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逆向思维投资艺术》中,尼尔先生详细阐述了盘势解读的原则,列举了如何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去分析股票的走势,为交易者详细叙述如何进行量价分析,如何理解消息面变化时成交量的变化规律,如何观察盘面真实的变化而不是交易者想象的那样。并结合人性讨论了投机交易的哲学思想,对投机交易提出了一些十分具体而实用的建议。该书出版之后,迅速成为交易中盘势解读和量价分析的参考标准,也成为当时关于这一话题*畅销的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 · · · · ·
汉弗莱·B.尼尔是现代逆向思考理论的创始人,他的《逆向思维投资艺术》是逆向投资流派的开山之作。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尼尔对群众心理、舆论宣传及人类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相反意见的行为准则。他指出当公众意见趋向一致之时,往往也是其错误形成之际,从盛行的想法与意见出发,“对新闻、评论以及困扰着我们的无数预言从相反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深思”,领先于大众感悟到趋势的变化,择机采取相反的行动。
目录 · · · · · ·
第一篇 逆向思维是有利可图的
1 “战胜股市”的探索之旅
2 逆向思维摆脱人性弱点
3 逆向思维研判经济趋势
4 股票市场的前瞻能力
5 社会狂热中的自我迷失
6 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幻觉
7 独立思考货币方面的问题
8 逆向思维的弱点
9 如何应用“逆向思维理论”
第二篇 关于逆向思维理论和逆向思维方法的随笔
10 潮起潮落的大众
11 投资者的困境
12 习惯
13 大众对通货膨胀的心理
14 看不出大众意见的时候
15 对少数派的仿效
16 请记下你的笔记
17 持有与群体相反的意见
18 “逆向思维理论”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请不要滥用它!
19 短视的思考方式
20 把马车厢驾在马前头
21 普遍不平等法则
22 宣传
23 “逆向思维理论”的再思考
24 为什么经济学家的预测经常错误
25 “什么地方是对的”比“什么地方错了” 重要
26 大众心理学和总统竞选
27 经济心理学
28 大选回顾
29 回归金本位
30 历 的反转事件
31 潮起潮落
32 学无止境
33 对变幻不定之事进行预测
34 “大众烦恼症”帮了艾森豪威尔
35 赚钱的智慧
36 为何预测越来越不靠谱
37 革命需要长远目光
38 “逆向思维理论”源自对仿效和感染的思考
39 大众意见把我们引向何方
40 “逆向思维理论”应对大众幻觉
41 先人一步
42 预测可不容易
43 “逆向思维理论”用途在哪?
44 有些古老的理论依然有效,
45 经济评论中的“中立主义”
46 学会独立思考
47 社会政治演化的推力
48 永远不要忽略人性
49 兜圈子式的思维
50 如何准确把握相反的意见
51 三种类型的“意见”:深思熟虑型、轻率型、情绪化型
52 如何塑造大众意见,
53 边读边想就是逆向思维方式
54 “逆向思维理论”和三段论法则
55 社会压力常常滋生从众
56 动量
57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反思方法
58 动机和潮流
59 抵御“深度操纵者”
60 大众催眠术
61 “股市里,大众总是错的吗?”
62 了解与度量大众意见很有难度
63 群体精神统一性定律
64 “逆向思维理论”不是预测体系,而是寻求成熟结论的思考方法
65 “为什么您认为您会思考?”
66 逆反者:不要接受命运的摆布
67 资本主义的本质:追逐利润
68 逆向思维者才有自由意志
69 经济学外推法中的谬误
70 怎样利用预测获利
71 逆向思维的真实意图
72 使您的头脑灵活起来
73 用“金钱智慧”从容获利
74 一言胜千图
75 独立深思的工具箱
76 言辞与事实
77 打预测者的脸
78 随大流容易特立独行难
79 41年里的突发事件
结束语:“他们”的奴隶
· · · · · · (收起)
1 “战胜股市”的探索之旅
2 逆向思维摆脱人性弱点
3 逆向思维研判经济趋势
4 股票市场的前瞻能力
5 社会狂热中的自我迷失
6 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幻觉
7 独立思考货币方面的问题
8 逆向思维的弱点
9 如何应用“逆向思维理论”
第二篇 关于逆向思维理论和逆向思维方法的随笔
10 潮起潮落的大众
11 投资者的困境
12 习惯
13 大众对通货膨胀的心理
14 看不出大众意见的时候
15 对少数派的仿效
16 请记下你的笔记
17 持有与群体相反的意见
18 “逆向思维理论”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请不要滥用它!
19 短视的思考方式
20 把马车厢驾在马前头
21 普遍不平等法则
22 宣传
23 “逆向思维理论”的再思考
24 为什么经济学家的预测经常错误
25 “什么地方是对的”比“什么地方错了” 重要
26 大众心理学和总统竞选
27 经济心理学
28 大选回顾
29 回归金本位
30 历 的反转事件
31 潮起潮落
32 学无止境
33 对变幻不定之事进行预测
34 “大众烦恼症”帮了艾森豪威尔
35 赚钱的智慧
36 为何预测越来越不靠谱
37 革命需要长远目光
38 “逆向思维理论”源自对仿效和感染的思考
39 大众意见把我们引向何方
40 “逆向思维理论”应对大众幻觉
41 先人一步
42 预测可不容易
43 “逆向思维理论”用途在哪?
44 有些古老的理论依然有效,
45 经济评论中的“中立主义”
46 学会独立思考
47 社会政治演化的推力
48 永远不要忽略人性
49 兜圈子式的思维
50 如何准确把握相反的意见
51 三种类型的“意见”:深思熟虑型、轻率型、情绪化型
52 如何塑造大众意见,
53 边读边想就是逆向思维方式
54 “逆向思维理论”和三段论法则
55 社会压力常常滋生从众
56 动量
57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反思方法
58 动机和潮流
59 抵御“深度操纵者”
60 大众催眠术
61 “股市里,大众总是错的吗?”
62 了解与度量大众意见很有难度
63 群体精神统一性定律
64 “逆向思维理论”不是预测体系,而是寻求成熟结论的思考方法
65 “为什么您认为您会思考?”
66 逆反者:不要接受命运的摆布
67 资本主义的本质:追逐利润
68 逆向思维者才有自由意志
69 经济学外推法中的谬误
70 怎样利用预测获利
71 逆向思维的真实意图
72 使您的头脑灵活起来
73 用“金钱智慧”从容获利
74 一言胜千图
75 独立深思的工具箱
76 言辞与事实
77 打预测者的脸
78 随大流容易特立独行难
79 41年里的突发事件
结束语:“他们”的奴隶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下次当你要解决某个问题时,试试把球打到各个方向。从你能想到的所有相反的角度去推敲它。你会发现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为获取稳妥的解决方案而全方位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使你的头脑灵活起来 -
所谓逆向思考的艺术,一方面要训练的您的头脑习惯于深思熟虑,选择同普罗大众相反的意见;另一方面,您还需要根据当前事件的具体表现,以及人类行为模式的当前表现来推敲自己的结论。 也许在某些读者眼中,相反意见理论,或曰逆向思考的艺术是一种玩世不恭的理论。我根本不这么看。我认为它只是一种训练思维方式的工具,它要求我们养成对所有的问题同时看到两个方面的良好习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逆向思维投资艺术(全译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译者比作者牛逼的书 五星给丁圣元
看书的时候,能有一两个内容,能像电流般被击过,就很知足了。 1⃣️人总是“我看,我想,我要”:由内而外。立足于个人偏好,讨自己喜欢,做起来也不假思索。个人从个人喜好出发,做自己想当然的事。眼睛在我头上,手在我心上,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世界,从自我需求出...
(展开)

指明一种方法,造化还是要看个人。
后半部回到大众观点,和很多老调重弹的讲法。深度,完善度,广度都是难以衡量的。实际上这是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方法提醒。大多数时间上只是一个保险。 机会不会很快到来,就像现在的股市看不准方向。 书虽老很多讲法和现在的经济政策一致,比如认为国家大量发行...
(展开)
>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海南出版社 (2001)7.1分 472人读过
-
Caxton Press (September 1, 199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地震出版社 (2010)6.8分 308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逆向思维投资艺术(全译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个学生 2021-04-26 23:00:50
就一个概念翻来覆去的举例子。没有一点知识的结构,完全是哪里可以套就去套哪里!
0 有用 Huchian 2024-06-28 13:15:07 上海
译者是垃圾,把 Atlas Shrugged 翻译成《被漠视的行情图集》,浪费我时间,完全没想到还能把 Atlas 翻译成“行情图集”。书作为历史还是可以看看,因为翻译必须只能给1星。
0 有用 一眼万年 2022-10-12 09:23:48 湖南
感觉全属拼凑的一本书,毫无逻辑。只有有经济周期性思维,我们认为大部分人都是有逆向思维的,难度在于,趋势发生反转的时机把握。作者更没有自己的实战经历来为他的观点买单,差评!
0 有用 托米 2021-01-12 17:07:40
不知所云,看完都不知道说了什么系列。
0 有用 DX3906 2022-08-14 13:32:36
作者不知道有没有大纲,感觉就是随笔小记,某天看了一篇文章或者读到了某书好的段落编随笔记下感想,然后攒出来这本书,勉强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