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流星飞绊 2014-07-16 15:42:45

    日本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高柏教授认为,至少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产业政策是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日本的发展历程像是一个各发展模式的试验场,从侵华战争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法西斯主义、马克思主义、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美国新政、熊彼特创新理论纷纷被日本借鉴,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东西方阵营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强有力的政府调控(但这种调控往往由私营管理机构间接执行),防止过度竞争,非利润取向企业经营,卡特尔的结成(反垄断法的不断修订)。这一模式的形成离不开日本的民族主义氛围、学界与政界的密切联系、商界与政府的博弈。可以说制度因素是日本发展这一个案中的重要因素,制度学说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探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实我比较想看四小龙与日本的对比。

  • 4 AlexB 2019-05-25 11:28:07

    比政概读书报告选书不慎,这本书感觉更接近日本战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大量详尽的史料让200多页读出了400页的感觉。日本真是我朝一衣带水的邻邦,对国际威胁和国家存亡的强调、通过民族主义发起的全国动员都让人倍感“亲切”。

  • 1 印奥采 2010-10-18 21:39:46

    经济学是一种信仰。问题在于,是政治家们和经济学家由于相信了某种经济意识形态而导致了某种社会现实呢,还是由于社会问题的现实性而选择了某种经济意识形态来建构社会呢?

  • 0 秋江暝泊 2012-03-17 23:55:00

    经济思想--政策范式--制度--发展模式,这个联结颇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的比较的视野也很好。研究日本的意义,是在比较资本主义的视野中,提供一种应对国际经济失序和自我规制的市场的失灵的一种新范式。

  • 0 江南一根葱 2010-09-11 09:48:14

    对日本那一段经济史相当到位的介绍,而且能够在处理意识形态时撇开一些意识形态的思维,比如对法西斯影响的评论.

  • 0 margot 2013-01-15 20:32:24

    博士论文学习对象

  • 0 Ethan 2013-12-09 11:02:31

    20世纪30-60年代日本经济运作背后的经济学思潮和意识形态,理解日本的变与不变。

  • 0 Cambridge 2011-04-13 17:32:51

    以前看过高柏的“日本经济的悖论——繁荣与停滞的制度性根源”,这本题目看上去更有意思。

  • 1 Phaedo 2019-05-20 17:38:44

    这确实是一本新制度主义的作品。通过分析相对稳定的制度,既解释了制度中的人对于意识形态的特定路径的创造性演化,将战前狂暴的民族主义与危机感转为了日本独特的发展主义,也说明了制度诞生的意识形态背景。总而言之,忽略制度相对独立的存在与作用,就无法解释许多日本经济的特征...

  • 0 无明 2023-05-10 16:53:01 上海

    认知-行为,如果要写意识形态与中国产业政策,1926-2026?

  • 0 失望的奥利瓦🌈 2023-07-02 14:08:20 湖北

    其实是经济思想史,一旦涉及到为经济现象找制度性原因的段落就写得十分可疑。要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日本经济体制的本质,无他,“国家背书的卡特尔”而已。传统上诅咒其为“垄断资本主义”倒并没有说错。比较有趣的是战时(延续到战后)主张统制经济的政府智囊里有不少是马克思主义者,其对国家管制的热衷甚至到了军部都寻思你是不是有点太极端了的地步。

  • 0 五日 2024-02-05 05:58:56 江西

    中文版序是最有创造力的历史社会学比较研究,以后会作为学生的课程必读材料。

  • 0 我有小火炉 2024-04-13 21:57:11 上海

    纵向横向的考察都有,但是就是对通验性保持怀疑

  • 1 已去世 2019-01-24 22:25:20

    这本书的评论我感觉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完,有机会我想说说

  • 1 余建国 2018-05-06 13:39:04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到底哪种方案适合中国,制度经济学给出的答案是,两者皆要,但不能过分推崇竞争政策,贬低产业政策;序言中一段话发人省醒,经济社会学固然不应该抛弃对因政策制定导致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但这绝不是经济社会学的尽头,我们更应该站在政策制定者的高度看待问题,通过自己的研究使政策政策制定更加符合大众需求,减少问题的出现。 谈及做学问,他也有一以贯之的风格,那就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研究大多数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让学术从一些小圈子里解救出来,这样的学问才能体现更多价值;他还主张跨学科研究。开放的心态,开放的交流。 这可能不是书评,而是一次讲座之后的感悟。 (高教授说,他的成名作的PDF大家可以随便下载,因为出版社早就不给他钱了。哈哈哈哈……)

  • 0 飞鸟飞 2018-09-17 19:30:51

    经济思想史、产业发展史相融合的视野,揭露经济发展的现实之下经济意识形态的原动力作用,将产业政策视为某种意识动机牵引下,由政府、市场和非市场主体相互动的产物。

  • 0 sms 2014-08-11 11:01:09

    意识形态转化为经济政策过程的机制

  • 0 Zizon 2020-07-25 16:20:41

    其实学术中立性的法西斯主义是不是指民族/集体主义的平等性追求性家天下思路,再界限明显的内外的区别...以及基于此的堆对外的或内在或外在的不信任感衍生出的或明显或潜在的对外攻击性...另外里面对二战以及后续的冷战的一个角度蛮有意思的,作为一种统制经济学和自由市场经济学的不可调和矛盾...前者的诸多作为对后者的修正或者替代需求衍生...

  • 0 水草狗 2021-06-09 15:39:52

    这本书我完全当战后经济思想史读了,get不到为什么非得套新制度主义的外衣,果然我还是适合冲突论。作为经济思想史也很厉害,减一星是因为觉得1950-1960年代的论述太偏向贸易派了,一是作为通产省的拥趸很不满,二是日本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内市场而不是纯粹的出口替代,这即使在1990年代也是共识了。这本书的写法有点结果论的意思,把许多强调政府统治和产业合理化的措施,都说成最终促进了出口经济,而非统制派和贸易派冲突之下的意外后果——但像我这么说可能就又是冲突论了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