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35年上海容光书局初版,鲁迅作序。作品描写20年代初期到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附近乡村贫苦农民的苦难生活。既写出了一部分农民的愚昧,以及他们凭着本能的求生欲望在死亡线上的盲目挣扎,也以高昂的笔调写出了日军入侵后人民的觉醒和他们为求生存而进行的英勇抗争。文笔简约,在叙事和写景上有所创新;描写细腻,风格明丽。
作者简介 · · · · · ·
萧红(1911-1942),中国女作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1930年因反抗封建家庭出走,流浪各地。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与萧军合出小说、散文集《跋涉》。次年到上海在鲁迅帮助下发表《生死场》等小说,描写东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抗日斗争。文笔细腻,抒情色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病逝。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篇小说《马伯乐》,小说、散文集《牛车上》等。
生死场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生死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4 条 )



生的痛苦,死的艰难——读《生死场》有感
近日,读了小红的《生死场》,感触颇深。小说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乡村一个偏避村庄的故事。在这里,农民夜以继日的干活却仍过不上好日子。其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地主无情剥削压迫农民的批判,对农民软弱和奴性的批判,对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禁锢的批判,对日本...
(展开)


女性身体写作角度看《生死场》
萧红的《生死场》写在“九一八”时期,常被誉为国家民族文学之代表,而在当下的环境,当我们带着女性意识重读《生死场》,就会发现其文本所蕴含的更深刻的探讨空间。 我们们试着不把《生死场》局限为民族兴旺的一则寓言来理解,避开这种视角,你就会发现这部作品更大的意向空间...
(展开)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8.2分 19856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9月)8.1分 707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8.4分 450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7.9分 18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世纪中文经典小说200部 (东方快车)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暑期書賬 (嘉多利沒有花)
- 老家的书 (三皮)
- 百年萧红专辑 (进击中的七小鬼)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生死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Yana 2015-02-02 20:16:19
读的是kindle的版本,还是上高中的时候读过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的作品,包括张爱玲、丁玲、冰心、萧红等等一些,因为这些人的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的内心和深入骨髓的性格。今年再读生死场是因为看了萧红的传记类电影《黄金时代》所以又重读她的作品,一个女人细致入微生活的描述,活生生的反映了那个时代小村庄在历史大背景下的悲天悯人的生活,在朴实的词汇里,真真的感受那些人和事,读起来却伤心难耐。喜欢这种不华丽不堆... 读的是kindle的版本,还是上高中的时候读过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的作品,包括张爱玲、丁玲、冰心、萧红等等一些,因为这些人的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的内心和深入骨髓的性格。今年再读生死场是因为看了萧红的传记类电影《黄金时代》所以又重读她的作品,一个女人细致入微生活的描述,活生生的反映了那个时代小村庄在历史大背景下的悲天悯人的生活,在朴实的词汇里,真真的感受那些人和事,读起来却伤心难耐。喜欢这种不华丽不堆砌的文字。 (展开)
0 有用 Nicola Ivanez 2011-04-26 11:28:12
小姐姐写碎了。被召唤的错。
0 有用 夏阳 2010-10-30 09:25:19
现代文学不能跳过萧红,真正把生命写出来的作品是《呼兰河传》而不是《生死场》,、后者毕竟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然而爱屋及乌,鲁迅把它抬得太高了,鲁迅和萧红,我倒是不反对他们闹绯闻。
1 有用 荸荠 2010-10-09 09:35:57
呼之预出。。。
0 有用 尿滚 2015-04-10 20:29:23
字间见到的满是感叹号!
0 有用 liadhain 2022-04-10 11:28:52
亡夫,亡妻,亡子,亡国
0 有用 Elle 2022-03-24 02:18:18
@2012-01-18 19:31:59
0 有用 向花尋 2022-03-17 23:13:05
近日新聞的彈窗全指向俄烏之戰、疫情之殤,炮擊、談判,封城、防範,生死在羅生門邊上溜達徘徊,未了還不時插播些社會破防的花邊八卦。偷稅、閃婚,還有超能小矮人將茅台老總灌醉的豪邁故事⋯⋯遮羞布下頻頻走光,眾生集體下蹲朝裡窺,沒有瓜子也能笑著入睡。 回到書本,《生死場》。 蕭紅,一位差點成為『五·四』之後拯救中國文壇的奇女子,若她一直活著,大概就沒有其他女作家什麼事了。魯迅批得準⋯⋯沒有『力透紙背』這般使... 近日新聞的彈窗全指向俄烏之戰、疫情之殤,炮擊、談判,封城、防範,生死在羅生門邊上溜達徘徊,未了還不時插播些社會破防的花邊八卦。偷稅、閃婚,還有超能小矮人將茅台老總灌醉的豪邁故事⋯⋯遮羞布下頻頻走光,眾生集體下蹲朝裡窺,沒有瓜子也能笑著入睡。 回到書本,《生死場》。 蕭紅,一位差點成為『五·四』之後拯救中國文壇的奇女子,若她一直活著,大概就沒有其他女作家什麼事了。魯迅批得準⋯⋯沒有『力透紙背』這般使力的詞,根本就沒辦法將其GPS定位。 生死,就是前世的刺,伴著餘生的空瓶。 (展开)
0 有用 张利源 2021-12-28 13:59:38
2021年第57本书 对苦难与死亡的描述异常冷静、克制。文笔很工整,遣词造句都能看出作者的小心思,很适合初高中学生看。2021.10.30、12.27-12.28
0 有用 邵兵 2021-09-07 01:15:04
总有一些人在受苦,在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