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傅斯年》的原文摘录

  • 抗战时期,就教于成都燕京大学的陈寅恪对他的研究生石泉说过一则留学时代的趣事:有一天晚上,陈寅恪走进柏林一家华侨开的饭馆,无意中和周恩来与曹谷冰等几人相遇,打过招呼,同在一桌吃饭,由于政见不同,彼此争论起来。周恩来颇为雄辩,曹氏等人都说不过他,遂恼羞成怒,放下面包,抡拳便打,顺便把陈寅恪也抡了几拳。周恩来自感力不能敌,与陈寅恪撒腿便跑,情急之中竟误入了老板娘的房间。多亏老板娘此时正在外面张罗客人的饭菜,未闹出更大的乱子。周与陈二人急忙把门关上,并用肩膀拼命抵住,任凭外面如何叫阵捶打,就是置之不理,直到曹氏等人自感无趣退走后方才出来。为此,陈寅恪曾笑着对石泉说道:“没想到他们竟把我也当做了共产党,其实我那天什么也没有讲,只听他们辩论。” 此段逸闻,陈寅恪只是躺在病床上寂寞之时,当做一个笑话偶尔说起,未有炫耀之意。几年后,当国共两党在内战炮火中彻底翻盘,共产党坐了江山,周恩来官至一国总理时,陈氏再也没有提起这件陈年旧事。其理与鲁迅的交往一样,怕被误认为“谬托知己”。不过对方似乎一直没有忘记陈氏的存在和当年结下的情谊,1954年,周恩来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在政务院所作报告,于总结时特别强调:“……要团结一切爱国分子,如陈寅恪,要考虑科学家待遇。”而当“文革”爆发,陈寅恪落难岭南之际,周恩来曾经对广州学生串联进京的造反派头目们说过“你们可请教中山大学陈寅恪先生”“陈寅恪教授是善于古为今用的学者”,继而保证陈是“爱国学者”,意在对陈给予保护。此点除了周“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外,“小而言之”,不能不说与在德国期间二人的交往有些关系--尽管在饭桌上陈氏什么也没有说。 (查看原文)
    吴 刚 1赞 2012-08-29 22:25:57
    —— 引自第41页
  • 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查看原文)
    寒水凡 2011-05-31 00:02:17
    —— 引自第1页
  • “(傅斯年)祖上傅以渐乃大清开国之后顺治朝第一位状元,后晋升为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掌宰相职。” (查看原文)
    東寫西讀 1回复 2011-06-23 15:34:49
    —— 引自第7页
  • 傅以渐这位后世子孙——傅斯年,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儒家经典,号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之后两千年来又一位‘傅圣人’只是这位现代‘圣人’与古代那位夫子不同是,傅斯年生得肥头大耳,身材魁梧,虽不是梁山泊那一帮聚众闹事者的后代,但却具有梁山好汉的相貌与血性。 (查看原文)
    東寫西讀 1回复 2011-06-23 15:36:33
    —— 引自第7页
  • 如果用最好的,最有创造性,突破性做标准,20世纪上半叶史学,国学方面的学者,能称得起大师级人物的,在我看来也就是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陈寅恪,傅斯年,陶希圣,钱穆,郭沫若,顾颉刚几个人吧 (查看原文)
    Vacuo 2011-06-28 22:33:17
    —— 引自章节:独为神舟惜大儒
  • 抗张结束后的1946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朱家骅致电赵元任,请其回国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赵元任只回了短短五个字电文“干不了!谢谢” (查看原文)
    Vacuo 2011-06-28 22:38:45
    —— 引自章节:乱世策士梦
  • 可是大多数人,都不把我当人类看待。……我打算去和他们开始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忙人。他们没时间去倾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土话。 (查看原文)
    Vacuo 2011-06-28 22:41:44
    —— 引自章节: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 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 (查看原文)
    Vacuo 2011-06-28 22:41:44
    —— 引自章节: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 “他认为当时延安的作风纯粹是专制愚民的作风,也就是反自由,反民主的作风。......(和毛)上天入地的聊开了,谈到中国的小说,他(傅)发现毛泽东对于坊间的各种小说,连低级趣味的小说在内,都看得非常之熟。毛从这些材料里去研究民众心理,去利用民众心理的弱点,所以至多不过松江一流” (查看原文)
    Vacuo 2011-06-28 22:46:04
    —— 引自章节:延安归来
  •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我以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查看原文)
    Vacuo 2011-06-28 23:07:46
    —— 引自章节:南国的冬日
  • 我绝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的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查看原文)
    九片棱角 2014-08-02 13:26:18
    —— 引自第27页
  • 20世纪上半叶史学、国学方面的我看来也就是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陈寅恪、陈等几个人吧。 ————为什么这个时代我们再无这样的大师们? (查看原文)
    像个傻子一样 2024-03-20 16:11:01
    —— 引自章节:序 独为神州惜大儒(何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