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厚实的现实主义。在县图书馆看了好几天。 各个情节、各层人物,聚笼在一个核心下:对世间不公平现状的反思,对上层官僚假正义之名草菅人命的诘问与讽刺。我看到了权力的可怕,下层人民面对权力的无助和掌权者对他人苦难的漠视。 主角涅赫柳多夫大抵是托翁自身的写照,他的挣扎中透出老托面对现实的无奈和迷惘。虽然结尾作者给出了一个解答,但怎么看都显得天真,尤其是与前面那沉重的人间苦难对照,越发像纸糊的,只怕老托自己都不能信服。这结尾让我们看到作者的犹豫、无奈,甚至流露出一丝软弱和摇摆。
好书好书!这版翻译挺不错的,故事也比想象中流畅。本来被这本书的厚度吓住了,但一但读起来还是很轻松的。作者用一个简单的冤案对法律的公正以及政府的腐败进行了思考和抨击。涅赫柳多夫年轻时保有的善良的品质逐渐被贵族生活所磨灭。那些在他看来是正确的事反而被嘲笑。直到作为陪审员再次遇到卡秋莎,并由于失误错将案件判为有罪(第一部分),才唤醒了他的良知,并对所谓的法律和公正进行了思考,并想尽办法弥补(第二部分)。最终卡秋莎得以减刑,但最终没有接受聂赫柳多夫的求婚(第三部分)。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已经开始借人物之口直接批判当时的社会,这就是文学最有力量的部分。
托尔斯泰是在正确和极端游离的人。
托翁最后一部长篇,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一个简单的剧情,居然揭露了人性的黑暗,批判了现代一切国家、宗教、社会、经济制度。涅赫柳多夫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正是内心良知的复活之路。
各式人物可怜碌碌,唯有个人得救赎,走出了社会,走向了自己,直到复活。 本书中圈禁了一整个极端时代的灵魂,也隐匿着托翁年迈无力的泪水。如果你不包含爱人的精神,单单只靠体制就能摆脱你良心的谴责吗?多么可怕的从众心理,拖翁显然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人类是大恶,个人为小恶。结尾太过于理想了,放佛异星球的人满含无私智慧,在人间非暴力不抵抗怎么行呢?喜欢卡斯洛娃,破碎美,从始至终的无私良善。但愿我的青春千万不要随着聂赫留朵夫黯然落幕。 今日方知托翁苦,靠人怎能得救? 20251108后补录,愚妄人总是无知悖逆的。 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 么意思呢?”他说神国的奥 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 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 也听不明。
一些对所谓的上层阶级的批判写得挺好,但是聂赫留朵夫本人其实也只是一个略有自傲,难以摆脱自身阶级的普通人而已,明明之前分土地给农民的时候看见农民并没有那么开心还不爽来着,后面回忆起来就变成看见他们开心自己也开心了。前面大批宗教的无用,就连主人公顿悟前那个英国人在监狱里发福音书也只是完成任务而已,他却又真的信回上帝,重新拥抱宗教起来。最后还有关于卡秋莎的,其实描写卡秋莎心里到底怎么想的片段比起写聂的实在很少,但我觉得卡秋莎最后确实是因为喜欢西蒙松才决定跟他结合的吧,聂一边觉得与卡秋莎结婚是自己应负的责任,一边又不愿卡秋莎爱上别人失去她的爱,还挺好笑的。
读前半部分,就是聂赫留朵夫醒悟后开始做各种努力,还觉得挺有意思, 后一半真得感觉没啥意思了,草草看完
名著。社会,阶层,救赎,复活。
灵魂的洗礼
> 复活(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0 有用 Tênghsin 2023-02-22 15:25:54 陕西
厚实的现实主义。在县图书馆看了好几天。 各个情节、各层人物,聚笼在一个核心下:对世间不公平现状的反思,对上层官僚假正义之名草菅人命的诘问与讽刺。我看到了权力的可怕,下层人民面对权力的无助和掌权者对他人苦难的漠视。 主角涅赫柳多夫大抵是托翁自身的写照,他的挣扎中透出老托面对现实的无奈和迷惘。虽然结尾作者给出了一个解答,但怎么看都显得天真,尤其是与前面那沉重的人间苦难对照,越发像纸糊的,只怕老托自己都不能信服。这结尾让我们看到作者的犹豫、无奈,甚至流露出一丝软弱和摇摆。
0 有用 阁叶 2023-09-03 22:36:25 北京
好书好书!这版翻译挺不错的,故事也比想象中流畅。本来被这本书的厚度吓住了,但一但读起来还是很轻松的。作者用一个简单的冤案对法律的公正以及政府的腐败进行了思考和抨击。涅赫柳多夫年轻时保有的善良的品质逐渐被贵族生活所磨灭。那些在他看来是正确的事反而被嘲笑。直到作为陪审员再次遇到卡秋莎,并由于失误错将案件判为有罪(第一部分),才唤醒了他的良知,并对所谓的法律和公正进行了思考,并想尽办法弥补(第二部分)。最终卡秋莎得以减刑,但最终没有接受聂赫柳多夫的求婚(第三部分)。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已经开始借人物之口直接批判当时的社会,这就是文学最有力量的部分。
0 有用 我想怎样就怎样 2021-01-04 17:05:20
托尔斯泰是在正确和极端游离的人。
0 有用 沉醉梦境 2024-06-10 05:28:48 江西
托翁最后一部长篇,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一个简单的剧情,居然揭露了人性的黑暗,批判了现代一切国家、宗教、社会、经济制度。涅赫柳多夫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正是内心良知的复活之路。
0 有用 Cadis 2023-07-16 21:59:45 江苏
各式人物可怜碌碌,唯有个人得救赎,走出了社会,走向了自己,直到复活。 本书中圈禁了一整个极端时代的灵魂,也隐匿着托翁年迈无力的泪水。如果你不包含爱人的精神,单单只靠体制就能摆脱你良心的谴责吗?多么可怕的从众心理,拖翁显然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人类是大恶,个人为小恶。结尾太过于理想了,放佛异星球的人满含无私智慧,在人间非暴力不抵抗怎么行呢?喜欢卡斯洛娃,破碎美,从始至终的无私良善。但愿我的青春千万不要随着聂赫留朵夫黯然落幕。 今日方知托翁苦,靠人怎能得救? 20251108后补录,愚妄人总是无知悖逆的。 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 么意思呢?”他说神国的奥 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 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 也听不明。
0 有用 代号知更鸟 2024-04-14 10:25:12 广东
一些对所谓的上层阶级的批判写得挺好,但是聂赫留朵夫本人其实也只是一个略有自傲,难以摆脱自身阶级的普通人而已,明明之前分土地给农民的时候看见农民并没有那么开心还不爽来着,后面回忆起来就变成看见他们开心自己也开心了。前面大批宗教的无用,就连主人公顿悟前那个英国人在监狱里发福音书也只是完成任务而已,他却又真的信回上帝,重新拥抱宗教起来。最后还有关于卡秋莎的,其实描写卡秋莎心里到底怎么想的片段比起写聂的实在很少,但我觉得卡秋莎最后确实是因为喜欢西蒙松才决定跟他结合的吧,聂一边觉得与卡秋莎结婚是自己应负的责任,一边又不愿卡秋莎爱上别人失去她的爱,还挺好笑的。
1 有用 微醺辛芷蕾🍾 2022-10-24 20:00:28 黑龙江
读前半部分,就是聂赫留朵夫醒悟后开始做各种努力,还觉得挺有意思, 后一半真得感觉没啥意思了,草草看完
0 有用 YuanForANN 2022-11-11 01:43:08 重庆
名著。社会,阶层,救赎,复活。
0 有用 洋洋 2022-10-10 00:37:25 云南
灵魂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