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 = 2011-03-30 22:08:57

    美国人写的东西易懂,就是没什么意思

  • 2 易观 2010-11-25 12:15:05

    理性选择 模型 宏观微观 行动者

  • 1 2014-01-05 13:38:52

    : C91/2926-1

  • 1 椰椰子🌈 2022-02-25 16:21:13

    作者追求“简明”理论的迷思(他的假设是:行动者只通过控制资源和获利于资源与其他人建立联系,且行动者的目的只有最大限度实现个人利益)真的很倒我胃口。。。看完必读部分赶紧溜(不如把这本书看作“经济理性人”对那个年代社会学家的影响??

  • 0 D 2013-11-09 22:05:22

    用个人主义方法论对社会学的所有内容,做了系统的学术讲解,相比于政治学,显得更为微观。我只是把握了一个宏观架构,具体细节未做拓展,特别是“法人”部分,今后可以进一步衍生阅读。

  • 0 Gorillachimp 2016-01-10 17:54:32

    不好读,实在还不熟悉经济学和数学方法啊噜

  • 8 死透气了 2021-04-11 09:50:05

    很多地方值得推敲甚至反驳,但无疑是一座宝库。九泉之下的科尔曼如果知道他当初视为理所应当的理论取向在其死后成为异端邪说,一定痛心不已。科尔曼基本不掩饰自己对学界同仁的鄙视(这方面古尔德那本《意愿的冲撞》体现得更明显),而且有时把学术取向和政治立场混为一谈,也难怪招来如此多的嫉恨。译者是科尔曼的学生(翻译此书时尚未去美国读博),但译文并不精良。

  • 0 风吹草痒 2022-02-13 23:40:58

    三拿三放。本来只是想学理性选择理论的,但发现理性选择理论只是这部宏篇巨著中的很小一部分。看到评论说有人说简单易懂,为什么我没有这种感觉😭

  • 0 丁白 2022-08-07 19:17:53

    感慨于coleman野心之宏大,本书的下册完全参照数理经济学(micro理论):先提出与完全竞争市场近似的理想社会系统,再分别建立行动者、资源和事件的静态分析(瓦尔拉斯均衡)/动态分析理论(博弈)。但这种尝试的缺陷众多:(1)两种框架分离,而博弈的模型多变,最终会像当下的social dynamics一样各自为营;(2)对计量的考虑极少,经验数据难以引入。解决(1)才能重新思考(2),如果仍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认为要引入一种足够开放的框架,能容纳各种不同的假设和社会情境(正如李群/李代数相对于理论物理的惊人包容度)。自从看到在黎曼流形上处理观点演化的论文后,觉得社会图or社会几何学的提法或许需要重视… ps:仍未读完,过段时间再读

  • 0 iisnev 2023-10-27 18:35:00 重庆

    只看了上册,我比较喜欢作者会在每章开头和结尾的综述性语言,让文章更连贯。不过,我本意是学习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但这个基础不是简单的基础,而是根基的意思。

  • 0 6794089 2020-11-18 12:59:17

    被书名骗了,社会理论的基础一点也不基础,全程跪着看完,向社会学家们致敬。respect。

  • 0 泥醉天使 2013-01-06 16:38:00

    社会学大牛……

  • 0 穆云涛 2020-05-08 17:29:01

    当年硬是读完了,真没什么意思。全是理论分析

  • 0 mmmmizw 2021-02-15 19:04:35

    看社会资本。2023.9.6 看利益

  • 0 rm 2024-05-25 23:10:24 北京

    翻译得差得想死。Coleman对于权威和信任的重视以及对行动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解释你们批判者看了之后再看看自己写的东西难道良心不会痛吗..

  • 0 Renee. 2020-05-31 14:59:26

    看了前四编

  • 1 kp 2013-03-26 12:48:26

    12—13第5、6期读书会书目。社会学的基础,两点体会,一是公共行政跟社会学的话语体系太不一样,隔行隔山,不过社会化还是具有包容性的,当把理论和建构纳入到管理和行政的视角中来,易于理解;二是社会学的建构、反思特质,打动人,作者的不断建构、包括后面的数理模型,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惊艳、难能可贵。

  • 0 " 童 话 ℃ 2016-04-22 14:55:24

    上册还是较好理解的,下册就不知所云了,一堆数学式子orz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