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杀人、市场与道德经济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小p 2013-05-14 01:25:02

    这本书的第一章、结论章还有附录二这些做理论梳理和阐述的章节都写的不错,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法制史也是很让人向往的研究路径。问题是理论和事例基本没有什么结合,这本书里零零碎碎的案例没法支撑起宏大的理论。数据统计的篇幅不少,但是样本数量似乎略小。最后,我理解如果以刑科题本为资料来源,看到的肯定都是重罪,但是“暴力冲突”这个要素在作者的整个理论中好像没什么意义。

  • 0 青灯古卷 2012-07-08 08:49:05

    经济史领域一本难得的好书

  • 0 蠟筆小希 2011-05-17 22:30:29

    超快速翻过,都不好意思mark了……一句话,讲经济发展与社会冲突发生之间的关系。但从其叙事结构中得出不少写毕业论文的启发。(2011.5.17)

  • 0 Deetz 2013-05-29 20:28:13

    拖延了许久,今天把最后一篇附录读完。这本书想回应的问题太多,书写的方式又很有节律,最后也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 0 衿小羊 2013-09-25 12:43:09

    论证缺环节。

  • 0 孔飞刀大叫兽 2014-10-23 10:32:59

    田土产权与经济制度的变革要求加剧了暴力争端的潜在可能。

  • 0 Holder Joe 2014-03-26 00:37:12

    1、对于法律史研究,案例再多,还是嫌少,于是就尽其所能的利用之:以小民的视角讲故事、以县官的视角分析形成判决的经过,外带数据整理图表呈现等;2、这书在章节安排、数据整理与说明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 0 小强RUC 2014-01-02 19:26:16

    从经济政策、所有权、人地矛盾的角度分析清代广东等地的土地纠纷以及暴力对抗。典型的法经济学分析啊。结论与国内关于安徽的法制史研究相契合。

  • 0 GooHow 2021-04-07 15:26:23

    产权纠纷更易发生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的中间地带,政府的缺位导致经济变迁的延宕、不确定性的延续和暴力的持续。有趣的是,步德茂与穆盛博的历史背景都是18世纪商业化和人口扩张对自然资源带来的压力,如果说穆的研究重在考察资源竞争下的合作,那么步则更多地是让我们看到合作协调的对立面——暴力冲突,合作和暴力是社会关系的两种相背,它们共同构成了传统中国社会面对经济转型的应对。两人都没有否认近代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但也都强调了在此之前传统王朝的经济制度、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已经由于内生性的市场发展和经济变迁而发生改变。不过在诺思理论之下,作者的具体论证重在罗列和描述案情,对内在故事的描述仍停留在官方文本的记录层面,真正将经济史与法制史相结合,有效方法之一可能还是需要回到案情发生的田野历史现场中去。

  • 0 别辩经我害怕 2022-02-22 15:29:12

    还不错,一句话就是 道德经济的崩溃与产权的形成进而与暴力事件的频发相联系。

  • 0 Crab 2021-11-22 12:23:53

    启发性很强

  • 0 胡同 2022-01-11 17:20:21

    思路和出发点很棒,但中部流入大量案件陈述,提炼较少。但任值得一读,否则不知明清法治如此森严

  • 0 一个坏蛋 2022-05-31 20:50:00

    论述经济变迁与犯罪、法律的关系。顶层架构做得好,但少有血肉;样本是通过抽样来的;对道德经济的考量也不足够。

  • 0 YiRan. 2023-11-28 15:52:04 天津

    又一部美国汉学著作。也许是个人水平问题感觉内容很深奥,主要看了附录。围绕“ 资源稀缺”作探讨,体现在18世纪日趋繁复的商品化经济中伦理规范被侵蚀。

  • 0 紀植え 2023-02-27 23:29:43 上海

    田界与水权之争催生械斗,械斗记录于刑科题本中。这是此书赖以论证的关键。步德茂藉之指出宗族械斗大规模冲突数量最多的两个县是潮阳、揭阳,又提出可能是复界后对于弃土权利竞相主张所致。然由迁海界限可知,弃土在于澄海、饶平、惠来及潮阳东半部,揭阳只迁一都半。倒是饶、澄宗族出现了不少争夺弃土之事,相关事件黄挺已有论文详述。用争夺弃土解释二县的宗族械斗,很可能只是一种猜想。潮汕强宗大族素来盘踞三阳,其中海阳邻近府城,易于弹压。可能这才是影响记录多寡的另一重要原因。

  • 0 Rough Rib 2024-01-03 22:27:59 北京

    1)经济史类的研究,从土地财产权和暴力命案的角度入手,揭示经济变迁对于个体的威胁。还对土地纠纷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2)对我启发比较大的肯定还是道德经济的概念,以及对于研究合理性的解释,暴力事件的发生解释了人们对于处理机构的不自信。3)整个文章的框架和视角对我的启发还挺大的,从历史梳理的角度去看时代对于个人的影响,个人层面的冲突事件并不能归责为个人。4)但是这种写法真的好难呀,包括我觉得读起来也都怪累的。但是后续可以考察大家对于媒介/经济行为的观念的变迁。

  • 0 夏日炎炎正好眠 2019-12-23 14:19:13

    以命案发生的频次为指标,反映其背后市场、人口等一系列历时性要素的变迁,最后导出18世纪人们财产观念的改变,以及道德逐渐被契约替代的事实。

  • 0 门卫 2020-05-12 05:00:44

    没说出个所以然。

  • 0 优雅骑士 2019-02-25 14:52:16

    作者主要利用刑科题本材料,采用量化方法和诺斯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18世纪中国财产权的暴力纠纷进行分析与重建,从市场和道德经济的角度探寻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变革,特别是商业化的加深和人口增长是如何改变中国农村社会的面貌。18世纪中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行事习惯构成了严峻挑战,旧有的伦理道德已经无法相融于各种新形态产权结构与经济制度。不少人试图以道德经济的立场抵挡当时的经济变迁,甚至不惜付诸于暴力,土地等资源的稀缺加剧了这一趋势。随着财产权制度创新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推广,并被逐渐纳入书面契约以后,涉及财产权的暴力冲突才开始减少。由于商业化以及人口增长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暴力冲突在广东、山东和四川等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内存在很大差异,但因财产争讼而导致的命案比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