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上学期读了半本吧,眼光比较开阔,还是有些启发的。现阶段也无力再拿这类经济方面的文章来看了。
因为根据课程录音整理,生动有余,不是学术论文的写法。但整本书的架构、每篇的逻辑体系是非常清晰的,既可以增加论证的说服力,亦便于找出不足。此外,还详述了课题的提出、材料的整理和运用,对于一般经济史乃至一般史学问题也提供了很多启发,不应只以“宋代经济史”的眼光看待。学术需要贯通,书中讨论的经济史的各个侧面,给我的直观感受主要有两点:第一,联系前后时代;第二,以今知古,以古知今,特别是联系到了49年以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状况和经济史的现实意义;第三,借鉴多学科的成果。本书的不足在于,录音稿的整理出现了太多错字,此外受限于题目的研究范围和课堂状况,很多问题并未得到充分讨论和足够的展开说明,做一侧面参照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但要有通贯性的了解,作者的专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应当是更为合适的。
后半部,即第八章以后比较精彩。背后的经济理论还是新古典的路数。经济史方面,黄宗智、李伯重、加州学派,该说的都说到了。作为2008年初出版的著作,在当时算是比较前沿的入门书了。本书主题是宋代经济,自然也推崇宋代经济,认为其比明清更先进。因此,作者比较认同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而对加州学派不感冒。另外,在最后一章,作者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MR<MC)来解释“过密化”,似与黄说不合。经查网络,发现作者在2011年一篇文章中说,其对黄说作了修正(参见柳平生、葛金芳:《近代江南农村“过密化”问题的微观分析和统计验证》),而本书并未说明,即直接应用了这一修正,这是阅读本书时需要注意的。
根据录音整理的,所以原始史料不多,但读完后对宋代经济状况和葛老师的观点主张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要认真读一下葛老师的相关论文……
: F129.44/4784
讲演录,给人的感觉是逻辑清晰,但论据缺乏深度(文体问题,和老师无关)
思想资源和理论背景有问题,谈论具体史料内容有用和启发性,比如讨论宋代的原始工业化、商品经济等。谈宋代农村的“义役”问题,也还算客观。
葛先生宋代经济史授课实录,内容深入浅出,重要的是,庖丁解牛式的讲解他自己的论文是如何写成的,对初学者帮助极大。可以看出,如果葛先生带博士,定会非常出色,可惜。
很一般的说,2/3全是农民土地契约租佃,虽然这是80年代的名师们的主流课题,but...口胡俺想看手工盐铁贸易货币啊啊啊啊。而且,发现摊丁入亩有那么“了不起”么?“免税法”三个大字不就明明丁在那儿么?...引诱人家去看经济通史?
休闲读物
读了原始材料后配套看,很多问题豁然开朗。
如果你是研究做学问的,或者有意向写论文的,我建议你好好读读这本书,方法、思维都涉及,个人觉得受益了。
前面是讲稿,后面是思路
叙述浅显易懂,但有冗杂之处。
擅长宏观问题,注重结合现实。
经济史研究者都很强调经济学理论,但对于理论的应用常常是市鱼而不能自渔,似高实庸,发明则违。经济学对经济史研究的佐助应是经济逻辑的佐助而非经济理论的佐助,而所谓的经济逻辑,它是实证逻辑,所以同样也是史学逻辑。理论有偏向,逻辑无派分。
经典。
每小节的课题研究方法很有价值,都是作者治史多年的经验之谈,几乎是手把手教人如何进行史学研究,从收集史料到发掘问题,从逻辑论证到论文书写都较为详细,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皆存。但问题也有不少,如论证深度不足、喜欢针砭时弊。
这本书老了,不适合现在读了。一是观点和研究早就落后,二是无关紧要的个人评论有点多,还一直重复。
不是宋代经济史入门,更像宋代经济史学者培养入门,问题还是比较有深度的,研究方法的传授最有价值,手把手教写论文了属于是,优质学术指导书。 书籍整理程度比较低,保留了很多课堂原汁原味的乐子,比如送对方一个福娃哈哈哈。打开书第一页看到两张作者照片,其中一张黑板上写着姜锡东,最后一章又对姜锡东的论文做了全面分析,给我看出了cp感,他是真的爱啊……
> 宋代经济史讲演录
2 有用 半隐 2010-04-14 11:37:37
上学期读了半本吧,眼光比较开阔,还是有些启发的。现阶段也无力再拿这类经济方面的文章来看了。
2 有用 清心寡欲展三水 2014-01-25 22:19:55
因为根据课程录音整理,生动有余,不是学术论文的写法。但整本书的架构、每篇的逻辑体系是非常清晰的,既可以增加论证的说服力,亦便于找出不足。此外,还详述了课题的提出、材料的整理和运用,对于一般经济史乃至一般史学问题也提供了很多启发,不应只以“宋代经济史”的眼光看待。学术需要贯通,书中讨论的经济史的各个侧面,给我的直观感受主要有两点:第一,联系前后时代;第二,以今知古,以古知今,特别是联系到了49年以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状况和经济史的现实意义;第三,借鉴多学科的成果。本书的不足在于,录音稿的整理出现了太多错字,此外受限于题目的研究范围和课堂状况,很多问题并未得到充分讨论和足够的展开说明,做一侧面参照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但要有通贯性的了解,作者的专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应当是更为合适的。
2 有用 清风明月jn 2020-04-23 20:14:47
后半部,即第八章以后比较精彩。背后的经济理论还是新古典的路数。经济史方面,黄宗智、李伯重、加州学派,该说的都说到了。作为2008年初出版的著作,在当时算是比较前沿的入门书了。本书主题是宋代经济,自然也推崇宋代经济,认为其比明清更先进。因此,作者比较认同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而对加州学派不感冒。另外,在最后一章,作者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MR<MC)来解释“过密化”,似与黄说不合。经查网络,发现作者在2011年一篇文章中说,其对黄说作了修正(参见柳平生、葛金芳:《近代江南农村“过密化”问题的微观分析和统计验证》),而本书并未说明,即直接应用了这一修正,这是阅读本书时需要注意的。
3 有用 旧山松竹老 2016-04-07 11:15:29
根据录音整理的,所以原始史料不多,但读完后对宋代经济状况和葛老师的观点主张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要认真读一下葛老师的相关论文……
0 有用 蝉 2014-04-01 22:42:50
: F129.44/4784
1 有用 泥醉天使 2012-10-23 19:28:02
讲演录,给人的感觉是逻辑清晰,但论据缺乏深度(文体问题,和老师无关)
1 有用 久道 2014-01-19 18:04:12
思想资源和理论背景有问题,谈论具体史料内容有用和启发性,比如讨论宋代的原始工业化、商品经济等。谈宋代农村的“义役”问题,也还算客观。
2 有用 書生嫉惡 2019-03-01 09:38:47
葛先生宋代经济史授课实录,内容深入浅出,重要的是,庖丁解牛式的讲解他自己的论文是如何写成的,对初学者帮助极大。可以看出,如果葛先生带博士,定会非常出色,可惜。
1 有用 Bla©kie 2008-12-09 01:39:36
很一般的说,2/3全是农民土地契约租佃,虽然这是80年代的名师们的主流课题,but...口胡俺想看手工盐铁贸易货币啊啊啊啊。而且,发现摊丁入亩有那么“了不起”么?“免税法”三个大字不就明明丁在那儿么?...引诱人家去看经济通史?
0 有用 风君侯 2010-04-10 10:31:49
休闲读物
0 有用 琉璃光 2013-03-01 21:21:03
读了原始材料后配套看,很多问题豁然开朗。
0 有用 古越淳风 2021-04-09 22:30:58
如果你是研究做学问的,或者有意向写论文的,我建议你好好读读这本书,方法、思维都涉及,个人觉得受益了。
0 有用 jump eli 2022-03-29 23:23:04
前面是讲稿,后面是思路
0 有用 昨日歌 2023-10-25 23:51:59 广东
叙述浅显易懂,但有冗杂之处。
0 有用 如是如是 2022-10-05 18:53:40 福建
擅长宏观问题,注重结合现实。
0 有用 二止 2023-04-28 17:05:26 河北
经济史研究者都很强调经济学理论,但对于理论的应用常常是市鱼而不能自渔,似高实庸,发明则违。经济学对经济史研究的佐助应是经济逻辑的佐助而非经济理论的佐助,而所谓的经济逻辑,它是实证逻辑,所以同样也是史学逻辑。理论有偏向,逻辑无派分。
0 有用 文孟先生 2023-06-12 00:21:40 湖北
经典。
0 有用 审视与反思 2024-02-14 21:36:46 美国
每小节的课题研究方法很有价值,都是作者治史多年的经验之谈,几乎是手把手教人如何进行史学研究,从收集史料到发掘问题,从逻辑论证到论文书写都较为详细,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皆存。但问题也有不少,如论证深度不足、喜欢针砭时弊。
0 有用 才难破赋意 2024-02-06 06:46:53 江苏
这本书老了,不适合现在读了。一是观点和研究早就落后,二是无关紧要的个人评论有点多,还一直重复。
0 有用 大水冲走留不下 2024-12-30 15:02:59 安徽
不是宋代经济史入门,更像宋代经济史学者培养入门,问题还是比较有深度的,研究方法的传授最有价值,手把手教写论文了属于是,优质学术指导书。 书籍整理程度比较低,保留了很多课堂原汁原味的乐子,比如送对方一个福娃哈哈哈。打开书第一页看到两张作者照片,其中一张黑板上写着姜锡东,最后一章又对姜锡东的论文做了全面分析,给我看出了cp感,他是真的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