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英美诗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怎样欣赏英美诗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读诗的几点建议:第一,一首诗不能只读一遍;第二,要准备好一本字典查用;第三,诗要轻读,最好你能在心中听见字音;第四,总要注意到诗的意思;第五,练习朗读诗。 要提高对于一首诗的理解力,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来:诗中的发言者是谁?他所处的场合如何?要避免一个误解:认为发言者就是诗人。更妥当的方法是假定发言者是别人,因为即使诗人直接发言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他也经常把自己看作人类的代表。还有一个重要的...
2011-10-17 10:58:50 4人喜欢
读诗的几点建议:第一,一首诗不能只读一遍;第二,要准备好一本字典查用;第三,诗要轻读,最好你能在心中听见字音;第四,总要注意到诗的意思;第五,练习朗读诗。 要提高对于一首诗的理解力,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来:诗中的发言者是谁?他所处的场合如何?要避免一个误解:认为发言者就是诗人。更妥当的方法是假定发言者是别人,因为即使诗人直接发言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他也经常把自己看作人类的代表。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这首诗的主要的目的是什么?诗的目的可能是讲一个故事,展示一个人的性格,刻画一个印象深刻的景物,表达一种心情或感受,或向读者传达一种想法和态度。不管其目的如何,我们必须心中有数,并尽量把它明确起来。 读诗时,总要保持高度警觉性。诗的目的不是消愁解闷,而是保持头脑清醒,感觉震撼,更加生气蓬勃。 引自 如何读诗? 回应 2011-10-17 10:58:50 -
文学是为了扩大和加深我们生活的经验。理解、感官、感情、想象 意象;比喻;引证;思想(诗的价值在总经验不在说教上);语气(作者对他的题材,读者或本人所持的态度);音乐手法(字音的选择安排,重音的安排); 如何评价一首诗: 1.本诗的中心目的是什么? 即问素材的综合程度如何? 一首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诗的所有因素的共同合作与相互支持所产生的总效果;一首诗的伟大要和它的规模成正比——就是说,一首诗伟大与否取决...
2022-05-03 19:18:48
文学是为了扩大和加深我们生活的经验。理解、感官、感情、想象
意象;比喻;引证;思想(诗的价值在总经验不在说教上);语气(作者对他的题材,读者或本人所持的态度);音乐手法(字音的选择安排,重音的安排);
如何评价一首诗:
1.本诗的中心目的是什么?
即问素材的综合程度如何?
一首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诗的所有因素的共同合作与相互支持所产生的总效果;一首诗的伟大要和它的规模成正比——就是说,一首诗伟大与否取决于它所驾驭的素材是否丰富和广博
2.这一目的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完美)
没有一个的字不都服务于全诗意义,辞藻意象比喻都是清新的,不是老一套;诗的声音和意义、内容与形式没有矛盾,意象和概念都安排得很恰当。
好诗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是新的
需要注意:传统观念、情绪和感情的爱好者所喜爱的”壮志诗集“,这种下乘的诗作有三种倾向:易感的(作者为了感情而沉醉于感情中,或者他表达出大于情节所应有的感情,这种文学的目的首先在于直接诉诸感情而非真诚地、生动地传达经验。过于简单化,不忠实于人生经验的复杂性)、修辞的(内容空虚而语言光彩夺目,它们常常肤浅且陈腐,处理的都是一般题材)、说教的(一切最伟大的诗篇大都有潜移默化之功,而不露说教的痕迹)。
在易感和真实的感情之间,在雕琢的与真诚的辞藻之间,在说教韵文与说教诗之间本无明确的界限。
3.这一目的有多大重要性?(意义)
伟大的诗使读者更广阔更深邃地理解生活,理解他的同类,理解他自己。是新的知识,人类经验的本质。
回应 2022-05-03 19:18:48 -
S.M.Z (信、传、造)
无论我们怎样解释一首象征诗,这一解释还不能脱离诗中所述的事实。......象征可以给诗意增添许多度数,是诗人得心应手的工具,但那些未受过训练的人也容易马马虎虎地滥加解释。 象征的正确解释需要精心、机智和辨别能力。读者是在走钢丝,要在不偏不倚、不及与过火之间维持平衡。但如果他非得掉下来不可,那最好是由于不及,而不是由于过火。2015-08-30 23:25:32
-
“意象”一次也许更多地暗示着内心的图景,内视的东西:视觉意象是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但意象也可以传达声音、气味、滋味;或触觉的经验,如坚硬、潮湿、寒冷;或内部感觉,如饥饿、恶心;或肌肉与关节的活动与紧张。 内部感觉,想到朱岳在《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中有这么一段: 10 我认为除了外感官,眼耳鼻舌身,还有一些内感官,比如我们可以区分做梦还是现实,这种分辨,不是基于用眼睛看、耳朵听,而是一种直接的分辨。内感...
2015-07-31 19:25:23
“意象”一次也许更多地暗示着内心的图景,内视的东西:视觉意象是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但意象也可以传达声音、气味、滋味;或触觉的经验,如坚硬、潮湿、寒冷;或内部感觉,如饥饿、恶心;或肌肉与关节的活动与紧张。 引自 第四章 意象 内部感觉,想到朱岳在《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中有这么一段:
10 我认为除了外感官,眼耳鼻舌身,还有一些内感官,比如我们可以区分做梦还是现实,这种分辨,不是基于用眼睛看、耳朵听,而是一种直接的分辨。内感官和外感官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串联的系统。所有感官都在寻求令自身满足的刺激,同时也可能变得更为敏锐。我猜想,有一种专司审美的内感官,它与眼耳鼻舌身相联,又不能完全还原于它们。它确实能分辨出“美”。但我并不想把“美”设想为一种外在于时空的共相。它就蕴含于时空对象之中,由特定的内感官加以分辨。但作为一种“知识”,审美判断也是相对的,比之事实陈述,相对性更强。(应 方所 之邀而写,收入《方所 NO:25》) 引自 第四章 意象 回应 2015-07-31 19:25:23 -
下一个广泛的定义说,比喻的语言就是说话不用一般方式;有些修辞学家把这种语言分成二百五十多类。但是,对我们说,要给比喻的语言下个狭窄一点的定义:话是这么说的,但它却有另外的意思。同时,我们要研究的也不过十来类。比喻的语言时不能按表面意思去理解的。 这个比喻语言,所知很宽泛,第一次见。
2015-01-02 17:02:59
-
文学是为了扩大和加深我们生活的经验。理解、感官、感情、想象 意象;比喻;引证;思想(诗的价值在总经验不在说教上);语气(作者对他的题材,读者或本人所持的态度);音乐手法(字音的选择安排,重音的安排); 如何评价一首诗: 1.本诗的中心目的是什么? 即问素材的综合程度如何? 一首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诗的所有因素的共同合作与相互支持所产生的总效果;一首诗的伟大要和它的规模成正比——就是说,一首诗伟大与否取决...
2022-05-03 19:18:48
文学是为了扩大和加深我们生活的经验。理解、感官、感情、想象
意象;比喻;引证;思想(诗的价值在总经验不在说教上);语气(作者对他的题材,读者或本人所持的态度);音乐手法(字音的选择安排,重音的安排);
如何评价一首诗:
1.本诗的中心目的是什么?
即问素材的综合程度如何?
一首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诗的所有因素的共同合作与相互支持所产生的总效果;一首诗的伟大要和它的规模成正比——就是说,一首诗伟大与否取决于它所驾驭的素材是否丰富和广博
2.这一目的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完美)
没有一个的字不都服务于全诗意义,辞藻意象比喻都是清新的,不是老一套;诗的声音和意义、内容与形式没有矛盾,意象和概念都安排得很恰当。
好诗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是新的
需要注意:传统观念、情绪和感情的爱好者所喜爱的”壮志诗集“,这种下乘的诗作有三种倾向:易感的(作者为了感情而沉醉于感情中,或者他表达出大于情节所应有的感情,这种文学的目的首先在于直接诉诸感情而非真诚地、生动地传达经验。过于简单化,不忠实于人生经验的复杂性)、修辞的(内容空虚而语言光彩夺目,它们常常肤浅且陈腐,处理的都是一般题材)、说教的(一切最伟大的诗篇大都有潜移默化之功,而不露说教的痕迹)。
在易感和真实的感情之间,在雕琢的与真诚的辞藻之间,在说教韵文与说教诗之间本无明确的界限。
3.这一目的有多大重要性?(意义)
伟大的诗使读者更广阔更深邃地理解生活,理解他的同类,理解他自己。是新的知识,人类经验的本质。
回应 2022-05-03 19:18:48 -
S.M.Z (信、传、造)
无论我们怎样解释一首象征诗,这一解释还不能脱离诗中所述的事实。......象征可以给诗意增添许多度数,是诗人得心应手的工具,但那些未受过训练的人也容易马马虎虎地滥加解释。 象征的正确解释需要精心、机智和辨别能力。读者是在走钢丝,要在不偏不倚、不及与过火之间维持平衡。但如果他非得掉下来不可,那最好是由于不及,而不是由于过火。2015-08-30 23:25:32
-
“意象”一次也许更多地暗示着内心的图景,内视的东西:视觉意象是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但意象也可以传达声音、气味、滋味;或触觉的经验,如坚硬、潮湿、寒冷;或内部感觉,如饥饿、恶心;或肌肉与关节的活动与紧张。 内部感觉,想到朱岳在《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中有这么一段: 10 我认为除了外感官,眼耳鼻舌身,还有一些内感官,比如我们可以区分做梦还是现实,这种分辨,不是基于用眼睛看、耳朵听,而是一种直接的分辨。内感...
2015-07-31 19:25:23
“意象”一次也许更多地暗示着内心的图景,内视的东西:视觉意象是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但意象也可以传达声音、气味、滋味;或触觉的经验,如坚硬、潮湿、寒冷;或内部感觉,如饥饿、恶心;或肌肉与关节的活动与紧张。 引自 第四章 意象 内部感觉,想到朱岳在《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中有这么一段:
10 我认为除了外感官,眼耳鼻舌身,还有一些内感官,比如我们可以区分做梦还是现实,这种分辨,不是基于用眼睛看、耳朵听,而是一种直接的分辨。内感官和外感官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串联的系统。所有感官都在寻求令自身满足的刺激,同时也可能变得更为敏锐。我猜想,有一种专司审美的内感官,它与眼耳鼻舌身相联,又不能完全还原于它们。它确实能分辨出“美”。但我并不想把“美”设想为一种外在于时空的共相。它就蕴含于时空对象之中,由特定的内感官加以分辨。但作为一种“知识”,审美判断也是相对的,比之事实陈述,相对性更强。(应 方所 之邀而写,收入《方所 NO:25》) 引自 第四章 意象 回应 2015-07-31 19:25:2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Harcourt (1991)9.6分 15人读过
-
Harcourt College Pub (199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Thomson & Wadsworth (200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Heinle (200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怎样欣赏英美诗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东阶之目 2022-05-03 19:18:43
读的时候我是既佩服又沾沾自喜,好友痛击我不要把英美这一套傲慢的评价体系搬到譬如东方诗歌等其他领域去。
0 有用 Silencease 2016-04-10 14:36:42
入门十分有用,只是前面没有原文诗歌略失望
0 有用 复印机 2022-05-10 01:12:28
偶然买到的二手书,制作课件的时候曾经摘了一部分知识出来,至少解释新诗还是贴切的。
0 有用 虫臂观生 2014-08-11 12:55:36
Sound and Sense:An Introduction to Poetry
0 有用 王璞一零一 2022-05-10 00:22:31
在给学生判作业时,想起自己本科读过这本。
0 有用 复印机 2022-05-10 01:12:28
偶然买到的二手书,制作课件的时候曾经摘了一部分知识出来,至少解释新诗还是贴切的。
0 有用 王璞一零一 2022-05-10 00:22:31
在给学生判作业时,想起自己本科读过这本。
0 有用 东阶之目 2022-05-03 19:18:43
读的时候我是既佩服又沾沾自喜,好友痛击我不要把英美这一套傲慢的评价体系搬到譬如东方诗歌等其他领域去。
0 有用 不响 2020-05-02 13:13:55
后面实在无能为力
0 有用 Agony 2019-09-26 20:57:32
写得很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