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寿才,男,高中文化,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人。高考因十多分之差无缘大学,返回八角仓老家,成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热爱数学,邓寿才四处搜集有关数学的书籍阅读。1986年,邓寿才在纳溪城里一家书店偶然见到《古今数学趣话》,书中有关数学家们的成才经历,深深地吸引了邓寿才 。邓寿才开始从新华书店购买大学数学教材自学。大学数学教材也过不了瘾,邓寿才又四处托人从成都买回研究生数学教材继续钻研。
作为一位农民,邓寿才的数学梦想注定只能在割草放牛、插秧打谷这些农事的夹缝中萌芽、生长。邓寿才有个习惯:纸笔不离身,偶有所得便诉诸笔端。他新婚后陪妻子回娘家,当晚,邓寿才和岳父睡在一起。半夜,邓寿才突然想起一个数学问题,随即开灯演练,直到天明。第二天,岳父告诉女儿:“你找的这个人脑壳有毛病,是个疯子。” 1995年春节过后,邓寿才外出打工。除了擅长数学,邓寿才不会其他手艺。无奈之下,邓寿才只得进煤矿拉煤,到建筑工地当小工,上矿山挖矿。吃苦邓寿才不怕,流浪邓寿才也不怕,邓寿才最怕的,就是四处辗转,无法进行数学研究。直到找到了一家砖厂,邓寿才的打工生活才算安定下来。白天邓寿才在砖厂打工,晚上回到自己租住的平房后,便开始钻研数学。
20多年来,邓寿才积累了数百本数学研究手稿 自1987年,邓寿才的处女作《一个数学问题的新证》在《厦门数学通讯》发表,20多年来,邓寿才已在各类数学刊物上面发表论文20余篇,上百万字。特别是在哈工大出版社每年出版两辑的《数学奥林匹克与数学文化》丛书当中,邓寿才更是连续发表了80余万字著作 20余年痴迷数学,也让邓寿才付出了许多。因为耽搁了农活,妻子一气之下撕毁了邓寿才的手稿,毁掉了邓寿才的研究书籍,最终夫妻感情破裂,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邓寿才。
在邓寿才看来,只要能够专心致志研究数学,其他的都不重要。邓寿才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真是一门美妙无比的学科,只要进入数学这个世界,我就可以彻底忘掉所有的烦恼和不快。”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