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拉沁夫文集(卷七) 文学评论的笔记(7)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简阑珊

    作品中的点题,点题既点明主题。 点明主题手法应注意两点:1,要用在火候上,用在整篇作品中最适当的地方;2,要选用最能表达和升发你作品主题的准确、精炼而具有哲理性回味的语言。 创造中要采用多角度、多侧面、多色调、多声部、多节凑、多层次。 多节凑,一部作品的情节与语言的节凑要多变;急、缓、长、短要交替使用。不管作品多好,你一个节凑写到底,也叫人受不了。 多层次,在艺术描写中要格外重要。情节的推进、人物性格...

    2019-06-22 22:45:42

  • 简阑珊

    通过提出“假若”二字,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一个情节或人物,我们可以通过向自己提出几个、几十个“假若”来,从而使它变成几个、几十个情节或者人物。 在文学上,作家的独特风格极为重要。缺少独特风格的作家,是平庸的作家。有各个作家的独特风格,才有文学的多样化。没有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就没有艺术的生命力。 主题: 作品的主题,简言之,就是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只有对作品的主题开掘得深,才能提高作品的质量。 从...

    2019-06-22 22:21:47

  • 简阑珊

    我们在酝酿与构思作品的时候,对人物、情节、语言、细节等不妨多设计几种方案,作一比较,而后从中选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

    2019-06-20 22:54:42

  • 简阑珊

    创作的准备工作: 1,要读书,读书是为了借鉴,为了学习别人,充实自己。要一个作家一个作家地读,一个历史时期地读。 找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重点作品,进行解剖式的阅读。 什么叫解剖式阅读? 就是要把书拆开来仔细研究。像医生搞解剖一样,我们把一本书也给它来一个“解体”,把它分解开来,看一看它是怎样结构的。从人物描写上也可以拆开来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研究。 总之,读书时对人物刻画是怎样形成的,需要做解剖式的分析和...

    2019-06-19 22:54:15

  • 简阑珊

    2,要有严密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也就是情节的轻重缓急的合理安排,使作品结构变得疏密有致。作品一要有节奏,二要有层次。具体就是说要有节奏地推进,注意情节的跳跃与连续的一致性,要善于采用浓淡不同的笔墨,有层次地向深度和广度铺展。 3,细节、语言的比较与选择作家在创作时使用文字就是要“吝啬”,要有“一分钱掰两半花的节约精神!” 一篇作品总得有一两个细节耐人寻味,使读者从中得到艺术享受或思想启迪。作品就是由...

    2019-06-19 22:17:19

  • 简阑珊

    短篇小说创造技巧的几个问题: 1,角度要准确,剪裁要得当 反映生活从哪个角度入手?角度找不准,要费很大的周折才能揭示主题,搞得不好甚至会使主题走样。角度选准了,不用多费笔墨就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比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仅仅几个镜头,就把人物的身世、面貌、性格特征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等都一一清楚地勾画出来了。 2,在文学创造中,对生活素材剪裁得当,就“省工省料”,几笔就“入戏”,就能显示出...

    2019-06-19 17:59:48

  • 简阑珊

    造成短篇小说长的原因: 1,作家反映社会生活离不开艺术形象。党的方针政策可以帮助作家认识生活,成为打开纷杂社会生活现象大门的钥匙。但它不能取代艺术的再创造。 文学创作如果不是从人物的心灵、精神世界,乃至命运等方面进行开掘,而从概念出发,图解政策,图解社会问题,或者写政策与社会问题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必然造成作品的庞杂与冗长。 2,作品生活素材的色彩太浓,艺术概括和艺术典型化不足。有些作品几乎就是生活...

    2019-06-18 22:23:02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玛拉沁夫文集(卷七) 文学评论

>玛拉沁夫文集(卷七) 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