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三命通会》分十二卷,不署撰人姓名,卷首只题育吾山人。据查《明史·艺文志》所列书目载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和《三命通会》的卷数一样,只是“通会”和“会通”有所不同。按照《星学大成》作者万民英,字育吾推测,很可能和育吾山人就是同一个人了。假若果真如此,则此书的作者,便应题为万民英了。
原文摘录 · · · · · ·
-
乙木继甲之后,发育万物,生生不已;在天为风,在地为树,谓之阴木。其禄到卯,卯为树木,根深枝茂,谓之活木。活木者,柔木也,怕阳金斫伐为患,畏秋至木落凋零,欲润土而培其根,利活水而滋其枝叶。活水者,癸水也,即天之雨露,地之泉源;润土者,己土也,如耕耨之土,成稼穑之功。己禄在午,午乃六阳消尽,一阴复生,故稻花开于午时,乙木生于午地。十月建亥,亥乃纯阴司令,壬禄到亥当权,死水泛滥,土薄根虚,有失培养。故乙木死于亥。”经云:水泛木浮,正此谓也。 注:乙木继甲之后,发育万物,生生不止。乙木在天为风,在地为树,谓之阴木,又称风木,乃山林活木,活木者,柔木也。其根深埋土中,枝叶茂盛,其性柔软,弯曲盘恒,惧怕庚金砍伐,又怕初冬亥(十)月,有叶落归根树木调零之感,故须耕种的润土培其根茎,又须癸水——雨露活水或地下泉水滋其枝叶。 又曰:乙乃枝叶繁华之木,大喜阳和熙照则发荣,不利阴冷惨刻则耗枯,水多则倾颓其根荄,金旺则戕剥其生意,如身衰火多兼行南方而祸不浅,西行土重助煞伤身,不克从者为祸由深,盖活水连根之木也,岂栋梁之比哉。 注:乙木乃枝叶繁华之木,喜欢生长在向阳之地,在暖和的春天(正二月或三月),则花草才能繁荣生长。乙木忌怕生长在阴冷之地,水多则木浮,倾颓其根叶。乙木喜欢秋天金旺之时,使乙木能化能从。所谓:“乙庚化金”,指盘恒之木须金器雕刻,方成艺术品,或经砍削成有用之物,受人欣赏重用。“乙木者,如春之桃李,夏之禾稼,秋之桐桂,冬之奇葩”。(《命理探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或日:命禀有生之初,诚哉是言也!何人生天地之中,有五行八字相同而富贵贫贱寿天之不一,其故何也?答日:阴阳二气交感之时,受真精妙合之气,凝结为胎,成男成女,得天地父母一时气候,是以禀其清者为智,为贤;禀其浊者为愚,为不肖。智者,贤者,由是或富,或贵,或寿,必有所得,所谓德足以获福也 愚者,不肖者,不能自奋,日益昏蔽,则贫贱与天,有不能免,所谓下愚不移是也 其富贵两全者,原禀清轻之气,生逢得令之时,兼以财官亨通禄马旺相,其运与限甚吉,甚祥。纵有少晦,不系驳杂。其贫贱兼有者,原禀重浊之气,生逢失令之时,刑冲驳杂,无些顺美。虽无祸患侵扰,未免蹇滞不前。又有富而贫,贫而富;贵而贱,贱而贵;寿而天,天而寿者。又有为贤为智而反贫贱,为愚不肖而反富贵者。天地间之人万有不齐,此亦四时五行、偏正得失、向背浅深之气之所致也。故当时元气虽禀轻清,然而生于衰败之时,行休囚之运,富者损失财源,贵者剥官退位,寿者天阏不禄。其元气虽禀重浊,其人生中和之令,行旺相之运,贫不终贫而为富,贱不终贱而为贵,天不终天而为寿。虽然修为在人,人定胜天,命禀中和,性加积善,岂但一身享福已哉!而子子孙孙荣昌利达,理宜然也。命值偏枯,性加积恶,非惟自身值祸已也,而子子孙孙落落人下,得非报与?由此言之,虽系于命,亦在于人之积与不积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丛书信息
· · · · · ·
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共2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二十三):新刊地理紫囊书》《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⑯》《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9》《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10—江公选择秘稿》《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26》
等
。
初刻三命通会(套装上下册)/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小学生都能学会八字算命
我不喜欢好人为师,但我反感把简单的事物搞复杂,有时候明明很简单的东西,要么故弄玄虚,要么故意搞得大家一头雾水看不懂。 就拿我们传统文化里的阴阳五行来讲,其实阴阳五行很简单,无非是事物的两面性以及构成事物的五种元素,但有些人非要把它们整得很玄乎,什么鬼神迷信,...
(展开)

【轉】李鏘濤|《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校訂序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三命通會》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卷首但題曰育吾山人。《明史‧藝文志》有萬民育《三命會通》十二卷,與此本卷數相合,惟以通會作會通,為稍異,考世所傳《星學大成》一書,為萬民英所撰。英字育吾,與此本所題合,當亦出民英之手。《藝文志》蓋...
(展开)

《增订万历初刻三命通会》的两处注解商榷
前言 《增订万历初刻三命通会》会期待已久。上手之后认真研读。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精细核对了万历初刻本,并且精心整理的整理本。并且能够感觉出整理者不厌其烦的审核原文,对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时不时有所吐槽。有可能陆续再写一些相关的札记,今就...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8)8.2分 370人读过
-
台湾武陵出版社 (2002)9.2分 71人读过
-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8)8.9分 16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 1人想读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初刻三命通会(套装上下册)/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