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叢外》自序 董桥

三番 2008-09-19 13:33:31

《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叢外》自序

1982年4月25日

马克思是人:说他是神,不好;说他是鬼,也不好。马克思主义跟许多学说一样,是学说:有的地方对,有的地方不对;有的时候好像很旧,有的时候又好像还很新,全看怎么运用。是学说,当然没有新旧之分;少人议论的学说未必是旧了;多人议论的学说也不一定就是新。人人解释不同,认识不同,不必强求观点一样。况且,学说本来很难全对,很难全错;治学免不了受各家学说启发;闭门不太可能成家。黄梨洲尊奉阳明,后来讲学虽然自辟新局,还是不脱明儒气象;颜习斋排斥程朱,他的学说可始终跳不出理学诸儒窠臼。学术上说“博”说“专”,说“新” 说“旧”,全在唬人。经营得出一点气象才是成就!道理这样浅,可以 不说。

把道理说得深奥非先下苦功不行。没有下过苦功,应该安于浅薄。旅居伦敦时期为了写论文乱读马克思、恩格斯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加上走遍伦敦古旧的街道,听惯伦敦人委婉的言谈,竟以为认识了当年在伦敦住了很久很久的马克思,写下不少读书笔记。其实大错。去年答应“素叶”整理那些笔记之后翻看那些笔记,发现认识的原来不是马克思其人,而是马克思的胡须。胡须很浓;人在胡须丛中,看到的一切自然不很清楚,结果写了五万字就不再往下写了。

胡须误人。人已经不在胡须丛中了,眼力却一时不能复元,看人看事还是不很清楚,笔下写些马克思学说以外的文章,观点多少仍然跟马克思主义纠缠;就算偶有新局,到底不成气象。幸好马克思这个人实在不那么“马克思”,一生相当善感,既不一味沉迷磅礴的革命风情,倒很懂得体贴“小资产阶级”的趣味,旅行、藏书、念诗等等比较清淡的事情他都喜欢,因此,这本集子借他的胡须分成“丛中”、“丛外”, 想必无妨。

反正只是二十篇文章,不是学说,非关学术,是新是旧尤其不必挑 剔;只要所议所论不是全对也不是全错,够了!


赞
转发
回应 查看所有回应

> 我来回应

> 去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叢外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这书太难买了(三番)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