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充满反思的“六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人在旅行 2008-06-02 10:55:33

充满反思的“六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人文社推出《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
“中国关注农村留守孩子报告文学作家第一人”阮梅

在四川地震还在持续的特殊氛围里,在“六一”这个属于儿童的节日里,我们大人应该做些什么呢?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注定要带上太多反思的色彩。我们在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欢乐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如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是否应该把目光投向并不快乐的孩子、农村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呢?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世纪之痛”。“5•12”大地震发生的四川,是全国打工人口数最多的省份之一,我们禁不住在想:在地震中丧生的那些无辜的孩子,有多少是农村的留守儿童?
这是由有“中国关注农村留守孩子报告文学作家第一人”之称的阮梅新作《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选择在“六一”儿童节后面世的重要原因。
二十世纪末,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留守儿童的人数激增为两千多万,而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极端案例的集中出现,更是以一种令人惊悚的方式提醒主流人群:在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转型的成本计算中,我们有可能漏算了一代农村儿童的代价。
本书共分三篇:“缺位篇”从家庭、学校、社会——这儿童赖以生存的三大环境,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缺失,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生存困境,揭示了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频发的根源。“悲情篇”则以饱蘸伤痛的泪水,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意外伤害问题、少年犯罪问题等诸侧面,以活生生的事例,给所有人以警醒——解决留守儿童生存环境问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救赎篇”则从多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所做的努力,和各界人士的建言献策及作者的思考。
作者自1979年以来,多年从事农村问题、学生问题调查研究。这次为了全面调查留守儿童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更是历时三年,跨越五大打工省份。书中通过了大量数据和事例,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和深刻的探讨,既有对纷繁复杂现状的激情陈述,也有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的理性分析,作者对千万农民之子的纯朴真情亦充溢字里行间。不失为当下一部不可多得的警世之作。可以预想,这本书的出现,一定会引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如果能由此而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影响他们的人生轨迹,则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人在旅行
2008-06-02 10:55:46 人在旅行 (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

不少报告文学作家放低自己的姿态,眼光向下,深入社会,特别重视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描写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疑点、难点问题,从中汲取创作素材和主题,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这是真正活着的文学,这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学,这是真正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学。
——李朝全(中华文苑网编辑)

赞
>

> 我来回应

> 去世纪之痛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世纪之痛(路人甲)

徐晓珂(《报告文学》编辑部主任)评价(人在旅行)

杨晓升(《北京文学》主编)评论:(人在旅行)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