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戊戌变法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Ice melon 2011-11-29 19:35:01

    谁识当年场上客,今宵在座痛无言

  • 2 早睡早起读书 2015-07-05 21:24:23

    张鸣老师的书是很好的,夹叙夹议,语言朴实至于活泼,论证严谨让人信服。读到2/3的时候我觉得变法失败是大势使然,一两个人是无力回天的,康梁犯下的这些错,能从他们的性格、身份、见识找到根源。换上一批性格、身份、见识都大相径庭的,估计还是得失败,只不过失败的细节又有所不同罢了。读到结语,看到张老师也是做此感叹,我感到欣喜之余,又开始质疑这个观点。如果当时慈禧不夺权,让光绪干下去呢?转念一想,慈禧若不恋栈权力,可能就没光绪了。话说回来,没有慈禧一直压着光绪,光绪掌握大权久了,是否仍如此开明慷慨,也是未知之数。至此,对“历史不能假设”又有了深一点的理解。//如果百日维新时,慈禧暴毙了呢?不知光绪是能将改革进行到底,还是大清立马就四分五裂了。

  • 0 傅踢踢 2012-07-26 21:12:13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里,很多面向都是要条分缕析的。这本书胜在细致,失之琐碎,看一下还是值得的。

  • 0 狂而无依 2011-04-23 17:07:04

    虽然作者想写成学术著作,但还是很难算是,语言上反而失了张鸣的魅力,不过仍值得一读。

  • 0 赖赖懒懒 2022-03-22 12:52:41

    我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特别是对西太后的偏见。她能作实际统治者那么长时间,是其他男人们高风亮节让给她的吗?她是权斗的胜利者,其他的男性失败者代替她一定比她更差。她不应该为戊戌变法的失败负责,因为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注定的,没有一点点可以成功的可能性!

  • 0 不驯的羔羊 2022-02-13 11:29:03

    通俗易懂,对历史、文化、制度的阐释又颇为深入,是很不错的通俗历史读物。现在很多人看了《走向共和》,对康有为等人很反感,张鸣给予他很大的理解和同情,我觉得很是。

  • 0 衛藤美彩 2022-01-14 04:36:57

    这本不错,但有些怀疑进化论在当时高层真的这么深入人心吗?强国会的民主运作模式第一次听说。二倍速。

  • 0 苏辛 2022-01-16 11:58:01

    以今度古,后见之“明”,洋洋自得。

  • 0 安小屋 2022-05-02 18:26:52

    改良路绝,革命军兴,后之人岂敢不诫之哉。

  • 0 一字剑臣 2022-08-19 01:08:32

    流畅易读,近代史的书里通俗性可排第一,可惜有论无据,在严谨性和可信度上差了点意思。观此人其他书的评分只能说“一般”,就当看个乐子吧

  • 0 朝花夕拾 2023-12-07 22:54:15 安徽

    总体来说还好,能较为全面地了解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的始末,其中也不乏一些真知灼见,值得推敲!相较于茅海建老师对戊戌变法的史实论证,本书侧重点在于作者主观上的论述,可以先手阅读以了解轮廓,再去读茅海建老师的书,在细节史实上得到补充和纠正,从而对戊戌变法有更全面地了解!

  • 0 陈静静 2023-01-22 09:37:52 北京

    谁识当年场上客,今宵在座痛无言。对康有为来说有悲有喜,对光绪、对中国来说却只是悲剧。西太后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真正付出代价的是整个中国

  • 0 readerzhao 2023-04-21 20:14:11 北京

    张鸣先生的确不凡。他的视角非常独特,写法也与众不同。他并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将晚清的政治结构剖分成若干层面,分析戊戌变法没能成功的原因,寓议论于叙述及分析之中,是很高明的写法,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与社会的透彻了解。

  • 0 方朴 2009-12-07 20:02:42

    枝强干弱的帝后政治二元结构或许才是晚清没落的症结所在。

  • 0 玓光姬 2020-03-19 17:07:17

    重在论述,很有思想性。虽然不是每个观点都准确,但能有自己的想法就很难得了,更何况大部分观点都新颖有见地。引用的史料不多,但作者的功底还是不错的。喜欢这样的作品,读史重在反思明鉴,而不是只写一些故事。作者文笔也很好,不仅仅是说理而已,有文学的意味。值得读。值得再读。

  • 0 林林小66 2016-11-06 15:37:06

    普及级别,谈得很浅

  • 0 知以求趣 2013-01-15 11:52:50

    康有为集启蒙者与政治家于一身 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 0 caimmy 2019-11-27 11:37:51

    张老师三观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