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晓芒的离开是武大巨大的损失
给五星是因为通俗晓畅和部分章节非常精彩,不过部分章节就太任性了,不严谨之余还有明显的前后矛盾。比如在导论一章讲时间,前一段大批特批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灌输线性历史,后一段又相对主义复活……还有那句“解释学和现象学是理解现代西方思想的一个门槛,上不去就只能在外面兜圈”的说法非常让人毛骨悚然
最喜欢课堂讲稿了。虽然远在中大,听过这么多门课,也算邓先生半个学生。
讲课稿,读起来比较轻松。邓先生对于解释学、辩证逻辑、实践唯物论和现象学的讲解很有启发性。但是最近对邓的学术严谨性有所怀疑,给4星吧。
有点啰嗦
哲学诶,挑懂的看
: B1-03/7464
该书可以避免走马观花的读诸如《苏菲的世界》这样的入门书的哲学家罗列,真正将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同西方哲学对比,深度挖掘同中之异,异中之同,让理解哲学更加深入。深度阅读。
看过此书之前,去年在知乎上和人争论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我提出一个观点,方法论本身就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支柱,而中国哲学没有方法论,故不是哲学。如今这个观点得到了应征。对于邓晓芒老师,我怀着无比敬佩的心情,我几乎就是由他的著作才入了哲学的门,如今,读了太多二手文献之后我也将去读原典
写得很好。关于马克思的思想有很多有意思的解读和解毒。看来邓晓芒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清除一些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中西的哲学本质的比较也有意思的论述。因为是课堂实录,难免有点简化,逻辑也简陋。就是这样。
明白了很多以前困惑的问题,更是了解了很多更有意思的问题
精神只当它在绝对的支离破碎中能保全其自身时才赢得它的真实性
这种方法论比计量史学更对我胃口。
看不懂。。。不评价了
待细读
自己第一本真正哲学读物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人们便力求探讨认识论上的真理、绝对真理,尽量排除“意见”。现象学要求对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真理”概念进行一种彻底的反思和追溯,返回到古代思想的源头,即认为真理就是“显现”出来而被“看”到的东西,是直接被给予的、自明的东西,其他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并由此得到彻底理解的,是由“看”的各种不同方式决定的。因此要“回到事情本身去”,直接地去“看”。胡塞尔现象学是一种方法论,因为他把“存在”问题存而不论,并试图从本质直观中推出存在,主张本质先于存在。在后来的现象学家们、“存在主义者”如海德格尔和萨特那里,“先验自我”的自为存在是现象学的直观对象,不是从世界的存在中推出人的存在,而是由人的最直接、最贴切和切身的存在(体验)中推出万物的存在(意义)。
大体认同邓切入黑格尔的路子。 对马恩的征引偶尔牵强,给人神神叨叨的观感;为人文传统辩护颇多,但树立的批判靶子未免太简陋了些,自然科学不是这样的草包。 定位尴尬:串讲实录脉络模糊,私货难辨,既不宜入门亦难助力进阶。
《论历史感——现代解释学的启示》和《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两篇很好。
收获颇多,以防锢圄于传统,
>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10 有用 黎遠遠 2010-04-13 19:24:30
晓芒的离开是武大巨大的损失
5 有用 凉意 2010-01-07 15:55:36
给五星是因为通俗晓畅和部分章节非常精彩,不过部分章节就太任性了,不严谨之余还有明显的前后矛盾。比如在导论一章讲时间,前一段大批特批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灌输线性历史,后一段又相对主义复活……还有那句“解释学和现象学是理解现代西方思想的一个门槛,上不去就只能在外面兜圈”的说法非常让人毛骨悚然
1 有用 当且仅当 2010-08-20 23:13:59
最喜欢课堂讲稿了。虽然远在中大,听过这么多门课,也算邓先生半个学生。
2 有用 dialectics 2010-07-30 19:25:11
讲课稿,读起来比较轻松。邓先生对于解释学、辩证逻辑、实践唯物论和现象学的讲解很有启发性。但是最近对邓的学术严谨性有所怀疑,给4星吧。
1 有用 陈无朋 2010-09-10 15:22:31
有点啰嗦
1 有用 夜风 2010-11-26 21:26:34
哲学诶,挑懂的看
0 有用 蝉 2014-04-04 20:31:08
: B1-03/7464
2 有用 误入歧途 2017-02-20 14:51:31
该书可以避免走马观花的读诸如《苏菲的世界》这样的入门书的哲学家罗列,真正将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同西方哲学对比,深度挖掘同中之异,异中之同,让理解哲学更加深入。深度阅读。
1 有用 豆瓣越来越难用 2018-05-01 17:11:45
看过此书之前,去年在知乎上和人争论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我提出一个观点,方法论本身就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支柱,而中国哲学没有方法论,故不是哲学。如今这个观点得到了应征。对于邓晓芒老师,我怀着无比敬佩的心情,我几乎就是由他的著作才入了哲学的门,如今,读了太多二手文献之后我也将去读原典
0 有用 祥子从小就可爱 2011-09-01 09:29:19
写得很好。关于马克思的思想有很多有意思的解读和解毒。看来邓晓芒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清除一些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中西的哲学本质的比较也有意思的论述。因为是课堂实录,难免有点简化,逻辑也简陋。就是这样。
0 有用 ltwdl 2014-07-04 22:07:03
明白了很多以前困惑的问题,更是了解了很多更有意思的问题
1 有用 Kombocha 2008-11-20 22:38:49
精神只当它在绝对的支离破碎中能保全其自身时才赢得它的真实性
0 有用 Fay 2011-06-25 00:04:56
这种方法论比计量史学更对我胃口。
0 有用 火山城池 2011-10-13 13:20:03
看不懂。。。不评价了
0 有用 唐张 2011-10-26 14:03:01
待细读
0 有用 [已注销] 2015-09-29 18:20:56
自己第一本真正哲学读物
0 有用 陈小憨˙Ꙫ˙ 2023-08-26 12:46:35 湖南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人们便力求探讨认识论上的真理、绝对真理,尽量排除“意见”。现象学要求对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真理”概念进行一种彻底的反思和追溯,返回到古代思想的源头,即认为真理就是“显现”出来而被“看”到的东西,是直接被给予的、自明的东西,其他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并由此得到彻底理解的,是由“看”的各种不同方式决定的。因此要“回到事情本身去”,直接地去“看”。胡塞尔现象学是一种方法论,因为他把“存在”问题存而不论,并试图从本质直观中推出存在,主张本质先于存在。在后来的现象学家们、“存在主义者”如海德格尔和萨特那里,“先验自我”的自为存在是现象学的直观对象,不是从世界的存在中推出人的存在,而是由人的最直接、最贴切和切身的存在(体验)中推出万物的存在(意义)。
0 有用 楼水近 2022-05-31 11:23:43
大体认同邓切入黑格尔的路子。 对马恩的征引偶尔牵强,给人神神叨叨的观感;为人文传统辩护颇多,但树立的批判靶子未免太简陋了些,自然科学不是这样的草包。 定位尴尬:串讲实录脉络模糊,私货难辨,既不宜入门亦难助力进阶。
0 有用 轻逸 2013-09-15 20:48:22
《论历史感——现代解释学的启示》和《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两篇很好。
0 有用 南渡 2016-09-05 11:13:07
收获颇多,以防锢圄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