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花环》是由黑山历史上著名的国王,思想家兼宗教领袖涅果什创作的一部长篇诗剧。此部长诗的手稿于1847年首次出版于维也纳,并在日后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世界多种主要语言。在黑山,《山地花环》是黑山人反抗侵略者的占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斗争的象征。
《山地花环》以诗剧的形式叙述了17世纪在门德内哥罗发生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在门德内哥罗境内铲除土耳其统治者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叛徒。如同作者自述的那样,黑山人民在抗击侵略者的艰苦斗争中,展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英勇品质:自奥斯曼帝国吞并了巴尔干各部族以后,门的内哥罗一直坚持抵抗,黑山族人民从未停止过斗争,他们甚至出没于荒山丛林,与侵略者展开游击战争。土耳其侵略者用军事力量征服不了他们,便利用宗教对门的内哥罗进行同化。于是在门的内哥罗修建了清真寺,使一部份黑山人信仰了伊斯兰教。有的人甚至背叛了自己的国度。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黑山族人民的宗教领袖达尼罗主教和绝大多数黑山族人民意识到了维护传统宗教信仰的重要性;能保持住祖传的宗教信仰,就可以保持民族的独立。黑山族人民在达尼罗主教的领导下,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浴血奋战,终于在门的内哥罗清除了所有的伊斯兰教徒,赶走了土耳其统治者,拆毁了清真寺,维护了民族独立。领导黑山族人民进行民族斗争的杰出领袖达尼罗主教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军士首领。他曾带领一支小部队,打败了数倍于已的土耳其侵略军,领导黑山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达尼罗主教的战斗誓言是:“为了我们的光荣,只要胸中还有一颗红心在跳动,就要拿起锋利的武器向那亵渎基督的凶徒进击。”他是领导黑山族人民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但是,剧本中的真正英雄,是坚持在战斗前线的民众群像,象乌克·米楚诺维奇、乌克·曼杜希奇、马尔提诺维奇兄弟等人。他们在斗争的每个关键时刻,总是团结兄弟姐妹,冲锋向前,共同决定民族的命运,始终把握着祖国的前途。诗剧赞扬他们坚决的斗争精神,歌颂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不怕抛头颅,洒热血,甚至英勇献身的精神。这部诗剧以黑山族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争为史实,歌颂了黑山族人民勇猛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斥责了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揭露了认贼作父的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说明了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只有斗争才有民族的独立和祖国的完整的客观真理。
《山地花环》以一系列独白和对话组成,各场之间穿插有科罗歌舞。语言凝炼,慷慨激昂,歌舞如战鼓,激越奋进,有些场面虽然表现的是黑山人的生活、习俗、思想与性格,但始终与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在一起,突出地表现了诗剧的人民性和乐观主义战斗精神。 从诗剧的主题来看,它所反映的是一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斗争的对象是野蛮成性、贪得无厌的封建帝国及认贼作父,叛国叛教的民族败类。这场斗争反抗了它们对于民族的残暴压迫及对人民的凶残掠夺。诗剧的爱国主义在此体现的尤为鲜明突出。这篇记载了不朽民族魂的壮阔史诗,真实地反应了黑山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她和她的作者一起,组成了黑山的国家精神,并且依旧影响着黑山的后世文化。
4 有用 Berlinka 2020-06-13 11:25:09
黑山人有自己的荷马,比莎士比亚单纯,正因如此,那不悔改的天真,会遭遇现代世界早衰的嘲笑。但英雄居然是哈姆雷特式的英雄,叩问的是宇宙:为何个体总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抉择? 关于永恒的复仇的决心,以及血腥背后所埋藏的黑山人从原始社会直接承继而来的气概。在那个血腥的圣诞夜前夕,在清亮的月夜下,黑山人在篝火边弹着古斯里琴,跳着科罗舞蹈, 炙子上正在翻转羊肉,女人为男人的火枪里装子弹,孩子正在接受射击和舞蹈... 黑山人有自己的荷马,比莎士比亚单纯,正因如此,那不悔改的天真,会遭遇现代世界早衰的嘲笑。但英雄居然是哈姆雷特式的英雄,叩问的是宇宙:为何个体总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抉择? 关于永恒的复仇的决心,以及血腥背后所埋藏的黑山人从原始社会直接承继而来的气概。在那个血腥的圣诞夜前夕,在清亮的月夜下,黑山人在篝火边弹着古斯里琴,跳着科罗舞蹈, 炙子上正在翻转羊肉,女人为男人的火枪里装子弹,孩子正在接受射击和舞蹈的训练,而英俊沉默的男人们登上洛夫琴山,背靠山腰,孤独地朝天空放枪,数着回声。 有些故事已经无法为现代孱弱的读者理解,那种古典的野蛮和决心是雄鹰的心,不会喜欢田野上弥漫的尘沙,雄鹰只是喜爱多岩的峭壁悬崖,风驰电掣,长空而下,要么死亡,要么自由。 (展开)
1 有用 平大相国清盛公 2022-05-04 03:50:56
民族记忆的滥觞。我一直在想,涅果什这样的鼓吹和始作俑者真的有错吗?他为了自己的民族奋斗,也是那个年代很普遍的情况,总归要有先行者。但是塞尔维亚实在是个无力左右自身命运的悲剧,实际上匈牙利也是。
1 有用 本能寺消防栓 2024-02-11 17:15:20 山东
神圣暴力初识,回声犹在。斯拉夫记忆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