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残雪,原名邓小华。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关注女性内心的状态为特征,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她的很多作品很早就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代表作《黄泥街》、《苍老的浮云》等。
残雪是怍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深受海外各界好评。她的小说被选入美国哈怫、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日本大学、日本国学院的文学教材,怍品被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收入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The people of Five Spice Street reacted in no time. They immediately altered their daily schedule, sleeping in the daytime and working intensely at night. ... In the daytime, they couldn't sleep. They were listening to Mr.Q dribbling the ball at a certain spot for all he was worth. Its earthshaking sounds completely dispelled their drowsiness. Were the colleagues wrapped up in blankets in their offices able to doze off?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0页 -
After her sister left, Madam X picked up a flashing sliver of ice and kept reflecting heaven's dim light in it. Sometimes she squatted, sometimes she stood.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突围表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突围表演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突围表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残雪文学世界的入门书

Beyond Symbols

一起来玩纸上迷宫吧(读残雪突围表演)

绝了,读着累还读不懂
> 更多书评 1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这本小说放在现在简直是网络生态理想的一种群像模拟。 残雪的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平行时空,因此可以基本忽略打上时代烙印的标志物,如照相机,显微镜这类物件的实际用处而作为文学上一种象征意义解释。再将故事置于任何历史环境下都能解释人这种群体的面貌,她的小说里一切外在客观事物都是为人的心灵体验服务的。模糊了除身体以外的客观条件限制,笔下的人物可以自由遵从他们的内心,不断用经验去追寻那合乎自己理想的道,当然...
2021-04-09 21:52
这本小说放在现在简直是网络生态理想的一种群像模拟。 残雪的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平行时空,因此可以基本忽略打上时代烙印的标志物,如照相机,显微镜这类物件的实际用处而作为文学上一种象征意义解释。再将故事置于任何历史环境下都能解释人这种群体的面貌,她的小说里一切外在客观事物都是为人的心灵体验服务的。模糊了除身体以外的客观条件限制,笔下的人物可以自由遵从他们的内心,不断用经验去追寻那合乎自己理想的道,当然她也积极肯定肉体的追求,这个意义上这些人物都是可爱值得欣赏的,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是生发想象力和思考的源头,尽管这缺乏真正科学的指导,就像我们每个人面对不是自己的专长领域也会积极谋求对它们的认识。即使这些领域有权威科学上的解释,我们依然会自发地凭自己的各种方法渠道去探索我们心中各种问题的答案。对于人来说问题的真相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在于这个找寻符合自己理想答案的过程。因此历史总是螺旋上升而不是由远及近总会进步。人就是如此,哪怕你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也难免保不准哪天会陷入谬误。揭开X女各方面士真面目的过程,不如说是人在与超常规新鲜事物取得和谐共生之道的过程,大家都企图在心里开辟出一条通道试图接受未知的X,这里可以看出五香街寄托了乌托邦的理想,五香街是不排外的,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以至于到了狂热的地步。碍于各自的自尊越是别扭隐晦越是暴露无遗。对未知事物保持敏锐的好奇心是极难能可贵的。 他们依然快乐地贯彻自己的人生信条,只不过最终都达成了一种与未知沟通的共识,可以说殊途同归,新生事物意味着大势所趋,我们不必消极抵触。而要积极靠近接触发出自己的感慨,自会有人解惑,不必充耳不闻。 这个过程他们迷失自我了吗,最终没有。 这与猎奇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贪得无厌的追求刺激,而是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实在的认同感,前者得到的是空虚,而后者却是一种充实,如果我们的网络环境能够拥有建立后者的共识,大家可以致力于打造各种可以来去自如的社区文化。我们的心也会逐渐从麻木中逃脱出来,而那些猎奇审丑却只会增加我们的隔膜,偏见。使人心更加冷漠。 当然人是复杂的多变的,这一点也在残雪笔下揭示地淋漓尽致人物们不论做了多么荒唐滑稽前后矛盾的事,也总会找出各自合理的动机理由为自己开脱,尤其在五香街群众受X女士影响裸体相待,放飞自我那一幕更是精彩绝伦。而把握这些动机也是残雪的拿手好戏。这也是我特别关注的地方,残雪总能发现人潜意识幽暗深处的光芒。 这像极了网络上我们为了贯彻自己的观点,搜肠刮肚地与人进行辩白,质疑。也许那些时候我们也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存在感,一种表达自我,收获认同感的畅快。又获得了实践自身理念的动力。我们的观点不同不是因为谁对谁错,而是我们的入口不同而已。宽阔大道,羊肠小径,泥路,雪地,干路,湿地…谁也不必诋毁谁谁也不必嘲讽谁。因为我们都处在人生的迷宫之中,那些问题每个人都会经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因为也许,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最终竟然是殊途同归。 读五香街我可以类比成带上了上帝视角去看网络中的每个人,我可以不代入谁,我和他们没有关系,只想看他们怎么贯彻自己的正义。有人和我意见一致我找到了某种人同但不代表这种观点适合于现在的情况,我还得看后续事情的发展去作证,猜错了被狙击了虽然羞愧但也长了见识。 读残雪的作品时不能代入作者笔下任何一个人物,因为你会发现那是她给你设下的圈套,她笔下的人物太立体多面了,因为她打破了人表和里的界限,将人表层的一面和里层的一面都赤裸裸展现在你面前,让你无所遁形。 这种立体是以分割成块的积木形式分散在你面前的,而且是能被透视的,每个人都在依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堆积属于自己的积木。堆积积木的材料无非那么几种但人人理想的形态却千奇百怪。 读者要做的是不断去搜寻链接每块积木的内在审美逻辑。阅读过程类似于分类还原这些人物积木的过程。 你会发现每个人物都与你自己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相似而又不同这也是我们人本身吧,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人也可能是我自己。别人犯的错,我可能在另一件事上再犯一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这个意象在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次。 不妨把每个人物都当成自己去审视,像做一套心理测试找出所有选项碎片的答案,再找到你最想体验的路尽量都体验一番。 有读者读了一无所获我只能说有点遗憾,当然不强求,原因自然是多样的。读书哪怕你只是批评也是一种收获。能从别人书中读到自己这本书就没白读。
回应 2021-04-09 21:52
-
这本小说放在现在简直是网络生态理想的一种群像模拟。 残雪的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平行时空,因此可以基本忽略打上时代烙印的标志物,如照相机,显微镜这类物件的实际用处而作为文学上一种象征意义解释。再将故事置于任何历史环境下都能解释人这种群体的面貌,她的小说里一切外在客观事物都是为人的心灵体验服务的。模糊了除身体以外的客观条件限制,笔下的人物可以自由遵从他们的内心,不断用经验去追寻那合乎自己理想的道,当然...
2021-04-09 21:52
这本小说放在现在简直是网络生态理想的一种群像模拟。 残雪的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平行时空,因此可以基本忽略打上时代烙印的标志物,如照相机,显微镜这类物件的实际用处而作为文学上一种象征意义解释。再将故事置于任何历史环境下都能解释人这种群体的面貌,她的小说里一切外在客观事物都是为人的心灵体验服务的。模糊了除身体以外的客观条件限制,笔下的人物可以自由遵从他们的内心,不断用经验去追寻那合乎自己理想的道,当然她也积极肯定肉体的追求,这个意义上这些人物都是可爱值得欣赏的,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是生发想象力和思考的源头,尽管这缺乏真正科学的指导,就像我们每个人面对不是自己的专长领域也会积极谋求对它们的认识。即使这些领域有权威科学上的解释,我们依然会自发地凭自己的各种方法渠道去探索我们心中各种问题的答案。对于人来说问题的真相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在于这个找寻符合自己理想答案的过程。因此历史总是螺旋上升而不是由远及近总会进步。人就是如此,哪怕你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也难免保不准哪天会陷入谬误。揭开X女各方面士真面目的过程,不如说是人在与超常规新鲜事物取得和谐共生之道的过程,大家都企图在心里开辟出一条通道试图接受未知的X,这里可以看出五香街寄托了乌托邦的理想,五香街是不排外的,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以至于到了狂热的地步。碍于各自的自尊越是别扭隐晦越是暴露无遗。对未知事物保持敏锐的好奇心是极难能可贵的。 他们依然快乐地贯彻自己的人生信条,只不过最终都达成了一种与未知沟通的共识,可以说殊途同归,新生事物意味着大势所趋,我们不必消极抵触。而要积极靠近接触发出自己的感慨,自会有人解惑,不必充耳不闻。 这个过程他们迷失自我了吗,最终没有。 这与猎奇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贪得无厌的追求刺激,而是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实在的认同感,前者得到的是空虚,而后者却是一种充实,如果我们的网络环境能够拥有建立后者的共识,大家可以致力于打造各种可以来去自如的社区文化。我们的心也会逐渐从麻木中逃脱出来,而那些猎奇审丑却只会增加我们的隔膜,偏见。使人心更加冷漠。 当然人是复杂的多变的,这一点也在残雪笔下揭示地淋漓尽致人物们不论做了多么荒唐滑稽前后矛盾的事,也总会找出各自合理的动机理由为自己开脱,尤其在五香街群众受X女士影响裸体相待,放飞自我那一幕更是精彩绝伦。而把握这些动机也是残雪的拿手好戏。这也是我特别关注的地方,残雪总能发现人潜意识幽暗深处的光芒。 这像极了网络上我们为了贯彻自己的观点,搜肠刮肚地与人进行辩白,质疑。也许那些时候我们也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存在感,一种表达自我,收获认同感的畅快。又获得了实践自身理念的动力。我们的观点不同不是因为谁对谁错,而是我们的入口不同而已。宽阔大道,羊肠小径,泥路,雪地,干路,湿地…谁也不必诋毁谁谁也不必嘲讽谁。因为我们都处在人生的迷宫之中,那些问题每个人都会经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因为也许,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最终竟然是殊途同归。 读五香街我可以类比成带上了上帝视角去看网络中的每个人,我可以不代入谁,我和他们没有关系,只想看他们怎么贯彻自己的正义。有人和我意见一致我找到了某种人同但不代表这种观点适合于现在的情况,我还得看后续事情的发展去作证,猜错了被狙击了虽然羞愧但也长了见识。 读残雪的作品时不能代入作者笔下任何一个人物,因为你会发现那是她给你设下的圈套,她笔下的人物太立体多面了,因为她打破了人表和里的界限,将人表层的一面和里层的一面都赤裸裸展现在你面前,让你无所遁形。 这种立体是以分割成块的积木形式分散在你面前的,而且是能被透视的,每个人都在依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堆积属于自己的积木。堆积积木的材料无非那么几种但人人理想的形态却千奇百怪。 读者要做的是不断去搜寻链接每块积木的内在审美逻辑。阅读过程类似于分类还原这些人物积木的过程。 你会发现每个人物都与你自己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相似而又不同这也是我们人本身吧,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人也可能是我自己。别人犯的错,我可能在另一件事上再犯一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这个意象在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次。 不妨把每个人物都当成自己去审视,像做一套心理测试找出所有选项碎片的答案,再找到你最想体验的路尽量都体验一番。 有读者读了一无所获我只能说有点遗憾,当然不强求,原因自然是多样的。读书哪怕你只是批评也是一种收获。能从别人书中读到自己这本书就没白读。
回应 2021-04-09 21:52
-
这本小说放在现在简直是网络生态理想的一种群像模拟。 残雪的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平行时空,因此可以基本忽略打上时代烙印的标志物,如照相机,显微镜这类物件的实际用处而作为文学上一种象征意义解释。再将故事置于任何历史环境下都能解释人这种群体的面貌,她的小说里一切外在客观事物都是为人的心灵体验服务的。模糊了除身体以外的客观条件限制,笔下的人物可以自由遵从他们的内心,不断用经验去追寻那合乎自己理想的道,当然...
2021-04-09 21:52
这本小说放在现在简直是网络生态理想的一种群像模拟。 残雪的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平行时空,因此可以基本忽略打上时代烙印的标志物,如照相机,显微镜这类物件的实际用处而作为文学上一种象征意义解释。再将故事置于任何历史环境下都能解释人这种群体的面貌,她的小说里一切外在客观事物都是为人的心灵体验服务的。模糊了除身体以外的客观条件限制,笔下的人物可以自由遵从他们的内心,不断用经验去追寻那合乎自己理想的道,当然她也积极肯定肉体的追求,这个意义上这些人物都是可爱值得欣赏的,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是生发想象力和思考的源头,尽管这缺乏真正科学的指导,就像我们每个人面对不是自己的专长领域也会积极谋求对它们的认识。即使这些领域有权威科学上的解释,我们依然会自发地凭自己的各种方法渠道去探索我们心中各种问题的答案。对于人来说问题的真相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在于这个找寻符合自己理想答案的过程。因此历史总是螺旋上升而不是由远及近总会进步。人就是如此,哪怕你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也难免保不准哪天会陷入谬误。揭开X女各方面士真面目的过程,不如说是人在与超常规新鲜事物取得和谐共生之道的过程,大家都企图在心里开辟出一条通道试图接受未知的X,这里可以看出五香街寄托了乌托邦的理想,五香街是不排外的,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以至于到了狂热的地步。碍于各自的自尊越是别扭隐晦越是暴露无遗。对未知事物保持敏锐的好奇心是极难能可贵的。 他们依然快乐地贯彻自己的人生信条,只不过最终都达成了一种与未知沟通的共识,可以说殊途同归,新生事物意味着大势所趋,我们不必消极抵触。而要积极靠近接触发出自己的感慨,自会有人解惑,不必充耳不闻。 这个过程他们迷失自我了吗,最终没有。 这与猎奇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贪得无厌的追求刺激,而是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实在的认同感,前者得到的是空虚,而后者却是一种充实,如果我们的网络环境能够拥有建立后者的共识,大家可以致力于打造各种可以来去自如的社区文化。我们的心也会逐渐从麻木中逃脱出来,而那些猎奇审丑却只会增加我们的隔膜,偏见。使人心更加冷漠。 当然人是复杂的多变的,这一点也在残雪笔下揭示地淋漓尽致人物们不论做了多么荒唐滑稽前后矛盾的事,也总会找出各自合理的动机理由为自己开脱,尤其在五香街群众受X女士影响裸体相待,放飞自我那一幕更是精彩绝伦。而把握这些动机也是残雪的拿手好戏。这也是我特别关注的地方,残雪总能发现人潜意识幽暗深处的光芒。 这像极了网络上我们为了贯彻自己的观点,搜肠刮肚地与人进行辩白,质疑。也许那些时候我们也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存在感,一种表达自我,收获认同感的畅快。又获得了实践自身理念的动力。我们的观点不同不是因为谁对谁错,而是我们的入口不同而已。宽阔大道,羊肠小径,泥路,雪地,干路,湿地…谁也不必诋毁谁谁也不必嘲讽谁。因为我们都处在人生的迷宫之中,那些问题每个人都会经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因为也许,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最终竟然是殊途同归。 读五香街我可以类比成带上了上帝视角去看网络中的每个人,我可以不代入谁,我和他们没有关系,只想看他们怎么贯彻自己的正义。有人和我意见一致我找到了某种人同但不代表这种观点适合于现在的情况,我还得看后续事情的发展去作证,猜错了被狙击了虽然羞愧但也长了见识。 读残雪的作品时不能代入作者笔下任何一个人物,因为你会发现那是她给你设下的圈套,她笔下的人物太立体多面了,因为她打破了人表和里的界限,将人表层的一面和里层的一面都赤裸裸展现在你面前,让你无所遁形。 这种立体是以分割成块的积木形式分散在你面前的,而且是能被透视的,每个人都在依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堆积属于自己的积木。堆积积木的材料无非那么几种但人人理想的形态却千奇百怪。 读者要做的是不断去搜寻链接每块积木的内在审美逻辑。阅读过程类似于分类还原这些人物积木的过程。 你会发现每个人物都与你自己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相似而又不同这也是我们人本身吧,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人也可能是我自己。别人犯的错,我可能在另一件事上再犯一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这个意象在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次。 不妨把每个人物都当成自己去审视,像做一套心理测试找出所有选项碎片的答案,再找到你最想体验的路尽量都体验一番。 有读者读了一无所获我只能说有点遗憾,当然不强求,原因自然是多样的。读书哪怕你只是批评也是一种收获。能从别人书中读到自己这本书就没白读。
回应 2021-04-09 21:52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作家出版社 (2011)7.1分 317人读过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7.0分 98人读过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2)7.2分 10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突围表演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Sparrow 2020-08-31
指引残雪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也在指引着我,我不知道我会被带到哪里去,那是一个黑暗无比的居所,只因我的存在,它才倍感寂寞。 就像残雪说的," 正因为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正因为有天堂,才会有对地狱的刻骨体验,正因为充满了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脱、升华 "
1 有用 嚯嚯嚯嘻嘻哟 2020-07-26
其实是挺不错的先锋文学嘛,咋个换个名字那几版评分这么低
1 有用 怀襄 2020-10-24
她写出了癫狂应有的样子。
1 有用 兮兮 2010-04-04
很有意思!突破传统的写作方法!
0 有用 金色汗水修道场 2021-04-09
见长评:一起来玩纸上迷宫
0 有用 金色汗水修道场 2021-04-09
见长评:一起来玩纸上迷宫
1 有用 怀襄 2020-10-24
她写出了癫狂应有的样子。
2 有用 Sparrow 2020-08-31
指引残雪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也在指引着我,我不知道我会被带到哪里去,那是一个黑暗无比的居所,只因我的存在,它才倍感寂寞。 就像残雪说的," 正因为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正因为有天堂,才会有对地狱的刻骨体验,正因为充满了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脱、升华 "
1 有用 嚯嚯嚯嘻嘻哟 2020-07-26
其实是挺不错的先锋文学嘛,咋个换个名字那几版评分这么低
1 有用 兮兮 2010-04-04
很有意思!突破传统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