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這是一本有毒的危險書籍,能讓你眼界大開,也能使你沉淪不拔,無法自制。
蕭沆是一位奇特的作者,數十年來,全世界好幾個世代的文藝青年,在自己最私密的神聖空間裡,藉由他的眼睛,重新看待身處的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意義,或是為什麼沒有意義。
德國當代哲人史勞德代克(Sloterdijk)曾提出,評價思想家的方式之一,就是看他的思想是否能夠抵制模仿。從這一點來講,蕭沆一定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因為他就是難以被模仿,甚至以無人跟隨為榮。現代的批判大師們,海德格、沙特、阿多諾或是傅柯、德希達,都可以根據模仿者之多寡來計算其成功,而蕭沆,令所有潛在的模仿者知難而退,因為他比這些大師們都更驕傲、更詭異、更絕望。
蕭沆表現的清醒,源自於他長達七年的失眠。由於失眠者面臨的,是對存在、對自我的虛構徹底的質疑,所以比任何深思熟慮的解構都更徹底、更暴力。也就是說,如蕭沆這樣失...
這是一本有毒的危險書籍,能讓你眼界大開,也能使你沉淪不拔,無法自制。
蕭沆是一位奇特的作者,數十年來,全世界好幾個世代的文藝青年,在自己最私密的神聖空間裡,藉由他的眼睛,重新看待身處的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意義,或是為什麼沒有意義。
德國當代哲人史勞德代克(Sloterdijk)曾提出,評價思想家的方式之一,就是看他的思想是否能夠抵制模仿。從這一點來講,蕭沆一定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因為他就是難以被模仿,甚至以無人跟隨為榮。現代的批判大師們,海德格、沙特、阿多諾或是傅柯、德希達,都可以根據模仿者之多寡來計算其成功,而蕭沆,令所有潛在的模仿者知難而退,因為他比這些大師們都更驕傲、更詭異、更絕望。
蕭沆表現的清醒,源自於他長達七年的失眠。由於失眠者面臨的,是對存在、對自我的虛構徹底的質疑,所以比任何深思熟慮的解構都更徹底、更暴力。也就是說,如蕭沆這樣失眠的人一開始便具有的清醒,是一般思想者需要耗盡生命才能夠達到的。
《解體概要》便是蕭沆累積失眠的能量,爆發出來對生命的熾烈否定,也是他最為著名的得獎大作。如書名所示,這本書破壞你我所有的信念,從心靈到肉體、從宗教到哲學、從出生到終結,任何既定想法,都會在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全面解體。只有在徹底潰爛之後、只有在承認世界的絕望之後,我們才能稍稍接近生存的目的。
蕭沆在歐美思想界享有盛名,早有各國譯本,日文版更在七○年代便已問世。國內熟知的作家如蘇珊.桑塔格、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等都曾深受蕭沆影響,但可惜台灣讀者從未機會接觸到這位風格特異的文學暨思想大師。《解體概要》原本於一九四九年在法國出版,在半世紀之後,首次被翻譯成中文。
作者简介 · · · · · ·
蕭沆(Emil Cioran, 1911-1995)羅馬尼亞旅法哲人,20世紀懷疑論、虛無主義重要思想家。有羅馬尼亞語及法語創作格言、斷章體哲學著述傳世,以文辭精雅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見稱。
蕭沆屬天才早熟型、詩人氣質哲學家。入讀布加勒斯特大學期間,博覽群書,尤其深受叔本華、尼采、舍斯托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影響。21歲完成第一部作品《在絕望之巔》之後,連續數年以羅馬尼亞文撰著多部作品,文風犀利、思想獨特,令人側目。在一度留德之後,30年代後期遊學法國,並繼續母語創作。後因歐洲時政變化,滯留巴黎,遂選擇定居於此 。自4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反省自己早年親納粹唯生命論思想,後決意與自己的過去決裂,放棄母語,轉以法文從事思考寫作。1947年完成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解體概要》,幾經修改,於1949年發表,旋即獲頒獎助外國作家法文創作的里瓦羅爾(RIVAROL)獎...
蕭沆(Emil Cioran, 1911-1995)羅馬尼亞旅法哲人,20世紀懷疑論、虛無主義重要思想家。有羅馬尼亞語及法語創作格言、斷章體哲學著述傳世,以文辭精雅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見稱。
蕭沆屬天才早熟型、詩人氣質哲學家。入讀布加勒斯特大學期間,博覽群書,尤其深受叔本華、尼采、舍斯托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影響。21歲完成第一部作品《在絕望之巔》之後,連續數年以羅馬尼亞文撰著多部作品,文風犀利、思想獨特,令人側目。在一度留德之後,30年代後期遊學法國,並繼續母語創作。後因歐洲時政變化,滯留巴黎,遂選擇定居於此 。自4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反省自己早年親納粹唯生命論思想,後決意與自己的過去決裂,放棄母語,轉以法文從事思考寫作。1947年完成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解體概要》,幾經修改,於1949年發表,旋即獲頒獎助外國作家法文創作的里瓦羅爾(RIVAROL)獎。此為蕭沆一生唯一一次接受文學獎。
此後40年間,蕭沆創作多部法語哲學作品。儘管在相當時期裡,蕭沆的巴黎生活處於邊緣化的狀態,其作品也只維持在小眾範圍傳播,卻一直深受論者好評,不乏熱切擁躉。60、70年代中,德、英、日、西語譯本漸多,在彼時方興未艾的叛逆思潮中,影響深廣。而80年代以來,其人其書經美國作家、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等人介紹,則漸為大眾熟知,遂成當代西方經典。桑塔格在《激進意志的樣式》一書中便說:「蕭沆是當今思想最精細,寫作最具力量的人之一。」
蕭沆的作品圍繞對存在之虛妄與困頓的反思展開,充滿悲觀主義、懷疑主義,甚至是虛無主義論調;對人世磨難與苦痛,有極為敏銳深刻的觀察體認,因而呈現為一種極端的清醒,以致幾近凶狠的態度;而同時,其文筆旨趣之新穎考究,遣詞造句之暴戾刻毒,則構成了他特殊的行文與運思風格,備受推崇。196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詩人聖瓊‧佩斯(Saint-John Perse)曾如此形容蕭沆:「他是梵樂希之後,最偉大的法文作家之一,足令法文增輝。」
蕭沆在多年後為《解體概要》撰寫的一篇介紹文章裡,曾這樣坦白說:「我跟那些神秘論者混再久也無濟於事,在內心深處,我從來便是站在魔鬼一邊的:可因為無法跟祂的威力媲美,於是我至少盡力通過自己的無禮、尖酸、專橫與任性來使自己無愧於祂。」而旅居美國的羅馬尼亞知名作家諾爾曼‧馬內阿(Norman Manea),曾如此描述他:「他是一位傑出的反叛者,也是一位獨具懷疑精神的厭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讓我們在人類存在的虛無當中驚醒過來。」
蕭沆的主要著作有:《在絕望之巔》、《欺瞞之書》、《羅馬尼亞的變革》、《眼淚與聖徒》、《思想的黃昏》、《敗者的祈禱》(以上皆為羅馬尼亞文)、《解體概要》、《苦澀三段論》、《存在之誘惑》、《歷史與烏托邦》、《墜入時間》、《惡質造物主》、《誕生之不便》、《撕裂》、《讚賞練習》、《供詞與詛咒》、《蕭沆作品集》、《筆記1957-1972》(以上為皆以法文寫作)。
1995年於巴黎辭世。
解體概要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解體概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读书难免不自觉地以为是缘分
> 更多书评 34篇
-
蹲坑七十二小时 (different toilet same shit)
-
蹲坑七十二小时 (different toilet same shit)
生在一座牢狱中,我们的肩膀和思想上满是重荷,若不是能够有个了结的可能,激励我们在隔天重新开始,也许我们连一天都熬不过去......这世上的铁链和令人窒息的空气,除了自杀的自由以外,拿走了我们的一切:而这种自由赋予我们一种如此的力量和骄傲,使我们可以战胜压制着我们的力量。 对自己有绝对的处置权,能够拒斥自我,有什么天赋比这更为神秘?自杀的可能给我们的安慰,把这令我们窒息的地方扩大成了一片无限的空间。摧毁...2012-12-27 03:05 1人喜欢
生在一座牢狱中,我们的肩膀和思想上满是重荷,若不是能够有个了结的可能,激励我们在隔天重新开始,也许我们连一天都熬不过去......这世上的铁链和令人窒息的空气,除了自杀的自由以外,拿走了我们的一切:而这种自由赋予我们一种如此的力量和骄傲,使我们可以战胜压制着我们的力量。 对自己有绝对的处置权,能够拒斥自我,有什么天赋比这更为神秘?自杀的可能给我们的安慰,把这令我们窒息的地方扩大成了一片无限的空间。摧毁自我的念头、众多的解决办法、其轻而易举且一蹴可几都令我们欣喜又让我们害怕;因为没有什么比决定自我的举动来得更为简单、更为恐怖。就那么一瞬间,便取消了所有的瞬间;恐怕连上帝也做不到这一点。可是,我们这群嗜好吹牛的魑魅,却不断地推迟我们的结局;在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能放弃行使我们的自由?...... 一个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取消自己,没有需要过绳索、子弹、毒药或大海的帮助的人,只是个奴性的囚徒,或是宇宙腐尸上蠕动的一条蛆。这个世界可以抢走我们的一切,可以禁止我们一切,可是没有谁能够阻止我们消灭自我。所有的工具都在帮助我们,而我们自己的深渊也都在向我们发出邀请;可是全部的本能却都在反对。这组矛盾,在精神中发展出了一场没有出路的冲突。当我们开始思考生命、发现其中有无限的空虚,我们的本能却已经成为了行动的向导和组成因素;它们拖滞了灵感的飞升和退出的自如。如果在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就跟在走出青少年期时一样地清醒,那很可能五岁的时候,自杀会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或是一个事关尊严的问题。然而,我们清醒得太迟了:对抗我们的是那一个个只领受过本能滋养的年头,它们只可能对我们的沉思和失望所得出的结论感到震惊。而且他们会反弹;不过,意识到了自由之后,我们对于自杀的决心更能掌控自如,而这一决心因为我们不去执行而变得益发诱人。它支撑我们捱过白天,更捱过黑夜;我们不再可怜,也不再被对手欺压:我们拥有至高的源泉。就算我们从来也不去使用它,就算我们最后是以传统的方式断了气,在我们的遗物中仍旧有一个珍宝:有什么财富能比每个人身上怀有的自杀念头更珍贵呢? 宗教禁止我们自杀,是因为宗教把这看做是一种不驯的表现,会污辱庙堂与天神。譬如奥里昂主教会议就宣布自杀是比杀人更严重的罪虐,因为杀人犯总还是可以悔过自新,而把自己的生命都拿掉了的人,却已经跨过了救赎的边界。然而自杀的行为不正是出于一种更极端的救赎的愿望吗?虚无难道就配不上永恒吗?孤独的人没有必要跟宇宙开战,他是向自己发出最后通牒;他也并不指望永远存在,因为他以一种无可比拟的行为,已经绝对地做了自己。他拒斥天地有如拒斥他自己一样。至少,他已经达到了一种那些只在未来当中寻求自由的人永远也无法得到的饱满...... 迄今为止,没有哪一家教堂、哪一个政府发明出了任何一条反对自杀的有效理由。对一个再也无法忍受生命的人,该说什么呢?谁也无法将他人的重荷担在自己的身上。辩证法又有什么力量去抗击那些无可辩驳的哀伤和千种不可抚慰的事实呢?自杀是人有别于他物的一大特征,是人的一大发现;没有那一种野兽有这个能力,而天使也只是隐约猜到了这种可能而已;若没有自杀,人类的现实势必会没那么奇特与斑斓:它将缺少一种怪异的空气与一系列致命的可能,而这些东西却有其美学价值,哪怕只是给这场悲剧添加一些新的解决方案,和另一些不同的结局。 上古的智者以自杀作为他们成熟的证据,于是创造了一门自杀的学问,而到现代人这时却已经失传了。我们的濒死于是毫无才情,既不能打造我们的终了,也不能裁定我们的永别;结局不再是我们的结局,而一种独一无二的举动所具有的优雅——本可以挽回我们平淡无奇、毫无才气的一生——但我们却也不能拥有,就如同我们不曾拥有崇高的犬儒心灵,或是一门死亡艺术古雅的气派。我们只是绝望的行尸,自得的走肉,人人都是自己的幸存者,而死只不过是完成一项无用的手续。这一切,仿佛是我们的生命只顾推迟我们可以抛弃它的那个时刻一般。
回应 2012-12-27 03:05
-
蹲坑七十二小时 (different toilet same shit)
-
蹲坑七十二小时 (different toilet same shit)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Arcade Publishing版 2012-11-13 / 14人读过
- 浙江大学出版社版 2010-9 / 2024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版 2010-5-6 / 9人读过
- GALLIMARD (ÉDITIONS)版 1977-10-04 / 3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行人出版 (藤原琉璃君)
- 病/狂 (CL)
- 邪典文艺 (恶鸟)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现当代法国思想 (Labruyèr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解體概要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elancasida 2019-07-26
全面的解體也只能保證思想的大部分正常化合,而非所有覺醒的頭腦。特權的生成從懸浮的內窺上看終究不過等於一場有關呼吸整合的批判,所謂救贖的無損也僅是徹底的破碎。耶穌與聖徒的對峙下,信仰毫無意義。我當然認可那些普世的頓悟時刻,但同時,我也選擇實踐普世的終極悲劇。
0 有用 Lotus Eater 2010-09-15
直搗赤裸現實的核心。
1 有用 Joan 2010-09-26
实话,没读懂。
2 有用 熊仔俠 2012-04-18
很值得细看,很值得研究。写得很美。
11 有用 大佑 2013-07-01
5.0 其實更多是因為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倒不是文筆的吸引。也意識到部份的自己有多不誠實面對自己,我失眠至今是第5年,極端消極如果也可以保持清醒我覺得這要比活的虛偽的愉快好很多。自認要活的快樂是件極難也極簡單的事情,人類自墮卻不敢承認,要當生命裡的赤子就要面對黑暗。不推薦那些偽善者看了,也不推薦那些對生活仍抱有期待的人看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消極的一塌糊塗,而且已經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幫助你感到快樂,那可能... 5.0 其實更多是因為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倒不是文筆的吸引。也意識到部份的自己有多不誠實面對自己,我失眠至今是第5年,極端消極如果也可以保持清醒我覺得這要比活的虛偽的愉快好很多。自認要活的快樂是件極難也極簡單的事情,人類自墮卻不敢承認,要當生命裡的赤子就要面對黑暗。不推薦那些偽善者看了,也不推薦那些對生活仍抱有期待的人看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消極的一塌糊塗,而且已經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幫助你感到快樂,那可能看了這本書對你還會對你有所幫助。 (展开)
0 有用 Melancasida 2019-07-26
全面的解體也只能保證思想的大部分正常化合,而非所有覺醒的頭腦。特權的生成從懸浮的內窺上看終究不過等於一場有關呼吸整合的批判,所謂救贖的無損也僅是徹底的破碎。耶穌與聖徒的對峙下,信仰毫無意義。我當然認可那些普世的頓悟時刻,但同時,我也選擇實踐普世的終極悲劇。
0 有用 [已注销] 2019-08-04
齐奥丧
1 有用 京极秋彦 2018-11-16
这本台版做得实在漂亮,放在床头随意翻阅不知多少遍
0 有用 abitobsessed 2018-03-21
明明我们接受的所有东西都来自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还是在拒绝这个世界。只有远离现实我们才能生活,但是我们并不能摒弃现实生活。
0 有用 cao 2016-09-08
我是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