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2015年。 大前提现代汉语圈定了共时研究的范围,虽也涉及历时发展但并不深入,作者的结论最后也说了自己的这点不足。但我完全不认同这种局限于共时的研究。 还有个问题,草率地分成N+N、A+A、V+V三类反义复合词,而无意于反思词类范畴问题。我认为反义复合词中的字都应该视为古代汉语,然后都是作为名词义构词。作者结论中也写到“虽三分,但作整词而言,已经减弱或丧失了原性质而获得新性质,即带有一定的名词性特征”。不过作者也说了三类词的个性来肯定自身的三分。 P124提生死和死活而不提死生,就是被共时研究限制了。而简单把生视作不自由语素,把死视作自由语素,我不认可这种二元划分。不知道是没看过还是不认可董秀芳提出的“半自由语素”,或者是从简操作而不想用。 客观三星,加一星苦劳。而且我也没很仔细看,虚心点。
>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式的语义和认知研究
1 有用 哭之笑之 2019-03-29 14:13:59
2015年。 大前提现代汉语圈定了共时研究的范围,虽也涉及历时发展但并不深入,作者的结论最后也说了自己的这点不足。但我完全不认同这种局限于共时的研究。 还有个问题,草率地分成N+N、A+A、V+V三类反义复合词,而无意于反思词类范畴问题。我认为反义复合词中的字都应该视为古代汉语,然后都是作为名词义构词。作者结论中也写到“虽三分,但作整词而言,已经减弱或丧失了原性质而获得新性质,即带有一定的名词性特征”。不过作者也说了三类词的个性来肯定自身的三分。 P124提生死和死活而不提死生,就是被共时研究限制了。而简单把生视作不自由语素,把死视作自由语素,我不认可这种二元划分。不知道是没看过还是不认可董秀芳提出的“半自由语素”,或者是从简操作而不想用。 客观三星,加一星苦劳。而且我也没很仔细看,虚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