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八年,唐咸通九年,這年就是世界現存最早有明確紀年的印刷品《金剛經》的刻板年份,而這一年,卻是龐勛之亂開始的年份,即唐朝走向末路的開始年份。自該年始,唐朝開始進入血腥大亂年代。今若觀此肅穆之現存最早有明確紀年的印刷品《金剛經》,而思及其所產生的年份所代表的歷史意義,能不慨然。
八七〇年,第14條,鄭畋,據說是《李娃傳》中鄭生的原型。
對比1993版,看2015年萬卷出版公司版白話版柏楊資治通鑑如何妄改: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年3月版《黃巢起事》

萬卷出版公司2015年8月版《黃巢起事》
把原文的“公里”妄改爲“千米”,把原文的“華里”的“華”字去掉,這種妄改原文的作風近年愈演愈烈,令人厭惡。
再看這處改竄的極其厲害: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年3月版《黃巢起事》


萬卷出版公司2015年8月版《黃巢起事》
最後一句萬卷版有,友誼版沒有,不知是否友誼版刪去的。其餘多處對比,都可見15年萬卷版的改竄極其嚴重。
93友誼版也有改竄,但看起來15萬卷版改竄的更嚴重。
八七二年,第四條,“封皇子李保當吉王,李杰当壽王,李倚當睦王”,“李杰”的名字當然應是“李傑”,蓋皆從人字旁也。垬簡化字出版物于此等處皆變亂事實。垬簡化字必當廢也。
八七三年,唐僖宗剛剛即位,不可一世的韋保衡,及前任帝寵臣李可及立即倒台。唐僖宗不過十二歲,似不能有此決策,立即打倒權臣韋保衡,當係背後有人所爲,史書似未記載辦此者究竟何人。
八七四年,甲午,乾符元年,王仙芝起事於長垣。國史有一現象,特大的決定皇朝命運的起事,每每起於新帝剛剛登基之年,若王仙芝起事於唐僖宗剛剛登基之乾符元年,明末李自成等起事於崇禎元年,太平天囯起事於咸豐剛剛登基之時,皆是也。若天時人事恍如有所感應也。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