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rissa N·Heinrich
出版社: Duke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Translating the Pathological Bo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出版年: 2008-2-20
页数: 222
定价: USD 22.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822341130
出版社: Duke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Translating the Pathological Bo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出版年: 2008-2-20
页数: 222
定价: USD 22.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82234113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文化) (Runtome)
- 东亚研究私人书架 (红韭不怕虫)
- 语言 翻译 现代性 (黄子)
- 身体 疾病 与美学 (莉莉莲)
- paper2 (y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7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e Afterlife of Image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月刊哈ribo.__. 2024-04-28 04:44:58 加拿大
我什么时候可以逃出老刘宇宙 累了。|这书最有意思的是从博论到出版物的转换,文学研究全面淡出,而以视觉为代表的感官研究逐渐掌控了话语
0 有用 哆啦美 2024-03-27 08:44:48 美国
pathological body!
0 有用 Chillin 2020-05-18 22:59:19
此前只是写论文翻过,这次仔细看了下。整体是一个translation的框架,从医疗史和科学史的角度,看视觉文化在pathological body和national identity生成中的作用。以传教士开始,结于鲁迅。三个章节分别讨论文本-绘画-摄影represent pathological body的个案,第四章从解剖学-文学的交叉提出anatomical aesthetics的概念,升华为... 此前只是写论文翻过,这次仔细看了下。整体是一个translation的框架,从医疗史和科学史的角度,看视觉文化在pathological body和national identity生成中的作用。以传教士开始,结于鲁迅。三个章节分别讨论文本-绘画-摄影represent pathological body的个案,第四章从解剖学-文学的交叉提出anatomical aesthetics的概念,升华为mode of representation。在时间上四章构成前后相继的晚清-五四发展史。比较喜欢本书扎实分析文本图像传播-接受中variances的艺术史考据部分,越往后写理论部分越飘。目测主要的理论灵感是Latour(和Lydia Liu) (展开)
0 有用 离净语 2015-10-04 11:23:17
挺跨学科的,叙述性很强,时代画卷想起了《屠猫记》……
0 有用 沉默之岛 2021-03-18 15:50:28
韩瑞认为东亚病夫的印象伴随着摄影和书籍的流通传播,其中掺杂了各种历史的偶然或必然性运作:afterlife没有reincarnation那样简单,它更强调了pathological body作为摹仿的主体和观看的客体,如何在中国的现代性文化想象里扮演了一个至今都游离不定的阴魂。这个阴魂贯穿了现代影像和医学史,也藏伏在鲁迅及一众五四文学中,不断被人解读。虽然我觉得,有的隐喻桑塔格早就讲过了,只不过韩... 韩瑞认为东亚病夫的印象伴随着摄影和书籍的流通传播,其中掺杂了各种历史的偶然或必然性运作:afterlife没有reincarnation那样简单,它更强调了pathological body作为摹仿的主体和观看的客体,如何在中国的现代性文化想象里扮演了一个至今都游离不定的阴魂。这个阴魂贯穿了现代影像和医学史,也藏伏在鲁迅及一众五四文学中,不断被人解读。虽然我觉得,有的隐喻桑塔格早就讲过了,只不过韩瑞把它移植到了新的文化语境中而已。最后两章有些乱和飘,可能实在也因试图为这个疾病隐喻进行文学/翻译阐释,野心太大而力有不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