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平(b.1956)
1956年出生于广州;
1976年 毕业于北大附中;
1976年-1980年 在海军东海舰队服兵役;
1980年-1984年 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并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4年-1986年 在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工作;
1986年至今在民族画报社担任图片编辑,现任采编部主任。
获奖
1992年组照《被遗忘的地方》获美国“年度照片”(POY)杂志图片故事类优等奖;
1993年获《人民摄影报》皇宫杯系列摄影大奖赛大奖。
展览出版
1995年 参加TOPIC小组5人摄影展(北京);
1996年 出版《精神病院》摄影集;
1999年参加 《二十世纪末中国实验艺术展》(美国芝加哥等地);
1999年 参加《中国当代摄影展》(美国洛杉矶);
2000年参与编辑当代中国摄影纪实大型画册《中国故事》;
2001年参与策划组织第一届“一品国际摄影节”(山东东营);
2002年 参加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
2004年 参加《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上海)
展览:1999年精神病院系列照片参加《二十世纪末中国实验艺术展》(美国芝加哥等地);
1999年精神病院系列照片参加《中国当代摄影展》(美国洛杉矶);
2000年参与策划组织第一届“一品国际摄影节”(山东东营);
2001年精神病院系列照片参加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
2004年精神病院系列照片参加《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上海)。
收藏:广东美术馆,私人收藏,华辰影像拍卖,KOLLER拍卖
作品评论:1992年作品《被遗忘的地方》(精神病院)获美国“年度照片”(POY)杂志图片故事类优等奖。有评论说:“符袁冬平的获奖,据了解是本项比赛五十年来海峡两岸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台湾 萧嘉庆
1996年出版了《精神病院——袁冬平摄影集》(中国摄影出版社)。这本书出版后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水平最高的纪实摄影集之一,在摄影界甚至美术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是“极具温暖厚实之人文气息的”作品。
——台湾艺术批评家 郭力昕
有评论指出:“袁科平遵循了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文学的一种悠久传统,他的影像当属文革之后这一传统得以恢复以来的最好范例。他的精神病人作品深受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完全不同于相似题材的其他摄影家,如玛丽·艾伦·马克和侯蒙·德巴东”。
——美国 巫鸿
0 有用 杨斯奇 2024-05-01 13:07:01 陕西
没有吕楠拍的震撼
1 有用 最后一舞 2021-01-03 18:28:49
补标。“那个裸体老妇人,她第一句话就是:我在等死呢。面对一个陌生男人,她完全没有羞耻感。她的眼神那么绝望,你感觉她就是一个等死的人。后来我转回来的时候,又看到她吃饭吃得特香,还跟我说她就爱吃肥肉。”
0 有用 Schizophrenia 2011-08-07 11:35:12
图书馆
0 有用 soy mocha 2012-09-27 00:35:57
前言不错
1 有用 路觉🐳 2023-09-30 00:30:37 广东
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88135724/?star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