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真的很佩服朱生豪的翻译。该无节操无节操,该捡起来捡起来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一场大雨后读完了这部“天鹅绝唱”。此时的莎翁已经厌倦了一生中的大喜大悲,转而寄托于充满幻境的海岛叙事中,对,这有可能正是最早的孤岛模式也未可知,前后两次航行的描写也预示着大鹰帝国从《鲁滨逊》、《老水手行》到康拉德的航海小说传统就此诞生。
为什么我总觉得有种扑面而来的直男癌气息…
读莎翁的一部剧总能联想到他的其他几部剧,这部剧既可以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另一面,又可以说是《李尔王》《麦克白》和《奥赛罗》的延续。普洛斯佩罗可算是圣王李尔王和慈父勃拉班修融合吧。此剧似乎还另有深意,从最后的收场诗可见一斑。
据说是莎翁的最后一幕剧,简洁的结构,顺畅的逻辑,鲜明的人物,挑不出毛病也谈论不上喜欢。完美就显得平淡吧。
只要他已经成名,哪怕他写出了一部烂剧,也会有人抱着最崇高的敬意做各种深而莫测的诠释…而恰恰是这种诠释,使一部烂剧借着诠释者的想象力(不得不说确实出色)和剧作者的名字真正的闪闪发光起来,这实在是个颇有意思(还十分成规模)的现象,引人黠笑:-)
安东尼奥和西巴斯辛全程说相声XD
还是复仇,莎士比亚喜欢复仇。
这个其实还不错,我喜欢那个怪物奴隶,人的本性全都表现出来了。 丑也是人的本质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分子会读书还不够,还要会点魔法~~
文笔本身无甚价值,唯一值得我辈好事之徒揣摩者,仅在于剧中所提人物为何时之那不勒斯。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过这经典的台词: Be not afeard. The isle is full of noises, Sounds, and sweet airs, that give delight and hurt not……莎翁暮年的作品,果然不像哈姆雷特那样,悲得决绝,矛盾壮烈。所有的恩怨都在暴风雨后烟消云散,肮脏的人性被雨水洗刷干净,恢复纯粹。TNT剧团的改编让这部作品增加了很多原著中没有的闪光点,删减了神话部分,增加了现代元素,体验绝佳。
对照了朱先生的和梁实秋前辈的翻译,感觉文笔上朱的确实略胜一筹。更具美感。只是个别朱的翻译有时我读来也不是很领会,看一下英文原文才觉如此。梁先生的可能好理解些。读了部分英文原版,才知果然莎翁的语句之简炼、口若生花。和读译文有不一样的感受,有些英文表达翻译成中文还是不如原文简洁。好似古代的诗词著作,这就是古典简洁之美。古人深谙文字韵律之道。
其实我没怎么看懂,人物好多,魔法从何而来,又为何听命于他,他真有那么善良吗?
贝多芬于此大受启发,朝圣路上殊途同归,但是取经也得看是谁在取。
三星半。也只有语言的魅力可以感受一下了,故事一般,像个童话,暴风雨过后一切都宽恕与和解了,王子与公主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另外,反乌托邦和反殖民你们是怎么解读出来的?
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t!
回到现世,自然和人的美好
伦敦的开幕式真是猎奇又捉急。。。。
我不喜欢的剧本
> 暴风雨
36 有用 十三律提不起劲 2013-06-23 11:49:22
我真的很佩服朱生豪的翻译。该无节操无节操,该捡起来捡起来
17 有用 🌸五月雨永远🌸 2016-04-23 22:02:54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一场大雨后读完了这部“天鹅绝唱”。此时的莎翁已经厌倦了一生中的大喜大悲,转而寄托于充满幻境的海岛叙事中,对,这有可能正是最早的孤岛模式也未可知,前后两次航行的描写也预示着大鹰帝国从《鲁滨逊》、《老水手行》到康拉德的航海小说传统就此诞生。
7 有用 萌萌站起来 2015-06-01 00:09:01
为什么我总觉得有种扑面而来的直男癌气息…
5 有用 盗火者Howell 2013-09-30 15:00:39
读莎翁的一部剧总能联想到他的其他几部剧,这部剧既可以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另一面,又可以说是《李尔王》《麦克白》和《奥赛罗》的延续。普洛斯佩罗可算是圣王李尔王和慈父勃拉班修融合吧。此剧似乎还另有深意,从最后的收场诗可见一斑。
4 有用 人类学科研究员 2012-11-19 01:16:48
据说是莎翁的最后一幕剧,简洁的结构,顺畅的逻辑,鲜明的人物,挑不出毛病也谈论不上喜欢。完美就显得平淡吧。
3 有用 Ίκαρος 2019-01-22 05:39:48
只要他已经成名,哪怕他写出了一部烂剧,也会有人抱着最崇高的敬意做各种深而莫测的诠释…而恰恰是这种诠释,使一部烂剧借着诠释者的想象力(不得不说确实出色)和剧作者的名字真正的闪闪发光起来,这实在是个颇有意思(还十分成规模)的现象,引人黠笑:-)
3 有用 白金溶剂 2014-07-13 13:50:37
安东尼奥和西巴斯辛全程说相声XD
1 有用 Hana 2012-05-02 08:27:09
还是复仇,莎士比亚喜欢复仇。
1 有用 岳宋 2010-07-05 13:42:27
这个其实还不错,我喜欢那个怪物奴隶,人的本性全都表现出来了。 丑也是人的本质吧。
1 有用 凉FENG 2013-05-20 14:49:31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分子会读书还不够,还要会点魔法~~
1 有用 陈毓秀 2014-03-24 12:52:18
文笔本身无甚价值,唯一值得我辈好事之徒揣摩者,仅在于剧中所提人物为何时之那不勒斯。
2 有用 多喝盐水 2016-05-07 00:09:49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过这经典的台词: Be not afeard. The isle is full of noises, Sounds, and sweet airs, that give delight and hurt not……莎翁暮年的作品,果然不像哈姆雷特那样,悲得决绝,矛盾壮烈。所有的恩怨都在暴风雨后烟消云散,肮脏的人性被雨水洗刷干净,恢复纯粹。TNT剧团的改编让这部作品增加了很多原著中没有的闪光点,删减了神话部分,增加了现代元素,体验绝佳。
1 有用 无言 2016-01-28 14:50:40
对照了朱先生的和梁实秋前辈的翻译,感觉文笔上朱的确实略胜一筹。更具美感。只是个别朱的翻译有时我读来也不是很领会,看一下英文原文才觉如此。梁先生的可能好理解些。读了部分英文原版,才知果然莎翁的语句之简炼、口若生花。和读译文有不一样的感受,有些英文表达翻译成中文还是不如原文简洁。好似古代的诗词著作,这就是古典简洁之美。古人深谙文字韵律之道。
1 有用 闻一闻 2016-05-25 15:14:28
其实我没怎么看懂,人物好多,魔法从何而来,又为何听命于他,他真有那么善良吗?
1 有用 巴黎饮士 2016-11-05 06:36:46
贝多芬于此大受启发,朝圣路上殊途同归,但是取经也得看是谁在取。
1 有用 死神的挽歌 2020-04-15 14:45:44
三星半。也只有语言的魅力可以感受一下了,故事一般,像个童话,暴风雨过后一切都宽恕与和解了,王子与公主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另外,反乌托邦和反殖民你们是怎么解读出来的?
0 有用 石英 2016-01-21 00:48:39
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t!
2 有用 本阿弥·光悦 2014-03-04 08:44:02
回到现世,自然和人的美好
1 有用 with 2012-07-24 22:13:17
伦敦的开幕式真是猎奇又捉急。。。。
0 有用 敦云™ 2013-04-30 17:30:39
我不喜欢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