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图书馆借的,开头那些温馨的段落里总有个铅笔笔迹,写点"岁月静好"之类的。到后来这些字迹再也没出现过。
翻译还是有点问题,但确实是“恐怖的好小说”,这种小长篇需要的那种节奏感真不错。感觉很适合改编成电影,画面感很足。
如果班没有被带回家,就会变成《不存在的女儿》。不管如何选择,都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那道伤痕只能一路狂奔越撕越大,无法停止,也无法救赎。
开头写的我以为莱辛准备写一个美好的故事,理所当然的幸福,人们的坚信,可是却忘了这些本来就是作家预备去撕裂的,而莱辛从来都是精准而狠心。这本书是母亲的角度,一个抛弃而又被自己指责的人,她带班回家时我觉得又厌恶又反感。不得不说莱辛写的很到位但却不动人,这大概是我体内的反英体系在作祟,可除了这个我没有办法说明自己对她的痛苦和软弱的厌恶,他们达到了让人恐慌的真实。大概猜想到下一本书是以班的视角来写而班应该是个无辜者和纯粹者。他们的故事永远是我想看到的只是缺乏那个切入的点。难以让爱成为我们唯一的理性,真是无奈。
3.5;恐婚恐育者慎读,前三分之一接近童话的美好,到结尾再回望不啻是十足的嘲讽,这个类似于荷索之“卡斯帕尔·豪泽尔”的异类,是对披着美满外衣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有力轻蔑,是这对当初自诩“边缘人”夫妇违背初衷的惩戒(所以这第五个孩子其实是他们综合后的加强版),更是婚姻与家庭失爱之后的具象化投射。他的不合时宜、野蛮粗鲁、乖张阴郁,是光鲜表层下的沉淀物,积淀成众人心结,即使是诞下其肉身的生母,亦是怀着赎罪的心理,亲人间(打着爱的旗帜)的敌意可能是世上最恐怖的关系。
很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翻译小说了!
是翻譯的問題么,感覺保羅的事說得虎頭蛇尾的,不通順的句子也多,出版社該註意了。對於那個都是畸形孩子的收容所印象頗深,幾月或是幾年的疼痛難捱能消他們多少罪惡?這樣說來人間即是小地獄。
残酷。
第五个孩子好像是对海蕊家不知节制的幸福的惩罚
最恐怖的小说情节一定源是真实生活的内在结构。 耽惧的。从平和裂帛中侵蚀的腐灼。 只是最后都风化如泥土一摊。
翻几页决定买,看了几页放不下
这让人感觉害怕
thought-provoking
生而为一个母亲,你要重新定义幸福~
加上《浮世畸零人》就是完美
挺好看的
力量
想要读这本书是因为半年前CD寄来的浮世畸零人,这半年恢复阅读做的很好,再看她的书已经不再有那种烦躁感。其实还是觉得这个故事进行的太快了,班的成长描写的不够,导致我反应过来时海蕊已经成了五十岁的老人。并且在她年轻时光顾着生孩子了,那些小孩灿烂的童年都没有写,每年都只有假期聚会。不过我喜欢那个房子,那个现在这个社会的穷人甚至要还五百年贷款才能买得起的房子。
Lessing写得真好。我来自一个多兄弟姐妹的家庭,于是这样的际遇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幸好姐妹们都非常健康。
哎,我终究还是没出息地放弃了读完英文版。。。。
> 第五个孩子
25 有用 天心兀 2012-04-07
图书馆借的,开头那些温馨的段落里总有个铅笔笔迹,写点"岁月静好"之类的。到后来这些字迹再也没出现过。
6 有用 邓安庆 2014-09-21
翻译还是有点问题,但确实是“恐怖的好小说”,这种小长篇需要的那种节奏感真不错。感觉很适合改编成电影,画面感很足。
3 有用 昏金暗玉 2008-12-28
如果班没有被带回家,就会变成《不存在的女儿》。不管如何选择,都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那道伤痕只能一路狂奔越撕越大,无法停止,也无法救赎。
4 有用 琴 酒 2009-10-20
开头写的我以为莱辛准备写一个美好的故事,理所当然的幸福,人们的坚信,可是却忘了这些本来就是作家预备去撕裂的,而莱辛从来都是精准而狠心。这本书是母亲的角度,一个抛弃而又被自己指责的人,她带班回家时我觉得又厌恶又反感。不得不说莱辛写的很到位但却不动人,这大概是我体内的反英体系在作祟,可除了这个我没有办法说明自己对她的痛苦和软弱的厌恶,他们达到了让人恐慌的真实。大概猜想到下一本书是以班的视角来写而班应该是个无辜者和纯粹者。他们的故事永远是我想看到的只是缺乏那个切入的点。难以让爱成为我们唯一的理性,真是无奈。
0 有用 欢乐分裂 2020-01-30
3.5;恐婚恐育者慎读,前三分之一接近童话的美好,到结尾再回望不啻是十足的嘲讽,这个类似于荷索之“卡斯帕尔·豪泽尔”的异类,是对披着美满外衣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有力轻蔑,是这对当初自诩“边缘人”夫妇违背初衷的惩戒(所以这第五个孩子其实是他们综合后的加强版),更是婚姻与家庭失爱之后的具象化投射。他的不合时宜、野蛮粗鲁、乖张阴郁,是光鲜表层下的沉淀物,积淀成众人心结,即使是诞下其肉身的生母,亦是怀着赎罪的心理,亲人间(打着爱的旗帜)的敌意可能是世上最恐怖的关系。
1 有用 #vivida# 2008-12-15
很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翻译小说了!
1 有用 太白兔 2012-11-15
是翻譯的問題么,感覺保羅的事說得虎頭蛇尾的,不通順的句子也多,出版社該註意了。對於那個都是畸形孩子的收容所印象頗深,幾月或是幾年的疼痛難捱能消他們多少罪惡?這樣說來人間即是小地獄。
0 有用 默音 2008-08-02
残酷。
1 有用 [已注销] 2013-11-20
第五个孩子好像是对海蕊家不知节制的幸福的惩罚
0 有用 淳子小姐 2009-09-23
最恐怖的小说情节一定源是真实生活的内在结构。 耽惧的。从平和裂帛中侵蚀的腐灼。 只是最后都风化如泥土一摊。
0 有用 石头 2008-07-09
翻几页决定买,看了几页放不下
0 有用 witecross 2009-05-09
这让人感觉害怕
0 有用 胖子 2008-07-01
thought-provoking
0 有用 junepig 2009-06-22
生而为一个母亲,你要重新定义幸福~
0 有用 巨米雨 2010-05-02
加上《浮世畸零人》就是完美
0 有用 chrissy 2009-03-17
挺好看的
0 有用 守旧 2009-01-16
力量
0 有用 栩别 2011-08-09
想要读这本书是因为半年前CD寄来的浮世畸零人,这半年恢复阅读做的很好,再看她的书已经不再有那种烦躁感。其实还是觉得这个故事进行的太快了,班的成长描写的不够,导致我反应过来时海蕊已经成了五十岁的老人。并且在她年轻时光顾着生孩子了,那些小孩灿烂的童年都没有写,每年都只有假期聚会。不过我喜欢那个房子,那个现在这个社会的穷人甚至要还五百年贷款才能买得起的房子。
0 有用 EP 2013-02-02
Lessing写得真好。我来自一个多兄弟姐妹的家庭,于是这样的际遇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幸好姐妹们都非常健康。
0 有用 松崎海 2013-05-26
哎,我终究还是没出息地放弃了读完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