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总序 傅申 3
新版序 傅申 4
序 石守谦 5
自序 傅申 6
第一部分 书法鉴定
第一章 书法鉴定简论 1
第二章 鉴定心理略论
一、从视觉判断谈“颠倒之见” 5
二、浅谈作伪心理 7
三、鉴定心理散论 8
第三章 法书的复本与伪迹
一、关于方法和术语的一般论述 14
二、简短的历史总结 17
三、“勾摹本”与“写本”的区别 17
四、复本与鉴定个案研究 32
五、鉴定个案增补例 61
六、小结 71
第四章 鉴定的实践与难易
一、难易的关系 72
二、基准作之建立 72
三、标尺之建立 73
四、知真知伪 74
五、培养对古书画色泽的正确认识 74
第五章 刑事鉴识学中对笔迹及印章的鉴定
一、笔迹鉴定 79
二、印章鉴定 80
第六章 书法鉴定的科技化及其限制
附:科技鉴定西洋画成果的借鉴 84
余论:论贼毫与摹本的区别 86
第二部分 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
——辨“文彭摹本说”及其断代
开宗明义 94
研究简史及书迹名词
一、研究简史回顾 96
二、书迹名词的厘清 98
诊断一 台北故宫墨迹本是否为“摹本”
一、从纸质上诊断台北故宫墨迹本是否为摹本? 101
二、从台北故宫墨迹本的书迹来诊断是否为“摹本”? 101
三、检验前人对台北故宫墨迹本诸说 110
四、小结 112
诊断二 检验李郁周“映摹说”
一、论刻拓本的证据限度 116
二、李郁周“映摹说” 126
三、小结 132
诊断三 检验宋明人跋及赵鼎印之真伪
一、检验邵周、苏耆、李建中题记是否为摹本 133
二、检验宋明人跋是否为摹本 136
三、检验赵鼎等印 155
四、小结 163
诊断四 检验台北故宫墨迹本破纸补字及其证据价值 164
诊断五 检验台北故宫墨迹本的递藏论“文彭摹本说”
一、台北故宫墨迹本递藏小史 178
二、台北故宫墨迹本递藏简明年表 182
三、检验递藏史中的李氏“迷宫” 183
四、小结 185
诊断六 检验“文彭摹本说”
一、水镜堂本与台北故宫墨迹本的关系 186
二、“文彭摹本说”的证据 187
三、从文彭的书迹来看 194
四、故宫文彭《临自叙帖》的现身说法 202
五、小结:台北故宫墨迹本《自叙帖》绝非“文彭摹本” 204
结论一 台北故宫墨迹本为水镜堂刻本的母本
一、从两本的点画形似来论 205
二、从两本的技术层面来论 206
三、从实物证据的破洞与纸幅长短来论 207
四、小结 208
结论二 台北故宫墨迹本非“文彭摹本”及其断代
一、台北故宫墨迹本非“文彭摹本” 211
二、台北故宫墨迹本的断代 212
三、台北故宫墨迹本待作的真伪及断代的科学验证 216
四、台北故宫墨迹本的科技复检报告 218
余论
一、刻本与母本的优劣比较 229
二、为“文彭说”释疑:重建水镜堂刻本摹刻过程中
对原迹行款章法的因应调整 245
三、对怀素作品之我见 251
四、方法的检讨与学习 256
后记 259
论文
沈铭彝本《自叙帖》密码
——解台北故宫墨迹本即水镜堂母本之疑 262
确证台北故宫本《自叙帖》为北宋映写本
——从“流日半卷本”论《自叙帖》非怀素亲笔 283
《台北故宫本〈自叙帖〉为北宋映写本》后续讨论 330
本书相关书评
承前启后之作 白谦慎 340
斫轮老手·金针度人 何怀硕 343
眼学津梁 薛永年 345
“后大师时代”的鉴定学 林霄 348
参考文献
一、书画鉴别及怀素研究 351
二、图录及其他文献选录 354
附录
附录一 台北故宫墨迹本《自叙帖》与水镜堂刻本对照图版 357
附录二 台北故宫墨迹本《自叙帖》图版 393
· · · · · · (
收起)
0 有用 棠花花 2022-06-07 16:30:20
不是写的不好,是出的不好。按理说,上海书画出版社这么专业的美术史籍出版社还能把这本书搞这么糙真是挺无语的。版式、图注都非常不讲究,还以为花高价买了本打着“典藏版”旗号的盗版书。
0 有用 大窑汽水 2025-02-09 16:09:01 广西
典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