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倒數第9行,則聞其謬而削之——則闢其謬而削之(前誤後正,下同)
p3倒數第5行,鄒夾——鄒奭
p76第1行,“轉圓之餘地”似當爲“轉圜之餘地”
p77,末行之“請”字似當爲“謂”字
p80第11行,雙手只捧——雙手祇捧
p94第2段第5行,挚馬勇八人——挈馬勇八人
p104倒數第6行,宗祐——宗祏
p110第11行,一輯就坐——一揖就坐
p113第3段第5行,“請留此無謂”似當爲“謂留此無謂”
p114倒數第3行,只應——祗應祗應。【祗應】1. 恭敬地伺候,照應。宋·吳自牧《夢粱錄•角觝》:「但內等子設額一百二十名,內有管押人員十將各二名,上中等各五對,下等八對,劍棒手五對,餘皆額裏額外,准備祗應。」 《水滸傳》第五八回:「客官不知,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祗應?便當去報。」《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本處有一美麗歌妓,姓周,小字月仙,柳七官人,每召至樓上歌唱祗應。」2. 指侍從。 《宣和遺事》後集:「金人遣使入城,言國主有命,於京師中,選擇十八已下女子一千五百人,充後宮祗應。」3. 猶供職。 宋·范仲淹《奏乞在京並諸道醫學教授生徒》:「取醫道精深高等者,方得入翰林院祗應。」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三》:「則或以工畫,或以能棋,各守技業,以備祗應。」(《漢語大詞典》)
p172倒數第10行,承僞襲謬——承譌襲謬
p174倒數第11行,拓皋之戰——柘皋之戰
p179第4行,湯和之於明升——湯和之於明昇(人名名從主人,不得改用垬“選用字”)
p182第9行,祭彤着折衝之略——祭彤著折衝之略
p183第10行,刺謬——剌謬
p185倒數第5行,么么——么麽
p388第5行,權借——權藉。【權藉】猶權力,權柄。 《戰國策•齊策五》:「夫權藉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榮祿既死,那拉亦耄,載湉春秋方壯,他日復辟,必有其期,而滿洲之新起柄政者,其勢力權藉或又如榮祿諸姦,則工部主事可以起復,雖內閣軍機之位,亦可以覬覦矣。」指握權柄的人。清·龔自珍《臣里》:「臣姑起其疾,畀焉勿榮,喪焉勿辱,升之九天勿喜,沈之九淵勿慍,汝之術博矣。何但取以待富貴之權藉者哉?」(《漢語大詞典》)
p405倒數第8行,勃溪——勃谿。【勃谿】亦作勃豀。吵架,爭鬥。《莊子•外物》:「室無空虛,則婦姑勃豀。」明·謝肇淛《五雜組•人部四》:「貧賤之畏婦,仰餘沫以自給也;富貴之畏婦,憚勃谿而苟安也。」李廣田《金罈子》:「兄弟鬥毆,妯娌勃谿,都與這金罈子有密切的關係。」(《漢語大詞典》)
p407第2行,苞從事朋遊闲近十年——苞從事朋遊閒近十年。【朋游】亦作「朋遊」。1. 朋友交往。《後漢書•朱穆傳論》:「朱穆見比周傷義,偏黨毀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絕交》之論。」南朝·陳·周弘讓《與徐陵薦方圓書》:「與吾朋遊,積有年歲。」2. 朋友。 唐·杜審言《贈蘇味道》詩:「輿駕還京邑,朋遊滿帝畿。」宋·曾鞏《和貢甫送元考元考不至》:「朋遊所欣附,爭欲致綢繆。」清·朱彝尊《折桂令》曲:「歸去來休,閑把君恩,說與朋游。」(《漢語大詞典》)
p411第4行,瞻朝夕之養——贍朝夕之養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