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向历史爱好者介绍奇书:《我是宋朝人》

R9 2008-05-19 15:37:56

我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过去写过不少书评。近年来因为年事已高,体力不济,久已搁笔,不弹此调。最近有幸读到老友史式教授所著《我是宋朝人》一书的原稿,十分高兴,因为此书的内容与我有关,所以才想饶舌一番,把它介绍给一些爱好历史的读者。

我与史式教授作为老友,这个“老”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双方交往时间之长,二是指年龄的老大。上个世纪80年代之初,我重回《团结报》主持编政,史式教授则受任为团结出版社的副社长,由此相识。此后经我之手,发过他不少史论文章,从此成为文字之交,见面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是鱼雁常通,交流心得,放言高论,相知日深,堪称文章知己。交往长达二三十年,自可称为老友;二是指双方年事已高,我们两人都是八十六七,他更长我一年,到了耄耋之年,岂能不称为“老”!

史式教授可说是一位奇人。一般人年纪大了,记心不好,丢三落四,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的记忆力特好,经常能记住上千个电话号码,外出不带电话簿,随手拨号,倒背如流,被友人们戏称为“电脑”。他的身体也棒,全无各种老年病,外出时不带年轻人,不论飞机、车、船,一个人独来独往。他不沾烟酒,能吃能睡,除了工作,别无嗜好,是个出名的工作狂,多年以来,每年都有著作出版,每月都有论文发表,从不间断。看他的文章,写得虎虎有生气,谁也想不到其作者已是望九高龄的老头子。

说此书的内容与我有关,其中自有因缘。我们每次见面,总免不了海阔天空地漫谈,天南地北,千古兴亡,都是我们的话题。记得在2006年的一次长谈中,我曾经说过,如果我有机会涌身千载之上,能当一回古人,我的选择是战国时代或者宋代,他当时深有同感。这也不奇怪,因为对于宋代史事的评论,从来就是我们的热门话题。想不到两年之后,他竟捧出了一本洋洋数十万言的书稿,书名就叫做《我是宋朝人》,居然把我的梦想变成了事实。把全稿粗看一遍,觉得许多论点深得我心,作者在撰写时是下了大功夫的。特别是这个书名取得好,“我是宋朝人”,说明作者在感情上十分投入,已经到了“钻进去”,“身临其境”的程度。

我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奇书

我觉得这是一部“三合一”的好书,它既是一部史书,又是一本游记,还是一本小说。此书从五代写起,经过五代、北宋、南宋三个时期,记载了这370多年中的一切大事,有头有尾,有叙有议,就其内容来说,当然应该算是一部真正的史书。而且,它还纠正了《宋史》中不少记载失实的地方,揭破了《宋史》中一些难解的千古之谜,因此可以说是一部新宋史。

但是,此书颇有可读性,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绝不像一般史书的枯燥无味。读者读了书中某些介绍北宋首都东京风貌的章节,颇像在读一本游记。现在旅游事业发达,海内海外的名胜古迹都可以去游览一番,自是人生快事。但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处处亲临游览,能读一读高水平的游记,即作一番“卧游”,“神游”,也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游来游去,都是现代人活动的地方;如能超越时空,走进历史的长廊,涌身千载之上,神游八极之表,权当一回古人,那就更有意义。读者如果读了此书,再一览宋代的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与宋代的作者孟元老所写的《东京梦华录》,那么,不仅此书的作者成了“我是宋朝人”,连一些读者也会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东京内城的十里锦绣天街,也成了“我是宋朝人”了。

此书不仅像是一本游记,还像一本小说。读者读了此书第三章“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好像读了一本十分惊险的侦探小说。读了此书第七章“东京的天字第一号情妇”,又像读了一本言情小说兼狎邪小说。读了此书第四章“寇准全力推动御驾亲征”与第九章“首次北伐,收复襄阳”,又像读了一本铁马金戈忠勇奋发的历史军事小说。

同一本书,既是充满了新观点的新史书,又是一本独一无二的神游宋代的游记,还是一本以真实历史为素材的小说。这样一本无比丰富的研究历史的新成果,称为奇书,谁曰不宜!

此书怎样古为今用?

我说了不少此书的可读性与它如何引人入胜,是否说其价值只在于供人开卷一乐,绝对不是。如果是这样,我就没有兴趣写这篇书评了。我很了解作者,他是一位严肃的史学家,能够治学不作媚时语,勇探真知启后人,他一向主张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古人,而是为了今人,更是为了后人,鉴古以知今,鉴往以知来,让我们从历史真相中汲取经验,接受教训,探索我们中华民族今后应该走的道路,探索整个人类今后应该走的道路。出于这种目的,他多年来一直主张深入研究宋王朝,重新评价宋王朝。

他在书中说:“古今中外,有许多王朝,许多国家,总想征服别人,奴役别人,希望称王称霸,发号施令。最后没有不失败的。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至今拿不出证据,找不到理由。有人说得好,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石油。在今天的世界上,和平与发展的口号虽然喊得震天价响,但是要想做到,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宋王朝开国之初,北方的长城险要已经落入辽国之手,南方的鱼米之乡,还在地方军阀割据之中,宋人缺少开拓进取的条件,转而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外交上不闹意气,事事理性处理,终于稳步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千年前的宋代,无论是在物质文明方面还是精神文明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峰。自从英国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出版,宋王朝在科学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这一事实已为大家所公认,无须多说。至于精神文明方面,“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以后,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如果以此为标准,衡量从秦至清的许多历史人物,则其中的民族英雄,志士仁人大多出在宋代。北宋末年的岳飞,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宋仁宗时代的大清官包拯更是被海外华人长期崇敬的正义之神。古来第一大爱国诗人陆游,第一大爱国词人辛弃疾,第一爱国女诗人李清照全部出在南宋。在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民族这一方面,宋人是后世的典范。当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的铁骑踏进中原的时候,全国到处都能见到岳飞所写的“还我河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满江红》的歌声响彻中华大地。”

“2008年初,随着南海宋代沉船的浮出水面,我们对历史上的宋王朝也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进行一番新的认识。如果本着“学其所长,弃其所短”的原则,我们就敢于提出“以宋为师”的口号,让历史研究的成果为现实服务。我们向宋人能学到些什么?一言以蔽之,曰:对外推行多求友少树敌有利于人类团结的和平外交,对内实行重知识重人才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宽松政策。” 在这一段话中,作者坦诚地说明了自己写这部书的目的是要古为今用,是要使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世所用。

没有宋王朝,就没有中华民族

作者在此书的跋(后记)里,提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重要论点,那就是:“没有宋王朝,就没有中华民族。”

这句话初听起来,,确实出语惊人。这种说法能否成立,那就需要进行探讨,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的。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在中国历史上,宋王朝的影响有多大?分量有多重?在这个问题上,作者说:

“从秦至清的2200年间,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王朝。我们对这些王朝的评价,争议最大的就是宋王朝。一般的看法是:这个王朝重文轻武,积弱积贫,北方的外患,从未中断。对外老是打败仗,最后亡于元王朝。其国威前赶不上汉、唐,后赶不上明、清,在历史上是一个最不中用最没有分量的朝代。只有少数史学家的看法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宋王朝能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分量最重的朝代。这两种评价反差如此之大,很值得探讨一番。”

“在近代史中,东方的科学技术确实落后于西方。如果把视野放大一点,不是只看一百多年的历史,而能纵观千年,横观万里,那就不难发现推动世界近代化几项最重要的成就并非西方人的发明创造,而是来自东方,来自宋王朝。是通过蒙古人(以战争与侵略的方式)通过阿拉伯人(以航海与贸易的方式)传到西方去的。”

“火药,以及用火药所制成的枪炮,从北宋时代起已经正式用于战争,使得人类从冷兵器时代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宋人毕升所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能让全人类通过书籍的传播,迅速提高文化水平……宋人所发明的罗盘与最先进的造船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宋王朝虽然覆亡了,但是他们的发明创造却把全人类推向了一个新时代——航海时代。”

“宋王朝没有对外扩张,却把主要精力用于发明创造,发展生产,所以农业、工业、造船航海、对外贸易空前繁荣。英国的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他的主焦点就在宋代。’北宋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的大科学家沈括更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坐标。总之,国家的财富不靠武力掠夺得来,而靠科技创造得来,这是宋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建国经验。宋人是一群聪明人!”

“从秦到清末,在历代王朝之中,宋人的发明创造最多,宋人的著作也最丰富。比较而言,宋人是一群聪明人。他们的聪明,与宋王朝的宽松政策大有关系。虽然有些学者颇有势利眼光,每每吹捧武力强大的王朝,而看不起弱宋。但是不少学者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对宋人在经济与文化两方面的辉煌成就发出由衷的赞叹。史学大师陈寅恪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史专家邓广铭在《关于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像宋王朝这样,在军事上始终是个矮子,在经济和文化上能够发展成为巨人,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可以说是一个世界奇迹。”

作者在此书的许多章节里,都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与整个人类的历史上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通过军事上的强大表现出来,而是通过经济与文化的先进表现出来。至于宋王朝对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也起了重大作用。作者又说:

“宋王朝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一个朝代,随便举几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一千年来,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书都是宋代人编出来的。《三字经》相传是宋人王应麟所编,《千家诗》相传是宋人刘克庄所编,《百家姓》虽然考查不出编者是谁,但是根据书中的第一句“赵钱孙李”,就可以认定它是编于宋代……”

“我耳濡目染,还不到6岁就成天接受与宋史有关的基础知识了。从两三岁起,听奶妈讲‘狸猫换太子’,那就是出自宋代的民间故事。后来上了私塾,所读的都是宋代编纂的启蒙读物。在街头巷尾所听到的说书,又都是杨家将、岳家军、与‘水泊梁山’里的水浒故事,无一不与宋史有关。以后开始读小学,经过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在抗日战争期中,为了激励军心民气,到处都在宣传岳飞抗金的史事,作者说:“拿我们这一辈人来说,不管他长大以后是学什么的,干什么的,但是从小都与宋代的历史结了不解之缘。”作者还说:“现代人所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不管事出哪朝哪代,都是经过了宋人加工再传下来的。因为文风最盛的宋代对于中国人的继承中华文化,起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作者还说:“宋王朝最后虽然亡于蒙古,但是当时的欧亚大陆好几十个国家全被蒙古铁骑所灭,南宋是最后一个亡国。南宋覆亡的时候,沿海千千万万的军民投海殉国,英勇悲壮,前所未有。汉、唐以后就不再有汉、唐,但是宋亡以后就出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恢复中华文化,团结中华民族)的呼声。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中华古国终于复国。如果五代之后没有建立一个宋王朝,就那么一直乱下去,也许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只在中国南方会现几个二三流的小国了。”

“汉王朝瓦解后,中国出现了魏晋南北朝;唐王朝瓦解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一个大王朝瓦解后,要想重新统一并非易事;而重新统一后要想长治久安也更加困难。只有像宋王朝这样,以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独步世界,创造出当时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同时在国家民族多灾多难的奋斗经历中产生了坚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实际上是爱祖国)精神,才能让中华儿女凝聚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整体(中华民族),这个整体也就是中国。所以说,没有宋王朝,就没有中华民族。因此,汉之后不会再有汉,唐之后不会再有唐,宋王朝虽然亡国了,这个已经凝聚起来的整体(中华民族)会像一只火凤凰,浴烈火而重生。重生之后,灿烂辉煌,就会以一个整体永远屹立在这个世界上。”

作者在自序的最后说 :“往事虽已千年,宋人与我们的距离却并不遥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宋朝人后代,此书所讲述的就是我们祖先的故事。”

喜欢谈古论今的读者们,你是否有兴趣一览此书,随着这位自称为“我是宋朝人”的作者一起走进历史的长廊,也去当一回“宋朝人”呢!(王奇)

文章来源: 人民网《读书》频道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青衫
2008-05-22 13:18:30 青衫 (二十年前旧板桥)

很神,不是一般神的一本书

赞
>
火烧云
2008-05-30 01:03:08 火烧云

历史和地理有时还真是一笔糊涂帐.

赞
>
思齐
2008-05-30 14:38:43 思齐

看了这书评 很想看一看

赞
>
Shaw将军
2008-08-26 19:34:51 Shaw将军 (心态很重要)

不错 有点期待

赞
>

> 我来回应

> 去我是宋朝人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雁去无留意(C Fontaine)

要活就活在赵匡胤的那个宋朝(喵喵)

不是很喜欢这本书(whuraymond)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