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的小船》的原文摘录

  • 她一句话也不说,完全一动不动地呆立在那里,那样子使我联想起夜幕下缓缓沉入大海的轮船. (查看原文)
    coolkidlanacant 3赞 2019-11-22 22:27:08
    —— 引自章节:去中国的小船
  • 窄边圆帽檐划着柔和的曲线向上翻卷 (查看原文)
    coolkidlanacant 3赞 2019-11-22 22:27:08
    —— 引自章节:穷婶母的故事
  • 按揭的偿还和牙医的缴款通知单以及过快推进的时间想必将暮色中的她彻底压垮了 (查看原文)
    coolkidlanacant 3赞 2019-11-22 22:27:08
    —— 引自章节:穷婶母的故事
  • 我孑然独立,活像沙漠正中树立的一根并无意义的标识 (查看原文)
    coolkidlanacant 3赞 2019-11-22 22:27:08
    —— 引自章节:穷婶母的故事
  • 我常常心想,假如必须在地球什么地方挖一个特大特大的屁股眼儿,那么场所就非这里莫属了——这就是悉尼的绿色大街 (查看原文)
    coolkidlanacant 3赞 2019-11-22 22:27:08
    —— 引自章节:悉尼的绿色大街
  • 她没有姓名,只是穷婶母。如此而已。 (查看原文)
    LRosalie 2赞 2014-03-10 21:45:46
    —— 引自第58页
  • 人没死名字便已消失,即穷婶母们。 (查看原文)
    LRosalie 2赞 2014-03-10 21:45:46
    —— 引自第58页
  • 但我偶尔也会陷入这种穷婶母的失名状态。 (查看原文)
    LRosalie 2赞 2014-03-10 21:45:46
    —— 引自第58页
  • 并非某个特定形象的穷婶母,而是能够随所看之人心中图像不断变换的 (查看原文)
    LRosalie 2赞 2014-03-10 21:45:46
    —— 引自第58页
  • 自不待言,时间将平等地掀翻每一个人,一如御者将老马打到在路旁。然而那打法又极端安静,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被打。 (查看原文)
    愁容袋鼠 1回复 2赞 2015-06-11 10:38:43
    —— 引自第51页
  • 我望着东京街头遥想中国。 我就是这样遇上了不少中国人。我读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书,从《史记》到《西行漫记》。我想更多一些了解中国。尽管如此,中国仍然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中国,是唯我一人能读懂的中国,是只向我一个人发出呼唤的中国。那是另一个中国,不同于地球仪上涂以黄色的中国。那是一个假设,一个暂定。而在某种意义上,那是被中国一词切下的我自身。我在中国漫游,但无须乘坐飞机。漫游是在东京地铁的车厢内或出租车后排座上进行的,这种冒险是在家附近牙科医院的候诊室以及银行窗口进行的。我可以去任何地方,又任何地方都不能去。 东京——甚至东京这座城市,一天在山手线的车厢里也突然开始失却其现实性,其景物开始在车窗外急速崩溃。我手攥车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过程。我的中国如灰尘一般弥漫在东京城,从根本上侵蚀着这座城市。城市依序消失。是的,这里没有我的位置。我们的语言就这样失去,我们怀有的理想迟早将这样云消雾散,犹如那原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无聊的思春期在人生途中的某一点突然杳无踪影。 谬误……所谓谬误,或许正如那个中国女大学生说的那样(抑或如精神分析医生说的那样),归根结蒂乃是一种逆反性欲望。果真如此,谬误正是我本身你本身。这样,便哪里都没有出口。 尽管如此,我仍要把往日作为忠实的外场棒球手的些许自豪藏在旅行箱内,坐在港口石阶上,等待空漠的水平线上迟早会出现的去中国的小船。我遥想中国街市灿烂生辉的屋顶,遥想那绿接天际的草原。 所以,丧失与崩溃之后无论所来何物,我都已无所畏惧。恰如棒球垒安打击球手不怕球转换方向,坚定的革命家不怕绞刑架。假如那真能如愿以偿…… 朋友哟,中国过于遥远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7-03-03 16:51:14
    —— 引自第50页
  • 不知是谁放在草坪上的收音机里低声传出音乐,仿佛砂糖放多了的甜腻腻的流行歌曲随风而来,唱的是已然失去的爱和可能失去的爱。 (查看原文)
    小梦 1赞 2012-02-23 14:43:34
    —— 引自第31页
  • 他总是坐在孟加拉虎的围栏前喝一罐啤酒(因为孟加拉虎总是对台风气急败坏),在大猩猩那里喝第二罐啤酒。大猩猩几乎对台风无动于衷,总是以悲天悯人的神情看着他以半人鱼的姿势坐在水泥地上喝啤酒的情景。 “感觉上就好像两人碰巧同坐一台出了故障的电梯” (查看原文)
    小梦 1赞 2012-02-23 14:43:34
    —— 引自第31页
  • 诗人二十一岁死,革命家和摇滚乐手二十四岁死。只要过得此关,暂时便无大碍。这是我们的基本预测。 传说中的不吉祥角已然拐过,灯光幽暗的潮乎乎的隧道也已穿出,往下只要顺着笔直的六车道(即使不太情愿)朝目的地开足马力即可。 我们剪了头发,每天早上刮净胡须。我们已不是诗人不是革命家不是摇滚乐手,已不再睡在电话亭里,不再在地铁车厢内吃一袋樱桃,不再凌晨四点用大音量听“大门”密文唱片。应酬性的参加了人寿保险,开始在宾馆酒吧里喝酒,也开始拿好牙医给的收据接受医疗补贴。 毕竟年已二十八... ... (查看原文)
    小梦 1赞 2012-02-23 14:43:34
    —— 引自第31页
  • 我們的都市......那風景不知為何使我心情暗淡。都市生活者彷彿例行公事般陷入那熟悉、渾濁一如咖啡果凍般的幽暗中。無邊無際地擁擠排列的樓房和住宅,朦朧而灰暗的天空。一面噴著廢氣一面排成長龍的車隊。狹窄而貧窮的木造公寓(那也是我的住宅)窗上掛著陳舊棉布窗簾,那背後即是無數人的營生,自尊與自我憐憫的無止境的振幅。這就是都市。 ... 地球儀上黃色的中國。今後我可能不會去那個地方。那不是為我而存在的中國。我也不會去紐約或彼得堡。那也不是為我而存在的地方。我的放浪將在地下鐵的車子裡或計程車的後座上進行。我的冒險將在牙醫的候診室或銀行的窗口進行。我們什麼地方都能去,什麼地方也去不了。 東京。 然後有一天,在山手線的車廂裡,連這所謂東京的都市,也突然失去其真實性......對了,這裡也不是我的地方。語言終將消逝,夢也將破滅。正如那原以為會永遠延續下去的無聊青春已不知消失何方一樣,一切都將逝去。在消失無蹤之後,所剩下來的,大概只有沉重的沉默和無盡的黑暗。 謬誤......謬誤,正如那位中國大學女生所說的一樣(或者如精神分析醫師所說的),或許結果總是慾望的相反。到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所謂的出口。 (查看原文)
    lurs 1赞 2013-03-20 21:11:35
    —— 引自第40页
  • 怀念归怀念,实际上差不多忘光了。 (查看原文)
    哎嘿 1赞 2017-04-06 23:31:00
    —— 引自第44页
  • “重逢那年我二十八,结婚都已六年了。六年里我埋葬了三只猫,也焚烧了几个希望,将几个痛苦用厚毛衣包起来埋进土里。这些全都是在这个无可捉摸的巨型城市里进行的。” (查看原文)
    豆友71806316 1赞 2019-09-15 15:24:00
    —— 引自第22页
  • “脏兮兮的楼宇,芸芸众生的群体,永不中顿的噪音,挤得寸步难行的车列,铺天盖地的广告牌,野心与失望与焦躁与亢奋——其中有无数选择无数可能,但同时又是零。我们拥有这一切,而又一切都不拥有。这就是城市。蓦地,我想起那个中国女孩的话‘这里终究不是我应在的场所。’” (查看原文)
    豆友71806316 1赞 2019-09-15 15:24:00
    —— 引自第22页
  • “中国仍然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中国,是唯我一人能读懂的中国,是只向我一个人发出呼唤的中国。那是另一个中国,不同于地球仪上涂以黄色的中国。那是一个假设,一个暂定。而在某种意义上,那是被中国一词切下的我自身。” (查看原文)
    豆友71806316 1赞 2019-09-15 15:24:00
    —— 引自第22页
  • “东京——甚至东京这座城市,一天在山手线的车厢里也突然开始失却其现实性,其景物开始在车窗外急速崩溃。我手攥车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过程。我的中国如灰尘一般弥漫在东京城,从根本上侵蚀着这座城市。城市依序消失。是的,这里没有我的位置。我们的语言就这样失去,我们怀有的理想迟早将这样云消雾散,犹如那原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无聊的思春期在人生途中的某一点突然杳无踪影。” (查看原文)
    豆友71806316 1赞 2019-09-15 15:24:00
    —— 引自第22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