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讲述了牛汉坎坷丰富的一生,文中涉及不少感念的师友、文坛往事、名人逸闻:浓墨于胡风、冯雪峰、丁玲、路翎、曾卓、萧军;淡彩于沈从文、叶圣陶、朱光潜、施蛰存;细描卞之琳、艾青、田间、冯至、何其芳;略论周扬、夏衍、茅盾、艾芜、孙犁。行文兼有历史的广度和心灵的深度,文字饱含着对现实的体验和对生命的体悟。
作者简介 · · · · · ·
牛汉:原名史成汉,又名牛汀,山西省定襄县人,漢族(遠祖是蒙古人,但早已歸化大漢,故牛漢本人爲漢族)。1923年10月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二十年来同时写散文。诗集《温泉》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新诗集奖,2003年获马其顿共和国“文学节杖奖”,2004年获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五十余年,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何启治:笔名红耘、柳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6年生于香港,广东省龙川县人,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中华文学选刊》主编、《当代》杂志主编。业余写作结集出版的有《少年鲁迅的故事》(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中国教授闯纽约》等。
挛晋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3...
牛汉:原名史成汉,又名牛汀,山西省定襄县人,漢族(遠祖是蒙古人,但早已歸化大漢,故牛漢本人爲漢族)。1923年10月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二十年来同时写散文。诗集《温泉》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新诗集奖,2003年获马其顿共和国“文学节杖奖”,2004年获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五十余年,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何启治:笔名红耘、柳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6年生于香港,广东省龙川县人,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中华文学选刊》主编、《当代》杂志主编。业余写作结集出版的有《少年鲁迅的故事》(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中国教授闯纽约》等。
挛晋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主要作品有《宇宙耳》、《月亮飞逝的梦幻》、《飞翔的展览馆》(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目录 · · · · · ·
1 “灰小子”
2 我是个蒙古人
3 “成汉,快回家来,狼下山了……”
4 永恒的沉重
5 母亲是个很不简单的人
· · · · · · (更多)
1 “灰小子”
2 我是个蒙古人
3 “成汉,快回家来,狼下山了……”
4 永恒的沉重
5 母亲是个很不简单的人
6 父亲影响我的一生
7 想不到,这就是生离死别
第二章 流亡大西北(上)(1937年11月-1939年12月)
8 童年,永远隐没在黄河的彼岸了
9 初中,画“吹号者”:因为我相信号声是祖国的心声
10 三舅是共产党,我就跟定了共产党
第三章 流亡大西北(下)——诗创作第-个高峰(1940年1月-1942年)
11 高中:写诗与战斗融为一体
12 不能抛头颅洒热血去抗战,我就抛头颅洒热血般地去写诗
13 念念不忘的诗,终生难忘的人
第四章 大学年代(1943年-1946年)
14 高大、光头、冬天光脚穿草鞋,昂首阔步地走路的大学生
15 我已不是个做梦的少年
16 在萧何墓前第一次接吻
17 “狱外的歌声和进军,却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
第五章 出生入死(1946年6月-1949年10月)
18 在国民党《正义报》的房间里宣誓参加共产党
19 晚到二十分钟我就没命了
20 天安门城楼是我第一个打开的
第六章 艰难的抉择(1949年10月-1955年4月)
21 又忙又累的招生工作
22 我真要参加“保卫毛主席”的秘密组织吗
23 雪峰欢迎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及诗歌界的争论
第七章 我与胡风及“胡风集团”(上)(1955年5月-1958年2月)
24 1955年被捕前与胡风的交往
25 在审判会上见到胡风,我忍不住为他辩护
26 与胡风恢复通信
27 与胡风重逢
28 为什么要批胡风和他周围的一些人
第八章 我与胡风及“胡风集团”(中)
29 从“拘捕”到“隔离审查”
30 牺牲个人完成党
31 我的悲痛,不仅仅是个人的,是历史的,社会的
第九章 我与胡风及“胡风集团”(下)
32 在所谓“胡风集团”中,我最感念佩服的是阿垅
33 路翎:文学史上应该留名的人
34 曾卓:总是张开双臂拥抱朋友
第十章 风暴前后(1958年2月-1969年9月)
35 回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
36 在平房,边劳动边写小说
37 我和雪峰共用一张办公桌
第十一章 五七干校(1969年9月-1974年l2月)
38 一幅真正的有血有肉的命运的图像
39 在五七干校,干活我不含糊
第十二章 诗创作的第二个高峰(1972年-1975年)
40 我的生命有再生的感觉
41 我今生今世感激这两行诗
第十三章 平反前后(1975年1月-1979年)
42 从资料室卡片抄写员到恢复党籍,发表诗作
43 从筹备到主编《新文学史料》
第十四章 为《新文学史料》组稿
44 萧军在颠沛流离中完好地保护了萧红的信件,我很佩服
45 闲话赵清阁、端木蕻良、骆宾基、沈从文
46 且说叶圣陶、朱光潜、施蛰存、赵家璧、卞之琳、陈残云、黄秋耘
47 也说说周扬、夏衍、茅盾、艾芜、孙犁
第十五章 复杂、曲折的变革年代(1980年-1988年)
48 关于“七月派”和我的艺术主张:消灭了个性,还有诗吗
49 《中国》:从诞生到夭折
50 丁玲比较复杂,中国的大人物都如此
51 中国文学的老生代和新生代
52 朦胧派、新生代诗人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不可磨灭
第十六章 世纪的末尾(1989年-2000年)
53 “最后一课”、两套丛书与第十六届世界诗人大会
54 一个让人感动的、很特别的日本人——秋吉久纪夫
55 写《童年牧歌》,我迷上了散文
第十七章 最近几年,我有一句座右铭:“有容乃大,得大自在。”(2001年- )
56 接受马其顿的“文学节杖奖”时,我说,哦,伟大的诗神
57 回到故乡,感到太阳都不一样,就连山都很亲切
第十八章 我一生的诗友与朋友
58 跟聂绀弩没大没小
59 大彻大悟严文井
60 艾青,我得回报你一个吻
61 田间:他早年朴实的风格,战斗的风采影响了我一生
62 冯至:对中国现代诗有大贡献的、学者型的诗人
63 何其芳:我所敬重的、比较复杂的诗人
尾声 从热血青年到热血老年,我仍在苦苦跋涉
后记(一)
洗礼——后记(二)
附录一
父亲
成宁五七干校杂忆
牛汉:我的亲兄弟一般的朋友
一个被诗神看中的诚实的孩子——我心目中的牛汉
附录二
年谱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我仍在苦苦跋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我仍在苦苦跋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 更多书评 11篇
-
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奖”的第一届,我是评审委员。我对一些作品有不同的看法,第二次,就把我撤了。在终评会上,我对主持会议的高洪波说过,以前评奖中,发生过上面把意见强加给评委的情况,希望这一回不要这样。没想到竟然还真的又发生了。当时,中国作协党组书记要把他本人写序的《邓小平之歌》评上。我说这不是诗,这是政治。可他还是坚持要放上去。我说,如果要放上去,我就退出评委会。我提起包就走。后来,在另一次诗歌...
2011-03-07 01:21 1人喜欢
-
《朋友》,1976年冬天写的。“僻静的胡同里/一个白发苍苍的陌生人/对我凝望又凝望/他走近我/小声地说/他是我的朋友的朋友/我那个朋友/早在许多年前/瘐死在呜咽的海河畔/我没有询问陌生人的姓名/他与我紧紧地握手/默默地离去/……”“我那个朋友”指阿垅,在天津。有个天津的作者,见面握握手,说:“我是阿垅的朋友。”
2011-02-21 23:20
-
丁玲死后的讣告说,丁玲被错划“右派”,受到严重的迫害、打击。鲍昌传话说要删去“严重”这个词。于是,所有“严重”的提法都去掉,只有我们《中国》还坚持按原样发。又打报告要在遗体上覆盖党旗,上边也不同意,只能覆盖一面“北大荒人”。丁玲追悼会由习仲勋宣读悼词。
2011-02-21 23:15
-
《朋友》,1976年冬天写的。“僻静的胡同里/一个白发苍苍的陌生人/对我凝望又凝望/他走近我/小声地说/他是我的朋友的朋友/我那个朋友/早在许多年前/瘐死在呜咽的海河畔/我没有询问陌生人的姓名/他与我紧紧地握手/默默地离去/……”“我那个朋友”指阿垅,在天津。有个天津的作者,见面握握手,说:“我是阿垅的朋友。”
2011-02-21 23:20
-
丁玲死后的讣告说,丁玲被错划“右派”,受到严重的迫害、打击。鲍昌传话说要删去“严重”这个词。于是,所有“严重”的提法都去掉,只有我们《中国》还坚持按原样发。又打报告要在遗体上覆盖党旗,上边也不同意,只能覆盖一面“北大荒人”。丁玲追悼会由习仲勋宣读悼词。
2011-02-21 23:15
-
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奖”的第一届,我是评审委员。我对一些作品有不同的看法,第二次,就把我撤了。在终评会上,我对主持会议的高洪波说过,以前评奖中,发生过上面把意见强加给评委的情况,希望这一回不要这样。没想到竟然还真的又发生了。当时,中国作协党组书记要把他本人写序的《邓小平之歌》评上。我说这不是诗,这是政治。可他还是坚持要放上去。我说,如果要放上去,我就退出评委会。我提起包就走。后来,在另一次诗歌...
2011-03-07 01:21 1人喜欢
-
《朋友》,1976年冬天写的。“僻静的胡同里/一个白发苍苍的陌生人/对我凝望又凝望/他走近我/小声地说/他是我的朋友的朋友/我那个朋友/早在许多年前/瘐死在呜咽的海河畔/我没有询问陌生人的姓名/他与我紧紧地握手/默默地离去/……”“我那个朋友”指阿垅,在天津。有个天津的作者,见面握握手,说:“我是阿垅的朋友。”
2011-02-21 23:20
-
丁玲死后的讣告说,丁玲被错划“右派”,受到严重的迫害、打击。鲍昌传话说要删去“严重”这个词。于是,所有“严重”的提法都去掉,只有我们《中国》还坚持按原样发。又打报告要在遗体上覆盖党旗,上边也不同意,只能覆盖一面“北大荒人”。丁玲追悼会由习仲勋宣读悼词。
2011-02-21 23:15
论坛 · · · · · ·
好书啊,很大胆,很珍贵 | 来自语无伦次 | 2 回应 | 2013-07-22 |
书中隐藏的东西,“xxx”是谁? | 来自冇有 | 4 回应 | 2012-08-06 |
把“人” 字写端正的诗人 | 来自断魂枪 | 2009-07-18 | |
这是一本好书 | 来自语无伦次 | 2008-08-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人間出版社 (2011)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时代的一粒粒沙 (向西)
- 2008年度图书100佳(中华读书报版) (天蝎小猪)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我们都是标题党。续。 (DUVET才没)
- 中国私人历史 (明轩)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我仍在苦苦跋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想做小孩子 2010-03-04
此书写得健健康康,清清白白,端端正正,坦坦诚诚。摹写个人经历,也平白绘出了那批知识分子从叛逆到革命到成就再到凋零,无比清晰的命运轨迹。诗人为时代洪流所席卷裹挟,却终究未曾辜负那颗求真的诗心,也从未动摇那个大写的人字。读罢此书,我并不想去找牛汉的诗作来看,但内心名单中,多了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1 有用 海娃兒 2011-04-13
书里那些平凡、执着、真实的句子,将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0 有用 大甜甜~~ 2009-03-29
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0 有用 orlanmimi 2012-06-11
看得心酸啊
1 有用 额尔德克巴克什 2014-02-18
老爷子是一只华南虎,如今这只老虎累了,躺下永远的睡去了。
0 有用 小许goile 2021-01-28
“让历史清醒地从灾难中走出来”
0 有用 Erin 2020-11-13
描写童年的文字让人多次动容,反倒是长大后,所有人都变得没什么意思。这么多年来,我也喜欢叹气,叹气不是对生活的哀悼和不满,只是因为叹气真舒服啊。
0 有用 拉风的三轮车 2020-05-08
熟悉的北方硬汉!
0 有用 闭关中,勿扰 2020-04-15
补标。
0 有用 豪崽 2019-08-07
行文的语气极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