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父亲》包括了梁晓声《父亲》《初恋杂感》《我与儿子》《我与文学》等部分获奖作品。其中,《父亲》获全国优秀小说奖,被美国选作华盛顿大学出版社选作中文高级课本教材。
许多年纪稍大的读者,熟悉梁晓声的名字是从《这里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开始的。这些轰动一时的力作,曾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甚至其插曲也是万口传唱,雅俗共赏。梁晓声因而成为公认的“知青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父亲的创作者
· · · · · ·
-
梁晓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晓声,山东荣城人,生于哈尔滨;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电影制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以知青文学代表作《雪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雷》蜚声文坛。《父亲》等作品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学者之死》获《小说月报》百花奖。《民选》、《讹诈》、《婉的大学》、《表弟》、《又是中秋》、《母亲》等作品获中篇小说选刊奖,自1984年起.其名字一直被载于美、英、澳三国的《世界名人录》。其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并被泽为英、法、俄、日等国文字。
目录 · · · · · ·
父亲父亲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父亲的演员生涯
父亲的遗物
“巴顿将军”的荣耀
当爸的感觉
过小百姓的日子——给妹妹的信
想想父亲——给三弟的信
永不过时的休闲装——给四弟的信
难忘温馨——给嫂子的
初恋杂感
初恋杂感
16路公共汽车咏叹调
家,一类“合资单位”
我的发小——大小的故事
我的发小——二小的故事
烛的泪
女娲和夏娃
情人节杂感
爱缘何不再动人
我和水泥
我与儿子
我与儿子
体恤儿子
给儿子的留言
心灵的花园
回首忆年
不愿说当年
中年感怀
本命年杂感
怀念赵大爷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
· · · · · · (收起)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父亲的演员生涯
父亲的遗物
“巴顿将军”的荣耀
当爸的感觉
过小百姓的日子——给妹妹的信
想想父亲——给三弟的信
永不过时的休闲装——给四弟的信
难忘温馨——给嫂子的
初恋杂感
初恋杂感
16路公共汽车咏叹调
家,一类“合资单位”
我的发小——大小的故事
我的发小——二小的故事
烛的泪
女娲和夏娃
情人节杂感
爱缘何不再动人
我和水泥
我与儿子
我与儿子
体恤儿子
给儿子的留言
心灵的花园
回首忆年
不愿说当年
中年感怀
本命年杂感
怀念赵大爷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现在,听说要成万元户了,他超前倍受鼓舞。是呵是呵,老子好歹是位少将,两年后,若连个万元户都混不成,岂非只有等待着沦落为城市平民了吗?瞻念前程,光这么想一想,就够让人灰心丧气的了! “好,咱们明确分工!我主外,你主内,岗位责任制。我们共产党人,过去死都不怕,如今还怕钱咬手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2页 -
还是在咱们中国的土地上,名分还是中国工人嘛!咱们中的一部分,终于又有工作了,终于每月能开全资了,终于盼到工资比以前高不少的日子了,咱们不是应该高兴吗?不是一件大喜之事吗?我老韩今天就说这些,大家爱听不爱听的,反正都听了,不对的,你们也别背后骂我。我真的没机会再跟大家说这么多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梁晓声文集(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白发卡》《从复旦到北影》《泯灭》《母亲》《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等
。
喜欢读"父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爸爸爱喜禾 8.4
父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父亲,一个想要报答而无力报答的恩人
如果要问起在学生时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关于描写父亲的文章有哪些,估计我能想起的只有朱自清的那篇《背影》了。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不是《背影》,而是另一部同样描写父亲的短篇小说——《父亲》。 今年一月份,一部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火爆全网。紧...
(展开)

父亲,是时代的巨人!
2022年,一部国产剧《人世间》在影视圈火爆起来,主要以周家人的视角讲述了国内五十多年的时代变迁,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人文思想、市井文化等因素展现的淋漓尽致,是一部场景宏大的作品。 不得不提起这部剧的原著同名小说《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先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
(展开)

上一代父亲的时代已经结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冲着《人世间》来的,追剧追得眼泪汪汪,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啊。看到父亲这一角色时,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多多少少也熔铸了作者本人的情感吧! 在文章的开头,就把我带入了角色: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人,恩人,... (展开)
《父亲》苦苦耕耘的爱,是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
文/霖梦 母亲回忆她的父亲时,总是免不了感慨:“我怎么会有那样一个父亲?” 父亲回想他的父亲,老是带着记忆的甜:“我上高中时,老头每天晚上都给我做蛋炒饭。你们看着他好凶,但他对我好得很呢。” 现在我的父亲年近六十,一见我就笑,就像不断长大地“爱”,让我感觉自己...
(展开)

每个父亲都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即使生活将其变成了一个老头
往日提起梁晓声,想得最多的是他的作品,像《天若有情》《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等。近日再提及梁晓声,谈论得更多的是由他的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人世间》。在《人世间》中我们不仅读懂了社会,也读懂了人性,更读懂了一个时代下造就的无奈与刚强。 梁晓声的早期作品...
(展开)

从惧怕到怜悯再到悔恨,我眼中的父亲经历的三次视角转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人,恩人,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板起脸,母亲和我们弟兄四个,就忐忑不安,如对大风暴有感应的鸟儿。 父亲难得心里高兴,表情开朗。 那时妹妹未降生,爷爷在世,老得无法行动了,整天躺在炕上咳嗽不止... (展开)
父辈的那几个时代故事
第一篇《父亲》 有些场景,很真实,就像我与父亲相处过的一些时光。但是有些对话,又很端着,仿佛是在读鲁迅的文章一样,饱含深意,但是不像是生活中的场景,有些许疏离感。 我,作为男性,与父亲的关系是那么的微妙,如同作者所说,“报答这种心理,在父子关系中,其实质无异...
(展开)
>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我觉得应该是:共鸣 | 来自dreamkk2006 | 2009-12-28 20:59:49 | |
我要提问 | 来自零点--思念 | 2009-10-10 05:30:07 | |
很好 | 来自tenten | 2009-03-09 16:03:5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2)8.2分 923人读过
-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5)8.3分 403人读过
-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5)8.2分 26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父亲 (如来龙)
- 如山倒/如抽丝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小说 (朱小七)
- 我的图书 (么么章鱼哥)
- 2014-6时尚新娘《20本书让你重新认识父亲》 (薄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父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w 2022-02-09 00:00:20
篇篇朴素真挚
0 有用 开心r 2016-04-10 12:22:08
有些地方深以为然 有些地方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差异 理解起来有点难度 过去的故事离我们很远 可是道理很近
0 有用 没番茄酱不吃 2018-06-04 09:11:45
对前面一篇父亲比较喜爱
0 有用 HHH444 2019-11-12 02:10:29
借给我堂哥就没有还回来过 我记了十几年 从那以后我再不借出任何一本书
0 有用 苏一个比我 2016-10-15 11:31:09
文字质朴,梁晓声写的情感,亲情最动人,尤其在他笔下的童年时代的故事,虽遥远却真实得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