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米国人真地没把布劳恩关进监狱

Danys ┇┇ 蓄须专用 2008-12-09 10:33:44

P229:德国工程师韦尔纳·冯·布劳恩二战时为纳粹效力,研制出V2导弹,应该按战犯判刑。但是二战后却悄然移居米国,继续开展火箭、导弹研制工作,并主持发射了米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一号”(1958.1)。

毫无疑问,米国在这个过程中包庇了至少是二级的战争罪犯,而且还不止布劳恩一个两个。这在当时怎么就能通过呢?
一个猜测是,苏联和当时的战胜国都有各自要庇护的要犯,于是大家共同决定了闭只眼。否则,以布氏科研工作的“明目张胆”和丰功伟绩,国际上是不可能无视的。

但是换个角度,布氏虽然主持完成了纳粹最大武器的研制、并且确实给同盟国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可是没有证据直接参与了杀伤行动,所以似乎也情有可原。况且没有他和大量原德国战犯科学家的努力,人造卫星上天、核武器实验、探月工程等等可能都要延后数年。所以,对待一个科学天才,与其废其身不如用其才。这大概是各国决定的基本考虑。

然而对于V2导弹的受害者,这永远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
以上题外话。
本书虽为通俗小说,但是质量上乘、可读性佳。4星推荐~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最后的告别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