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说实话,很空泛,没啥料...但毕竟是当事人记当时事,还是有点史料价值...
第十三章“社会史论战”尤为可观。
可以算作一种被湮没的对于新文学的叙述?恩,算是吧。
有些时候,想了解大概却又不想过多地翻阅原典——那么,这样的著作,应该就是首选。//本书1934年初版,是较早对新文化运动的系统研究,见解基本持平,出版初期颇有影响,后来却长期受到学界忽视。
当年正在做关于54的本科论文。。。
冲着很有同感的那段封皮语录而开读。 语言平实近人,内容则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今日的某种镜像。
社会史的论战+罗志田的点评
关于社会史论战的那一章不错
权作一个事件与内容的梳理
做论文的时候看过,作者写的时候异常年轻~挺有见地的一本书
很好 很客观地总结了那一时期的各路思想
简单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小册子,大一时候看的。
【补mark】罗志田老师推荐的,思路很清晰~
作为史料来读呢
入门。本书1934年初版,是较早对新文化运动的系统研究,见解基本持平,出版初期颇有影响,后来却长期受到学界忽视。作者以清晰的条理、客观的态度探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文化态势,对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运动、实验主义思潮、疑古思潮、国故整理运动、马克思唯物辩证思想、人生观论战、东西文化的论战、社会史论战等重要思想运动,做了审慎精到的研究,对今人认识和研究新文化运动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2022069。
可以说我对新文化运动了解不足的地方这本书上篇和下篇最后一章都提到了,还是学到很多的,但是我很想看的关于复古批判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详细的阐述这到底是为什么...
罗志田强调过的一本书。前半部分有些单调,最后写道的“中国总逃不出‘模仿’的工作。例如张君劢不过想做中国的柏格森,胡适不过想做中国的杜威……”道出了中国近代思想界随西而动,以西方观念为武器相互竞争的特点。
要言不烦,相对公允评价新文化运动来龙去脉。到结尾“社会史论战”一章尤见功力。
稍有些详略失当,关于社会学争论的部分太多,新旧文学之争着墨太少。整体不失为了解新文化运动概况的便捷纲领。
> 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
1 有用 恪彥 2012-05-19 21:29:36
说实话,很空泛,没啥料...但毕竟是当事人记当时事,还是有点史料价值...
1 有用 丁萌 2008-08-16 22:49:45
第十三章“社会史论战”尤为可观。
1 有用 笨雅明 2011-06-01 20:20:13
可以算作一种被湮没的对于新文学的叙述?恩,算是吧。
0 有用 过客 2012-05-18 18:03:47
有些时候,想了解大概却又不想过多地翻阅原典——那么,这样的著作,应该就是首选。//本书1934年初版,是较早对新文化运动的系统研究,见解基本持平,出版初期颇有影响,后来却长期受到学界忽视。
0 有用 月冷 2012-12-03 22:14:05
当年正在做关于54的本科论文。。。
0 有用 堅定de錫兵 2008-07-14 09:43:30
冲着很有同感的那段封皮语录而开读。 语言平实近人,内容则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今日的某种镜像。
0 有用 黄朿 2009-11-08 21:18:28
社会史的论战+罗志田的点评
0 有用 钟芳元 2009-10-31 05:18:25
关于社会史论战的那一章不错
0 有用 奇诺 2014-12-22 16:46:30
权作一个事件与内容的梳理
0 有用 Heureusement 2010-07-08 15:07:15
做论文的时候看过,作者写的时候异常年轻~挺有见地的一本书
0 有用 和利朗 2010-07-06 19:02:38
很好 很客观地总结了那一时期的各路思想
0 有用 告根硕 2014-12-25 08:31:59
简单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小册子,大一时候看的。
0 有用 阅湖 2014-02-04 23:14:44
【补mark】罗志田老师推荐的,思路很清晰~
0 有用 一个坏蛋 2021-12-01 23:52:51
作为史料来读呢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2-08-06 10:51:19
入门。本书1934年初版,是较早对新文化运动的系统研究,见解基本持平,出版初期颇有影响,后来却长期受到学界忽视。作者以清晰的条理、客观的态度探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文化态势,对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运动、实验主义思潮、疑古思潮、国故整理运动、马克思唯物辩证思想、人生观论战、东西文化的论战、社会史论战等重要思想运动,做了审慎精到的研究,对今人认识和研究新文化运动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0 有用 的人 2022-11-08 17:43:06 四川
2022069。
0 有用 SoccerObsidian 2022-10-13 11:58:18 北京
可以说我对新文化运动了解不足的地方这本书上篇和下篇最后一章都提到了,还是学到很多的,但是我很想看的关于复古批判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详细的阐述这到底是为什么...
0 有用 曼联哈哈哈 2018-08-19 13:59:58
罗志田强调过的一本书。前半部分有些单调,最后写道的“中国总逃不出‘模仿’的工作。例如张君劢不过想做中国的柏格森,胡适不过想做中国的杜威……”道出了中国近代思想界随西而动,以西方观念为武器相互竞争的特点。
0 有用 我醉欲眠 2017-07-26 17:17:18
要言不烦,相对公允评价新文化运动来龙去脉。到结尾“社会史论战”一章尤见功力。
0 有用 JoyToday 2019-09-24 21:43:18
稍有些详略失当,关于社会学争论的部分太多,新旧文学之争着墨太少。整体不失为了解新文化运动概况的便捷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