗是: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相传一个故事:有人见黄鹤楼上有崔颢题的诗,不敢再去题诗,因写一诗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足见文人对前辈名家的态度,可以说尊敬,也可以说迷信。以一般的对联来说,一句如用古人成句,另一句也必要配古人成句。倘若用自己的句子去配古句,一定要被人耻笑。在杜诗之后,紧接自己续作的句子,这在修养深的正统文人,恐怕谁也不敢。而这篇《出塞》子弟书的作者,旧题为"罗松窗"的人,却毫无顾虑,放胆高歌地接着写道: 伤心千古断肠文,最是明妃出雁门。 南国佳人飘雉尾,北番戎服嫁昭君。 岂不正是因为修养不深,也就是较少地受框子的限制,才能有这样的胆力吗?其实杜甫作诗时也未必像解诗的人想的那么多。曹丕"受禅"后说"舜禹之事,我知之矣",真是最坦白的至理名言,只苦了那些战战兢兢的文人。子弟书的成就,恰在于胆,也恰在于浅。
回应 2012-08-29 13:09
-
青梧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出塞》一篇,是写昭君的故事,首先八句律诗,直用杜甫的《咏怀古迹》一组诗中咏明妃的一首。诗是: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相传一个故事:有人见黄鹤楼上有崔颢题的诗,不敢再去题诗,因写一诗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足见文人对前辈名家的态度,可以说尊...2012-08-29 13:09
《出塞》一篇,是写昭君的故事,首先八句律诗,直用杜甫的《咏怀古迹》一组诗中咏明妃的一首。诗是: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相传一个故事:有人见黄鹤楼上有崔颢题的诗,不敢再去题诗,因写一诗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足见文人对前辈名家的态度,可以说尊敬,也可以说迷信。以一般的对联来说,一句如用古人成句,另一句也必要配古人成句。倘若用自己的句子去配古句,一定要被人耻笑。在杜诗之后,紧接自己续作的句子,这在修养深的正统文人,恐怕谁也不敢。而这篇《出塞》子弟书的作者,旧题为"罗松窗"的人,却毫无顾虑,放胆高歌地接着写道: 伤心千古断肠文,最是明妃出雁门。 南国佳人飘雉尾,北番戎服嫁昭君。 岂不正是因为修养不深,也就是较少地受框子的限制,才能有这样的胆力吗?其实杜甫作诗时也未必像解诗的人想的那么多。曹丕"受禅"后说"舜禹之事,我知之矣",真是最坦白的至理名言,只苦了那些战战兢兢的文人。子弟书的成就,恰在于胆,也恰在于浅。
回应 2012-08-29 13:09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99上这书很便宜 (琵琶莲花郁轮袍)
- 散文·随笔2010豆瓣高分 (魏小河)
- 传输柜 (小潘潘)
- 国家图书馆 (真水无香)
- 不懂装懂 (Felida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浮光掠影看平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钟笑乂 2018-05-23
20181024也许是身份原因,太过谦虚,而且这文章也不甚新奇
0 有用 苍穹耳语 2012-01-17
首先得說,啟功先生是為非常博識的人。開篇談到一個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話題,關於標點符號,標點符號是商家爲了斷章斷句為大眾能更快閱讀結果,啟功先生的老師讓他讀木板古書,自己點句,在現在看來是何等用心才能讀懂啊。先生的文是傾向學術的,說紅樓也是考據派語氣,但也不失為乏味,比如說到筆,蘇東坡寫王獻之小時候父親抽筆,原來以前還有執筆,老師從後面抽筆,沒抽出去算及格的說法。(當然,這是迷信)
1 有用 白吃不长肉 2014-11-05
诗书画三绝的学术型老大爷
0 有用 竹傲风 2019-03-15
看启功先生360°花样吐槽,酣畅淋漓。“临帖不像,不像就对了,临像了银行的钱都被你取走了。”
2 有用 Lin 2009-05-30
元伯先生字是好極不必再述的,只是文章滿篇讀的都是先生的謙卑之氣。先生出身清室旁枝另冊,又經歷了新文化和文革,舊文人的氣度多多少少損傷了些。讀到先生在“書法學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開頭說”時間很短,我說話不敢多占時間,因為我們這有校領導,還有國家文物局的領導,還有文史典籍研究方面的各級領導 “,滿心悲涼。另外如其他評論所說,校對實在差極,可惜啟功先生了。
0 有用 春深 2020-06-01
到了练字练不下去的时候,就把这本书翻出来读一读,然后就感动自己,就又能继续练字了。致敬启功先生。
0 有用 张震老婆(V) 2020-05-21
1、聊到书法的部分有不少和其他书重复的地方;2、有启发性,还是要多看碑帖,带着脑子去临;3、想着是不是可以换个帖子临临看呢?4、写考据的部分有意思,尤其《红楼梦》的,虽然量不大,倒是真不错。
0 有用 迦蓝迦若 2020-04-04
他想到求学时的老师,那种惴惴不安怕他们怪罪自己不学无术的心情,我太能理解了
0 有用 竹傲风 2019-03-15
看启功先生360°花样吐槽,酣畅淋漓。“临帖不像,不像就对了,临像了银行的钱都被你取走了。”
0 有用 。。。 2018-12-28
全书干货很多,但是有些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