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时代需要公众史学
第一讲 走近公众史学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公众史学或公共史学辨/钱茂伟
通俗史学、大众史学和公共史学/姜萌
应当厘清公众史学与公共史学的区别/王旭东
公众史学的定义及学科框架/钱茂伟
论公众史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框架/陈新
公众史学:从根本上解决史学的应用问题/钱茂伟
与专业史学相得益彰的公众史学/钱茂伟
公众史学学科推广的理论与方法/周俊超
课后实务:观看易中天《品三国》第一讲
第二讲 由生活世界而文本世界的当代历史书写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小历史书写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钱茂伟
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关于“历史”是什么/钱乘旦
课后实务:写日记、记笔记、阅读微信公众号
第三讲 由大人物而小人物:历史记录对象的扩大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由组织本位至个人本位的嬗变/钱茂伟
把史学还给人民——关于创建“公共史学”学科的若干想法/王希
课后实务:个人史书写
第四讲 公众个人史的建构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自媒体时代的公众史学/陈新
平民传记史学价值的多视野观察/钱茂伟
课后实务:阅读凡人传记
第五讲 公众家族史的建构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传统宗谱的体例
对新修族谱的一点思考/张升
课后实务:小家谱编纂
第六讲 公众社区史的建构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大家来做村史/陈板
口述史在公众社区史中的应用/钱茂伟
课后实务:古村落拍摄
第七讲 由小众而大众:人人都是历史记录者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人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关于中国公众史学的对话/户华为、钱茂伟、焦润明、王旭东、杨艳秋
自媒体时代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马勇
课后实务:借用手机做一个校园生活拍摄
第八讲 公众口述史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口述史诸问题再思考/钱茂伟
公众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史性质及意义/钱茂伟
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左玉河
课后实务:口述史团队采访
第九讲 公众影像史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中国图像史学的理论建构略论/蓝勇
新世纪影像志十大代表项目/朱靖江
课后实务:公众影像志的制作
第十讲 公众历史纪录片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影视史学:亲近公众的史学新领域/张广智
影像化的口述证言/徐亚萍
通过纪录片讲述非虚构故事/李宇宏
课后实务:公众纪录片制作
第十一讲 公众历史档案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家庭建档的双向意义/冯惠玲
档案工作如何才能真正走向平民化/杨震
课后实务:整理自己的档案
第十二讲 公众文化遗产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论中国公众考古不是西方舶来品/高蒙河
公众考古学:走向广阔与平易的学问之道/王仁湘
课后实务:集体参观附近的博物馆
第十三讲 专家通俗写史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当代史学通俗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王记录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知识大众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向/王记录
课后实务:通俗读物阅读
第十四讲 历史的影视再现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国产历史剧开始理性回归/高媛媛
影视历史剧离历史有多远/单三娅、陈墨、秦晖、陈玉通
课后实务:历史剧观赏
第十五讲 专家电视通俗讲史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历史讲座热:找到了学术走向公众的路子/杨天石
通俗易懂好记,大众史学就是讲故事/孙立群
课后实务:观看《百家讲坛》讲史节目
第十六讲 公众通俗写史
线上讲义
线下教案
课前文选
民间写史与学院史学:对立中的共谋/王艳勤
乘“虚”而入:当代中国“网络写史”的可能与限度/桂尚书
课后实务:教学分析报告
外编:海内外公众史学的沟通
欧美公众史学现状
谁拥有历史——美国公共史学的起源、发展与挑战/王希
德国的公众史学/孟钟捷
英国的公众史学/朱联璧
法国的公众史学/肖琦
海内外公众史学的对接
西方学术与政治语境下的公共史学——兼论公众史学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王希
美国模式之公众史学在中国是否可行——中国公众史学的学科建构/李娜
入世的史学:香港公众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苏基朗
本土化是中国公众史学必由之路/王记录
· · · · · · (
收起)
0 有用 小马子哦 2022-03-08 18:47:05
主要部分较为简略。章节解构不错。每章后面附有参考文献全文,都是各领域学者的代表性论述,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