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台的创作者
· · · · · ·
-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所有的羚羊在莫云库梅的高原、平地、沙丘上似河水泛滥般狂奔疾驰时——在这种时候,大地便朝后飞跑,脚下的土地如盛夏的冰雹噼啪作响,空气里充斥着运动的旋流,飞扬的尘土,蹄子下迸发出的火星和沙石,汗臭,拼个你死我活的疯狂劲儿。而狼群在飞奔中层层推进,在羊群的后面或一侧行动,竭力把它们赶紧自己的埋伏圈里;在某处的灌木丛里,一些强壮的“切割工”,也就是狼,会冲出藏身的树丛,纵身扑向拼命奔跑的猎物,同羚羊一块儿栽倒在地,咬断它们的喉咙,放出如注的鲜血,然后重又急急跑去追逐。可是不知为什么,羚羊常常能识别出埋伏着狼的地方,因而多半能成功地绕到飞奔而去。于是围猎便在新的地区以更大的狂热、更快的速度展开,这时,它们全体——被追逐的羚羊和追逐的狼,连成一个残酷的生存斗争之环,在奔跑中各自摆开队列,如同临死前的挣扎,耗尽了自己的鲜血,只是为了活命,只是为了生存。也许只有造物主才能制止对方,即被追逐者和追逐者,因为这里牵涉到两种都希望永世长存的动物的生死存亡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在那里的羊群附近有人——他们既是绵羊的保护神,又是绵羊的奴隶。这些人自己活着,却不让别的生灵活下去,特别是不让那些不依赖他们而又生性酷爱自由的生灵活下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断头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断头台"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艾特玛托夫小说集 上 9.1
-
- 崩塌的山岳 7.3
-
- 一日长于百年 9.2
-
- 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 8.9
-
- 早来的鹤 8.7
-
- 白轮船 9.0
-
- 斯特林堡文集(全五册) 8.9
-
- 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 8.9
-
-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 8.4
-
- 我的世纪,我的野兽 9.2
断头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一把批判人性丑恶的利剑,一部揭露社会阴暗的力作
读完了断头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一周时间的阅读,让自己心中的压抑和激情也随之一扫而空,余下来的,是无尽的情感流放,和随之而来的淡淡忧伤。 这是一部深刻进入社会,描写出人性的最深处的东西的一部作品。三个故事相互之间并无太强的关联性,有的娓娓道来,让人浮想联翩,...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华文出版社 (2018)8.3分 48人读过
-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7)9.0分 166人读过
-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8.3分 42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1988/10)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艾特玛托夫 (RMR)
- 莫斯科的追问--俄苏文学 (孤星)
- 地下2号书店 (米特)
- 2021入书录 (微葉)
- 我的藏书 (顾扶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断头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paradiso 2016-06-30 18:13:50
金钱至上、宗教无力、党建败坏、自然失衡,作者认真地思考着这样的苏联社会里我们应如何保持良心,一如苏联建立前的俄罗斯作家们。内容很别致:中亚大麻产业链、国营农场牧民、被扰乱的狼家族、试图让基督教跟上时代的当代传教士..就是道理讲得太多了而长篇说教对不道德者毫无说服力
0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1-06-15 20:08:08
早十年读的话我一定会很喜欢吧。
1 有用 Shera 2018-06-01 16:08:47
【20180601】13/100上帝是通过爱情来显示自身的,进而赐予一个人以最高的人世幸福,在这里上帝的慷慨无穷无尽,正象时间之流无穷无尽一样。而爱情的作用在每种场合,每个人身上都是可一而不可再的。
0 有用 永思 2013-05-02 23:28:27
非常棒。
0 有用 Солярис 2023-05-31 21:48:39 江西
2021-08-04想读另一版本。艾特玛托夫写得最出彩的是草原和在旷野中生活劳作的人,第三部分看得人仿佛身临其境那自然风光,感同身受于辛苦辛酸的牧羊人,看完书还沉浸在那种悲剧和无力感中 关于贩毒者和传教士的故事,我觉得没第一和第三部分写得那么真实、动人,一方面我也确实对宗教类和戒毒宣传类艺术作品没什么兴趣(信仰自由;坚决抵制毒品,主要是审美疲劳)。。不过在看守所二次相遇的与宗教典故不谋而合的剧情,... 2021-08-04想读另一版本。艾特玛托夫写得最出彩的是草原和在旷野中生活劳作的人,第三部分看得人仿佛身临其境那自然风光,感同身受于辛苦辛酸的牧羊人,看完书还沉浸在那种悲剧和无力感中 关于贩毒者和传教士的故事,我觉得没第一和第三部分写得那么真实、动人,一方面我也确实对宗教类和戒毒宣传类艺术作品没什么兴趣(信仰自由;坚决抵制毒品,主要是审美疲劳)。。不过在看守所二次相遇的与宗教典故不谋而合的剧情,还是有些震撼的 总体来说,两年过去了,艾特玛托夫依然对我胃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