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旁通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Yimur-Han 2022-09-26 15:55:23

    大三选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主要课本,当时只因考试和作业仅翻阅其中几篇,今日算是完成了一项时过境迁的任务。配合之前看的历史系列纪录片能对应上很多脑海中模糊记忆的史实。深处乱世,孟老夫子像是一束执拗而光泽至臻的存在,也似乎只有那个时代才会容许和锻造那样纷乱却不失敬节的彼此交往,正如他力求想证与齐宣王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他自我言行的范畴也同样有意规避着落入捷径和谄媚的境地,也不难看出孟子心之所愿与现世纷杂的平衡与妥协。

  • 1 是艾玛呀 2022-11-01 21:09:10 北京

    总算知道历史大背景了,能在乱世如此为人,实属圣人。

  • 1 文孟先生 2024-02-04 00:19:42 湖北

    真乃吼啊!

  • 0 目童森森 2024-03-27 14:36:31 河北

    《孟子旁通》都是为君为官之道,老生常谈,道理都懂,问题是怎么做到,与人性欲望抗争,难。这本有点打瞌睡,观点和故事都太老旧了,没什么新颖。

  • 0 fangyu 2024-06-16 10:57:07 广东

    南怀瑾先生文中多次点出孟子微言大义之处,顺带提及司马迁笔法,但先生没有直说大义何在,学者多多考虑,必有裨益

  • 0 Kobeason 2023-05-27 17:08:21 山东

    初读四书的时候,孟子是读得最潦草的,现在看来还需要再重读。七十年代南师对专制民主中央地方的一些观点还是有可指摘的地方。

  • 2 妉珳 2021-09-23 14:49:04

    《孟子》的第一段是讲义利之辨。直到如今,很多人错解孟子所讲的“义利”,“义”被认为是与现实相对的教条主义,而“利”则直接理解为金钱。而孟子并非将义、利绝对地对立起来,他告诉梁惠王,纵使富国强兵,还是小利;从仁义着手,才能有更为长远的大利。 人类文化思想从古至今,就没有不讲利的,即便是做学问,求道出家,也在追寻“利”,不过这个是长远的利,不是侠义的金钱财富的利。

  • 1 水墨江杉 2023-05-17 14:46:51 内蒙古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1 🥇冠军哥🥇 2020-11-22 01:42:48

    写的很好,力荐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