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荒原狼是我读黑塞共情最深的一本,他自认的病态我完全能懂。
一如既往的黑塞的晦涩风格,加上狂人一般的手稿,更是不那么好读。 看完终篇,我觉得自己明白了,却又好像不够明白。哲学的意味太深,而我太肤浅。 最大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程度是荒原狼,企图简单定义自己,却又不希望完全困于定义,可惜终不能逃脱牢笼,在其中无限循环…… 幻境中的人格不断拉扯,究竟谁会更懂得生活的幽默?
在一众诺奖作家里,我最喜欢的是黑塞。在黑塞的一众作品中,我最喜欢《荒原狼》,当然我没有荒原狼那么孤单,那么分裂。但有些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一只荒原狼。这版译本太棒了,远比上海译文那版流畅,用词也更讲究,更符合主人公的语境。
我们的身体里究竟有几个灵魂? 我们是无数灵魂的物质集合体,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实际是在描述一群各不相同的灵魂,他们斗争又相爱,相似又彻底不同。 这本书是本好书,但我应该不会再读第二遍,心理生理上都非常不适,我觉得自己就是哈里,我的死亡就是我的自由,我的自由也是我的死亡。 我仍旧会喜欢严肃文学和艺术,鄙夷浮世下的短视频风潮和消费主义,这是我的自由,而我爱我的自由。
表面是指向个人的精神危机,实质是对民族和社会文化的整体反思。在二战之后,这个领域已经转交给细分的人文学科,文学不必也不适合肩负这个命题了。黑塞在二战后好像也没再写过小说。不过经典本身会超越它的时代,因为对人性的深入而永不过时。
有点现代浮士德的意思。开篇第一章设置的互文情节非常吸引我,之后就有点唠叨。真正的荒原狼应该比浮士德更复杂,一颗心里装得下无数个灵魂,所以人物后来会这么矛盾,不断走过一扇扇门。跳舞和狂欢的场面,黑塞写得像性描写。小说快结束时有一个特别美好的情节,五十岁的男主回到青少年时期,改变了当初的行动,和那时候错过的女孩在一起了,“错误得到了更正”。认识新女友,学跳舞,回到过去,这些都发展了他自身未曾充分发展的部分,原本狭隘、有限的人生也得到扩展。永恒时间,无限可能,无尽的欲望和可能性,但愿好梦不用醒。
已经算不清是第三遍还是第四遍读了,不太喜欢这种夸大痛苦、笨重的观点冲击的文笔了,但它曾经刷新了我对死亡的认识,对孤独,对痛苦,之后应该不会再读了。
第一次读黑塞,被他巨大而澎湃的痛苦求生欲激荡内心,荒原狼有狼性,人有人性,可当两者共存时便是毁灭与新生的死循环,被时刻窥视的灵魂,蠢蠢欲动的与现实决裂的心,维持表面的泰然自若四平八稳的生活,背地已经在地狱自我折磨一万遍,哲学意味的自白书,几位富有魅力女人登场让故事更加精彩,一股偏要偏不的固执劲,魔法剧院秀,让人身临其境体验濒死快感,走一趟和无聊人间当场和解。
一本神书,值得多刷,翻译也很流畅。知识分子的毛病还是在于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我这样告诉Herr程: 可能深度来讲确实不够,但是这本书为我提供的长久以来的疑惑的一种解决思路,对我来讲就是一本击中灵魂的好书了 或者说年岁尚浅,容易迷醉于这种被踩到尾巴跳将起来的震慑感 “心中激荡,如我自己伤口流出的血和呼喊,脑子嗡嗡直响,几欲泪流” 我第一次 寒毛直竖 震悚到这个地步 那么还是再说一遍 “如果年轻十岁,我会无条件地热爱这本书。但正是因为被人间烟火多熏染了十年,外加被某只荒原狼的爪子挠过,就看到两重人格之间的那条裂隙,是地狱而非天堂。” 于是至少真庆幸我在年轻十岁的时候看它:) 就等网购到货啦#呲牙
前半本就像磕完药写的,后半本是边嗑药边写的。有种无尽的绝望,有种纵欲的快感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鬼…
不如跳出以往的舒适概念,感受人生百态!
知道为什么给我推荐这本书了,在荒原狼身上看到了自己和朋友们的身影,被人和狼和其他无数形象特色的人格分裂开的虚无主义者,他们努力入世却又不知如何入世,若碰不到自己的“赫米娜”,仿佛见不到光明一般继续忍受痛楚活下去(或者孤独地死亡)。太对味儿了,或许十几年后,我便是他。 可能没有彻底理解,需要重读,顺便体会不同译文。
这本书道出了我活着的前提,生命的假设
有些段落非常精彩。看完结局后,我反倒有很多疑惑,感觉最后的归宿不是犬儒就是虚无......
对当今这个简单、舒适,很容易心满意足的世界来说,你的要求太高,你渴求的东西太多了。
“人”并非创造物,而是精神的要求,是一段遥远的、既令人神往又让人害怕的路程
“狂人的剧院”
> 荒原狼
34 有用 KD6-9.29 2021-03-12 15:02:02
荒原狼是我读黑塞共情最深的一本,他自认的病态我完全能懂。
21 有用 王小一 2020-01-02 17:46:35
一如既往的黑塞的晦涩风格,加上狂人一般的手稿,更是不那么好读。 看完终篇,我觉得自己明白了,却又好像不够明白。哲学的意味太深,而我太肤浅。 最大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程度是荒原狼,企图简单定义自己,却又不希望完全困于定义,可惜终不能逃脱牢笼,在其中无限循环…… 幻境中的人格不断拉扯,究竟谁会更懂得生活的幽默?
25 有用 希鲁鲁克的儿纸 2019-06-17 17:01:38
在一众诺奖作家里,我最喜欢的是黑塞。在黑塞的一众作品中,我最喜欢《荒原狼》,当然我没有荒原狼那么孤单,那么分裂。但有些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一只荒原狼。这版译本太棒了,远比上海译文那版流畅,用词也更讲究,更符合主人公的语境。
2 有用 www 2021-10-28 19:26:37
我们的身体里究竟有几个灵魂? 我们是无数灵魂的物质集合体,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实际是在描述一群各不相同的灵魂,他们斗争又相爱,相似又彻底不同。 这本书是本好书,但我应该不会再读第二遍,心理生理上都非常不适,我觉得自己就是哈里,我的死亡就是我的自由,我的自由也是我的死亡。 我仍旧会喜欢严肃文学和艺术,鄙夷浮世下的短视频风潮和消费主义,这是我的自由,而我爱我的自由。
1 有用 胡安焉 2022-12-18 07:07:46 四川
表面是指向个人的精神危机,实质是对民族和社会文化的整体反思。在二战之后,这个领域已经转交给细分的人文学科,文学不必也不适合肩负这个命题了。黑塞在二战后好像也没再写过小说。不过经典本身会超越它的时代,因为对人性的深入而永不过时。
1 有用 叙拉古的脑子 2023-04-04 20:38:20 河北
有点现代浮士德的意思。开篇第一章设置的互文情节非常吸引我,之后就有点唠叨。真正的荒原狼应该比浮士德更复杂,一颗心里装得下无数个灵魂,所以人物后来会这么矛盾,不断走过一扇扇门。跳舞和狂欢的场面,黑塞写得像性描写。小说快结束时有一个特别美好的情节,五十岁的男主回到青少年时期,改变了当初的行动,和那时候错过的女孩在一起了,“错误得到了更正”。认识新女友,学跳舞,回到过去,这些都发展了他自身未曾充分发展的部分,原本狭隘、有限的人生也得到扩展。永恒时间,无限可能,无尽的欲望和可能性,但愿好梦不用醒。
0 有用 Redharrahan 2020-08-19 11:34:27
1 有用 落单面条 2020-05-21 00:49:14
已经算不清是第三遍还是第四遍读了,不太喜欢这种夸大痛苦、笨重的观点冲击的文笔了,但它曾经刷新了我对死亡的认识,对孤独,对痛苦,之后应该不会再读了。
1 有用 四火火火火 2021-04-07 23:34:13
第一次读黑塞,被他巨大而澎湃的痛苦求生欲激荡内心,荒原狼有狼性,人有人性,可当两者共存时便是毁灭与新生的死循环,被时刻窥视的灵魂,蠢蠢欲动的与现实决裂的心,维持表面的泰然自若四平八稳的生活,背地已经在地狱自我折磨一万遍,哲学意味的自白书,几位富有魅力女人登场让故事更加精彩,一股偏要偏不的固执劲,魔法剧院秀,让人身临其境体验濒死快感,走一趟和无聊人间当场和解。
5 有用 Qian 2021-09-25 16:44:45
一本神书,值得多刷,翻译也很流畅。知识分子的毛病还是在于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2 有用 聊胜于无 2021-10-04 16:54:55
我这样告诉Herr程: 可能深度来讲确实不够,但是这本书为我提供的长久以来的疑惑的一种解决思路,对我来讲就是一本击中灵魂的好书了 或者说年岁尚浅,容易迷醉于这种被踩到尾巴跳将起来的震慑感 “心中激荡,如我自己伤口流出的血和呼喊,脑子嗡嗡直响,几欲泪流” 我第一次 寒毛直竖 震悚到这个地步 那么还是再说一遍 “如果年轻十岁,我会无条件地热爱这本书。但正是因为被人间烟火多熏染了十年,外加被某只荒原狼的爪子挠过,就看到两重人格之间的那条裂隙,是地狱而非天堂。” 于是至少真庆幸我在年轻十岁的时候看它:) 就等网购到货啦#呲牙
9 有用 تتتتتتت 2020-08-07 15:40:52
前半本就像磕完药写的,后半本是边嗑药边写的。有种无尽的绝望,有种纵欲的快感
6 有用 又要改名 2020-03-30 21:49:47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鬼…
0 有用 Zw 2019-06-14 20:38:16
不如跳出以往的舒适概念,感受人生百态!
1 有用 铷 2022-04-05 17:49:11
知道为什么给我推荐这本书了,在荒原狼身上看到了自己和朋友们的身影,被人和狼和其他无数形象特色的人格分裂开的虚无主义者,他们努力入世却又不知如何入世,若碰不到自己的“赫米娜”,仿佛见不到光明一般继续忍受痛楚活下去(或者孤独地死亡)。太对味儿了,或许十几年后,我便是他。 可能没有彻底理解,需要重读,顺便体会不同译文。
0 有用 旅美野人momo 2022-04-04 20:59:21
这本书道出了我活着的前提,生命的假设
5 有用 illion洋 2022-03-31 13:39:30
有些段落非常精彩。看完结局后,我反倒有很多疑惑,感觉最后的归宿不是犬儒就是虚无......
2 有用 Rutanima 2022-03-23 22:33:01
对当今这个简单、舒适,很容易心满意足的世界来说,你的要求太高,你渴求的东西太多了。
1 有用 涅朵奇卡 2022-03-22 21:57:44
“人”并非创造物,而是精神的要求,是一段遥远的、既令人神往又让人害怕的路程
0 有用 14 2022-03-20 11:25:04
“狂人的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